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城
龙尾城
石桥城又名龙尾城,即今天的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龙尾城遗址是南诏古城遗址,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简介
公元前姻四世纪,博南古道通往印度、缅甸,这里是来往商贾的驿站。南诏流一后,建都太和城,龙尾城为古太和城的外城,南大门。西南各部族与南诏的往来,都要经过龙尾城,才能进入太和城。一条青石铺筑的古道,连接了里城外城,至今人来马往。古城城墙,沿着洱海出水口的西洱河北岸延伸,黑龙桥横跨河面,连接着南北两岸。雄伟的龙尾关鼓楼,屠高临下,军事上易于防守,利于出击,复没鲜于仲通、李宓二十万大军的“天宝之战”,就在龙尾城下西洱河南岸展开。现在古城墙已经倒塌,商耸的龙尾城门鼓楼,仍依然原地屹立。
如今,洱海北岸,原古城一带,仍保持旧城面貌,一楼一底青瓦屋面的土墙楼房,鳞次栉比连成一片。
西洱河南岸,正建成新兴的城市。州、市领导机关,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设施,商业、工厂在古战场废墟上崛起,工厂,除市属二十余家外,还有省、州属企业数十家,都以轻工、纺织业为主。生产的产品,在滇西北市场占有优势,有的还进入省内外及国外市场,有名的“下关沱茶”,就产自这里的茶厂。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除了有分布合理,满足青少年和儿童入学的幼儿园,普通中、小学,还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数所,大专院校两所;藏有数十万册至百万册的图书馆三所,电影院十余家,医院有中西医专科十余家外,还有大型综合医院四所,拥有上千个床位。宾馆、饭店,每天接待南来北往的旅客,有数千床位可供下榻。构成滇西托公路枢纽的两大公路——昆畹公路、滇藏公路,在此汇聚后,又往西、往北而去。
市内街道交错,宽敞,规则的人行道,遍植花木,交叉路口的街心花园,四季花红时绿。西洱河水缓缓卷着绿波,穿城而过,整齐的河堤两岸,围着长廊,入夜,万家灯火映入河中,游人漫步在徐徐的夜风中,别是一番情趣。
离市区不到二公里的洱海公园,有水上汽艇陆上车辆可达,曲径古亭,隐于绿荫丛中,数百级的石阶,从山下直达山顶。凭曲栏远眺,美妙的苍洱风光,一览无遗。斜阳蜂下的苍山公园,有碎石铺的古道沿山而上,苍翠的大青树,古庙,跌落百尺的飞瀑,织成了又一幅自然奇景。站在数人围抱的大青树下,可远瞰下关全景。
市区北面,有建予唐代的蛇骨塔,市内平地隆起的土包——万人墩,叙述着这个新兴城市,悠久而古老的历史。
南诏石桥
古风犹存
大理市下关市区有一条河,名叫西洱河,河的北岸有座古城称为“龙尾城(石桥城)”。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
阁罗凤是南诏国第五代国王,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即位,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去世,在位30年。照此推算,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1950年以后才与洱河南岸的市区合并为下关市,现为大理市下关镇的关迤社区,常住居民有21446人,附近农村龙泉村有2704人。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内的民居几乎全部夷为平地,下关龙尾城的民房却没有倒塌,街道宽窄、房屋的布局结构仍保持原貌。龙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约20度左右。以前民间俗称“豆糠坡”,因卖粮食、豆糠集中在这段街上。地方人士觉得不雅,按谐音改为“寿康坡”。
寿康坡明显的标志是鼓楼,始建于明代,清末及1936年曾重修,1986年再次修葺,立有《重修龙尾城城楼碑记》。这座城楼往往被误认为是龙尾城的北门城楼,实际位置是在城的中央。过底层通道正街名中丞街,左边一条巷名大井巷,聚居着苏氏家族。往北与红土坡相接,是云南出名厨的地方,民间盛行的“八大碗”筵席,正宗就是红土坡的厨师理料操厨。大井巷和二井巷因井得名,这两眼井最为古老。井为地下涌泉,每眼井分三塘,上塘为饮用水,中塘洗菜,下塘洗衣,约定成俗,千年无人违犯,反映出龙尾城人传统习俗中的美德。
