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塔
齐云塔
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金代重修。齐云塔在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对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区金代砖塔结构特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从塔的造型和内部结构来看,该塔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及齐云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齐云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距今近两千年。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重修。重修后的齐云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塔高三十五米,共十三层。塔院座北面南,占地面积四十余亩。自一九八九年以来,在市宗教局领导下,白马寺已故方丈海法法师积资百万,修建齐云塔,建有禅堂、教室、观堂、僧房等三十余间及山门、碑廊,成为河南第一座比丘尼道场。现有尼众三十余人在此修学佛法。
齐云塔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历史
据《释源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腾、兰二位印度高僧。据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丈余,人们把它铲平,接而复出。其上时放光明,百姓皆以为奇,故称“圣冢”。
东汉之后历经战乱,齐云塔几度兴毁。五代之后,庄武李王曾造9级木塔1座,高500余尺。
据考证,北宋初期的李继勋,自宋太祖开宝三年起,创建“东白马寺”,同时也建造了一座木塔。北宋末年,木塔遭“劫火”焚毁。金大定十五年,临济宗僧人栖岩彦公重新建造了一座砖塔,人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或白马寺塔。清代的如琇和尚,称此塔为齐云塔,这一名称此后被人们广泛接受。
比丘尼道场
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人,后举家迁居洛阳。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净检,受过良好的教育,出家前常为贵族子女教授琴书。
当时中原一带还没有比丘尼,于是她去求见西域僧人智山。当时随净检同时出家受戒的女子有24人,此事轰动整个洛阳城。净检率领这群女尼,在洛阳宫城西创建竹林寺,作为修行弘法的场所。后来,胡僧昙摩羯多在洛阳设立戒坛,净检等4人登坛受具足戒,成为中国最早受戒出家的比丘尼。净检等人受戒,在中原佛学界引起轰动,各阶层欲出家修行的女性纷纷拜净检为师,比丘尼的数量越来越多。
1990年,齐云塔院被辟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这里就成了比丘尼们的活动场所。
主要设施
齐云塔平面为正方形,座北朝南,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造型为叠涩密檐式十三级砖塔,总高26米。塔的外观为美观的抛物线形,内部结构采用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等建筑造型,结构用材巧妙地将砖木石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古塔。塔前还保存有金大定十五年和明重修碑记3通。
建筑特点
齐云塔在白马寺山门东约300米处,塔身高约25米,共13层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
塔的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每边长约7.8米,其束腰处长、宽各为6.78米。塔身周长最大处在塔的中腰,塔顶覆以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由下至上略呈抛物线状,造型别致,线条柔和流畅。
维修保护
由于年久失修,又遭雷电所击,塔体岌岌可危。2009年3月,洛阳市决定对该塔进行维修保护,尽可能恢复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
采用素土夯实、素混凝土垫层、素水泥浆构筑结合层和方青砖铺地等方法,对塔的月台局部塌陷部位进行维修。将把风化、酥碱严重的砖拆除,按现有砖规格、尺寸进行重砌。对于墙体外部裂缝,将用素水泥浆灌缝,再用白灰浆勾缝。对因雷击坍塌的叠涩檐部进行挖补。塔身拟用一道腰铁将塔身一至十层进行加箍,对塔内糟朽严重的木构件更换。此外,还要在塔上安装防雷设施,防止雷击事件发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3 11:47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