黑领鹰
鹰科黑领鹰属动物
黑领鹰(学名:Busarellus nigricollis):鹰形目、鹰科、黑领鹰属的一个物种。体长46-51厘米,翼展114-134厘米,体重695-795克。两性羽色相似,雌性大于雄性。头部或多或少是白色的,带有浅黄色,冠部有细褐黑色的轴条纹。有宽而圆的翅膀和短而方形的尾巴。整体有栗肉桂色的羽毛,背部有黑色的轴条纹。主要飞行羽毛黑色。尾巴黑色,有不明显的红褐色条纹。下体,上胸部有一个黑色的新月形。鸟喙黑色,虹膜红棕色,腿蓝白色。
形态特征
黑领鹰体长46-51厘米,翼展114-134厘米,体重695-795克。两性羽色相似,雌性大于雄性。头部或多或少是白色的,带有浅黄色,冠部有细褐黑色的轴条纹。颈部呈白色至棕白色。有宽而圆的翅膀和短而方形的尾巴。整体有栗肉桂色的羽毛,背部有黑色的轴条纹。在翅膀上,主要的飞行羽毛是黑色的。尾巴也是黑色的,有不明显的红褐色条纹。下体,上胸部有一个黑色的新月形。钩型的鸟喙黑色,虹膜是明亮的红棕色,腿蓝白色。
未成熟的亚成鸟羽色更棕色更暗。上体有斑点和红褐色。胸部颜色较浅,条纹较深。腹部有细条纹。头部羽毛比身体羽毛苍白。翅膀的上表面有条纹,虹膜棕色。
黑领鹰的内脚趾基部趾骨融合在一起,这可能是为了防止脚趾在捕捉猎物时向后弯曲的一种适应。此特征与鸢属和和海雕属的物种相司。
栖息环境
黑领鹰经常出没在淡水或微咸水的热带地区。它们可以在大河沿岸、开阔地带、茂密潮湿的森林、沼泽、漂浮植被的湖泊和沼泽泻湖中看到。也发生在哥伦比亚海拔500米的地方,最高可达1500米。
生活习性
黑领鹰经常翱翔,翅膀微拱,双翅微举。这种猛禽经常在沼泽地区低空飞行。它们的双翼拍击深沉而有力,还可以用弯曲的翅膀和凸起的尖端滑翔。尾巴通常是闭合的。黑领鹰在其活动范围是留鸟,但可能会根据水位移动。
黑领鹰幼时会发出长长的“wheeeeah”叫声,并发出短促的啁啾声。成鸟会发出长长的喉音,也有短促的、嘶哑的、刺耳的“eh-rrrr”和尖叫的口哨声“hieeee”。该物种通常在繁殖季节之外保持沉默。
主要以鱼为食。在靠近水面的低处觅食。当发现猎物时,会向下俯冲,先把爪子伸进漂浮的植被或靠近海岸的浅水中,用爪子抓住鱼。该物种具有着非常奇特的脚爪,上面长满了刺,更容易捕捉到滑溜的鱼。也吃蜗牛和水生昆虫,偶尔也吃一些蜥蜴和啮齿动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因分布地区而异。在高大的树木或红树林中筑巢,但有时在咖啡种植园或郊区的遮荫树上有可搭建。巢通常安放在位于靠近水的地方,巢的位置距地面约12-15米,是一个用木棍搭建而成的笨重的平台,内部衬有绿叶。雌性每窝产3-5枚灰白色的卵,表面有褐色和深灰色斑点。孵化和育雏期,成鸟会将鱼带入巢穴喂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2019年,黑领鹰在全球的总量估计有50000-499999只成熟个体。趋势证明:该物种正在经历中度下降,这被认为是由于湿地排水和城市发展造成的(Ferguson Lees和Christie,2001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5 11: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