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镇
重庆市合川区下辖镇
龙凤镇,隶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地处合川区西北端,东与燕窝镇三庙镇接壤,南与隆兴镇相邻,西与潼南区龙形镇相连,北与二郎镇毗邻,距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地52千米,区域总面积66.1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隋唐时,属合州赤水县。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属石照县。
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龙凤场,属合州来苏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属龙多乡,为乡驻地。
民国十五年(1926年),设龙凤乡。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龙凤镇,属合川第七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龙凤、万寿乡合并建万龙镇。民国三十年(1941年),万龙镇改为万寿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万寿乡析设龙凤乡。
1949年12月,龙凤乡划归合川县第八区。
1952年4月,龙凤乡析三庙、龙凤、万古乡部分建立凤凰乡。
1956年2月,属兴隆区。
1958年9月,改建龙凤公社,兴隆区更名万古区。
1968年1月,更名险峰公社。
1972年9月,恢复龙凤公社原名。
1983年12月,改龙凤公社为龙凤乡。
1993年12月,撤龙凤乡建龙凤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龙凤镇下辖龙凤1个社区,蔡湾、山台、赵沟、五面、常青、长伍、米兰、补家、经堂、普场、东角、龙多12个行政村;下设2个居民小组、10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龙凤镇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龙凤社区、赵沟村、五面村、蔡湾村、山台村、常青村、长伍村、经堂村、米兰村、补家村、普场村、东角村、龙多村,镇人民政府驻聚龙街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凤镇地处合川区西北端,东与燕窝镇三庙镇接壤,南与隆兴镇相邻,西与潼南区龙形镇相连,北与二郎镇毗邻,距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地52千米,区域总面积66.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凤镇地处四川盆地凹陷带东缘,华蓥山大裂谷西部,地层为中生侏罗系紫红色砂岩地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多平坝,南显沟壑,西倚高山,北呈深丘;海拔200—400米;最高点位于龙多山,海拔624米;最低点位于补家沟,海拔220米。
气候
龙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0℃,极端最低气温-3.5℃(1961年1月7日),极端最高气温37℃(2006年9月1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5.2℃;生长期年平均356天,无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长达327天,最短为24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23.5小时,年总辐射11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2天(一般为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05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85天,最多达110天(2008年),最少为65天(2006年);最大雨量1130毫米(2008年),最少雨量723毫米(200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水文
龙凤镇境内龙多山是嘉陵江水系与涪江水系的分水岭,龙多山台地以东地区为嘉陵江水系,以西地区为江水系;境内小溪流众多。
自然灾害
龙凤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和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旱灾年年发生;龙凤镇因境内丘陵坡度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6年7—9月,塘、溪干涸,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完全靠城区消防车送水救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
自然资源
龙凤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页岩,遍布龙凤镇,占总面积的40%;页岩层内蕴有天然气;地下裂层水储量丰富,水质含钙量高。2011年,龙凤镇有耕地面积3.12万亩,人均0.96亩;林地面积3.38万亩。
人口
2006年末,龙凤镇总人口31244人,其中:农业人口29612人。
2011年末,龙凤镇总人口319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0人,城镇化率3.7%;总人口中,男性14892人,占46.6%;女性17088人,占53.4%;以汉族为主,达31935人,占99.9%;有回、苗等10个少数民族共45人,占0.1%。2011年,龙凤镇人口出生率5.0‰,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0.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2.8人。
2017年末,龙凤镇常住人口为20304人。
截至2018年末,龙凤镇户籍人口为30706人。
经济
综述
2006年末,龙凤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359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580万元,工业总产值为实现1395万元、增加值45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22元,达到2588元。
2011年,龙凤镇财政总收入1612.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04元,比2010年增长38.3%。2011年,龙凤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983元。
2018年,龙凤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农业
2006年,龙凤镇推广种植11个优质稻品种,用种量为12791公斤,栽插达14000亩,占水稻栽插面积的77%;优质干薯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以猴桥、普场、东角、经堂、观桥为重点的5个村,成片种植西瓜1240亩,种植面积已超过了2500亩。
2011年,龙凤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32亿元,比2010年增长5.7%,农业增加值10716万元。龙凤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2011年,龙凤镇生产粮食1.76万吨,人均540千克;主要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种植面积10561亩,产量973吨。龙凤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兔、家禽为主。2011年,龙凤镇生猪饲养量3.3万头,年末存栏1.8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兔饲养量1.4万只,年末存栏0.6万只;家禽饲养量2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339万元;水果产量297吨;水产养殖面积0.59公顷,产量446吨。2011年,龙凤镇渔业总产值4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7%。
工业
龙凤镇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建材为主。2011年,龙凤镇工业总产值为5397万元,比2010年增长14.5%。2011年,龙凤镇有建材厂2个,精米加工厂2个,职工200人。
商贸
2011年末,龙凤镇有商业网点31个,职工48人。2011年,龙凤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45%;有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5%。
金融
2011年末,龙凤镇有2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为2.5亿,比2010年增长18%;人均储蓄7817.3元;各项贷款余额1137万元,比2010年增长1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凤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4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3所,在校生1119人,专任教师1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3人,专任教师46人;初中适龄入学率95%,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龙凤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92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023万元,比2010年增长2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9.1%,比2010年增长6%。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龙凤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40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藏书2700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2011年末,龙凤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体育社团1个,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每年定期举办体育活动10次,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5%。2011年末,龙凤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000户,入户率60%,电视综合覆盖率95.5%;广播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凤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有卫生院1个,乡村卫生室12个;有病床25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8人。2011年,龙凤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病3.27万人次。2011年,龙凤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零,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5万人,参合率1.03%;孕产妇死亡率为零。
社会保障
2011年,龙凤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52户,人数89人,支出17.93万元,比2010年增长10.5%,月人均167.9元,比2010年增长9.8%;城市医疗救助1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9人次,共支出1.15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223人次,支出85.63万元,比2010年增长2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67户,人数4052人,支出359.87万元,比2010年增长37.12%,月人均888.13元,比2010年增长37.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7488元,比2010年增长2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0人,支出4.99万元,比2010年增长17%;农村医疗救助35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59人次,共支出9.30万元,比2010年增长9.6%;农村临时救助1617人次,支出1.73万元,比2010年增长2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78万元,比2010年增长5%;有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0339人,参保率95.6%。
交通
2011年末,龙凤镇有区级公路1条,长15千米;村级公路50条,总长96.9千米。
历史文化
龙凤镇因境内龙多山和凤凰山山形似龙像凤、遥相呼应,故得名。
风景名胜
龙凤镇境内重庆市级名胜风景区有龙多山1处。龙多山距龙凤场镇1.5千米,是集佛教和道教于一山的宗教场所;山上有道观、寺庙,有有72龛、1742尊摩岩造像,有82块碑林题记,有飞仙石、仙鹤孵蛋等自然景观。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龙凤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10:17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