中丞街上段下关第二小学的前身玉龙书院,是大理古城四大书院之一(即大理“西云书院”、凤仪“凤鸣书院”、银桥“桂香书院”、下关“玉龙书院”)。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末年改称“大理府太和县高等学堂”;民国年间改称玉龙小学校。校内原有斗拱重檐、雕刻精美的“三滴水”门楼,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大殿“讲堂”,近年才被拆毁。
从玉龙书院到玉龙小学,培养出龙尾城的几代知识分子。例如明嘉靖年间进士赵汝濂,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中丞街的街名含有纪念他的意义。清代马恩溥,文渊阁直阁学士,在玉龙书院任教7年。清末的书法家王联元,在书院任教多年,他的诗词楹联作品在大理名胜景点多有留存。西门巷的马程九家中藏书达5万多册,被称为“万卷楼”。古籍之外有近现代著名杂志《东方杂志》等10多种,20世纪70年代北京中国书店派专人前来全部收购。
玉龙小学校后面山坡有3处寺庙:文庙较大,地势高,是俯瞰下关全市的最佳地点。庙前两株大青树与将军洞的一株,是大理市区三株最古老的名木,树龄都在500年以上。文庙的南边是弥陀寺,再下是普济寺,循小路经上村可到斜阳峰山脚的将军洞,上方是灵瑞庵。这一圆圈内的寺庙相距不远,林木葱郁,环境清幽,用半天时间就可游完。
大石头传说
龙尾城公园营中村在“南天屏障”券门内(原为都天阁旧址),文昌宫对面有一形如老牛蹲伏的麻布石(原是立放),从各个角度观察此石,有如坐卧起伏,又似仰望云天,也像侧身转首,又好像聚精会神地倾听龙泉巷潺潺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总之她像一条卷卧的老牛。(此石现已平放营中村照壁旁,又名营中盘石)
每当拂晓黎明或斜阳西沉的时候,营中村的老年人们,三三两两有在这里站立石旁,眺望洱海,呼吸新鲜空气的,有靠坐石上聊天,品尝长烟杆草烟的。月白风清的夏晚这里可算是孩童下石子围棋、抛小石子游戏的地方,那一群群儿童高喊着:“小石头,大石头,小把撤,小兵排。隔一格,点一豆,一把抓,拾起来!”等的童谣,真是热闹非凡。这里还是老少的憩息之地,儿童们听老人聊天讲故事,吸取广泛的知识及学习礼仪,老人们在孩子们幼稚的喧闹声中,好像回到童年,身心愉快不觉恢复少年时的精神,为此,这里成了有益于健康的小憩之地。
关于这块“大石头”民间传说各不一样,广为流传的是:唐南诏时,从黑龙桥北头至营头村的道路,是属官员们所行之路,他们为了舒适不梗脚,就在中丞街找到一块巨石,解为石板,铺在路中间,整条路铺完竣工后,就还剩下现在的这块“大石头”。但据老人讲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河北省赵县要造一座天下第一大石拱桥,名为“赵州桥”,工匠鲁班仙师得知,施展绝技法术,从各方调集石材,一夜之间就把石桥造起,他不愿地方官民酬谢,一去不返。柴荣王爷推着五岳独轮车来检验石桥质量时,桥上一石被压下一槽,至今名为:“车道沟仙迹”,最后查明被压成石槽那块石条,是大理调去的麻布石,便请张果老来大理运石补修,他来到大理选了两块牛形大石,施法把他们变成两头黄牛便于赶回,先把牛寄在龙尾城都天阁(现南天屏障券门内),待游罢大理各地风景名胜后,再腾云赶回河北。谁料石头变成了牛,就在这三四天时间内,竟跑到漾濞偷吃了田中几坝谷子,被农夫发觉,砍下一条牛的头,另一条牛积极帮助只剩牛身的那条牛逃跑,翻过苍山跑到大理观音堂南边,无头牛就死定不能动了!其它一条只好独自逃回龙尾城,第二天张果老对牛偷谷子被砍去一条牛头的全部情况了解后,感到自己为游山玩水,造成农民田禾损失,无颜再选大石,也决定不再管这件事。从此赵州桥上的“车道沟仙迹”无石修补仍然存在。原选的大理麻布石的两条石牛,有一条身在观音堂南边,头在漾濞金牛村。另一条就是龙尾城公园营中村形如卧伏牛形的麻布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6:1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