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民居苑
浙江省衢州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山民居苑,又称龙游民居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宝塔路46号,坐落于县城南1千米的鸡鸣山上,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始建于明代,鸡鸣山民居苑第一批搬迁工程开工于1991年,于1995年竣工。
历史沿革
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吕防设义学于此。
元代,县令达鲁花赤在鸡鸣潭下游兴建了鸡鸣堰,灌溉鸡鸣村至七都村等8000多亩田地。天文学家赵缘督在鸡鸣山建成观星台,研究小孔成像
明代嘉靖年间,县令陈钺在鸡鸣山上新建鸡鸣塔。
清代时,鸡鸣山上建起寺庙。
民国时期,浙赣铁路从山脚穿过,鸡鸣山又成为东南方向进城的要地,国民党军队在山上浇铸坚固调堡,现还存有遗迹。
1991年,鸡鸣山民居苑工程开工,该工程由时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浙江省考古所所长王士伦先生亲自担任顾问,作专业和技术指导,总体规划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所设计。根据建设需要,先后两次共征用土地100亩,迁400多座,拆迁民房17户,拆迁面积2500平方米。
1991年—1995年,共搬迁复建古建筑6座,其中明代和清代建筑各3座,分别是巫氏厅、邵氏民居、翊秀亭和高冈起凤、汪氏民居、灵山花厅。
2002年—2005年,共搬迁复建古建筑20座,其中明代建筑9座:劳氏民居、项氏民居、马氏宗祠、过街楼、槐庭、邵氏卸厅、仁余堂、戴氏民居、照壁墙;清代建筑10座:龚氏民居、滋树堂、聚星堂、雍睦堂、枕溪书屋、陈氏宗祠、傅家大院、杨氏店铺、慎思堂、吴氏民居;民国初期建筑1座:余氏民居。
2003年10月,举行开苑仪式,边建设边开放,成为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体。
到2017年为止,鸡鸣山民居苑已搬迁复建古建筑26幢,并建有门厅、石桥、池塘、水榭、水阁楼、文物库房等配套设施,共投资2248万元。
建筑特色
结构
跨过门厅进入苑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典型的江南明清古村落水口景观以大型砖雕建筑滋树堂为主线,前后掘有水塘,水塘间用小水渠相连,两旁高墙林立。北侧有龚氏民居、余氏民居、杨氏店铺、仁余堂,南侧有吴氏民居和慎思堂;后面连接的有过街楼(龚氏散门)、聚星堂以及水阁楼、水榭和廊桥。中间自然地形成了大路通道和街道布局。高高的马头墙与大樟树和其他大树,以及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林相映成趣,碧绿的水塘中倒映出粉墙黛瓦娜多姿的身影。这一部分是整个苑内最平坦的布局。
从水阁楼走过,是气势宏伟的重檐歇山门楼“高冈起凤”厅、巫氏厅和劳氏民居,还有灵山花厅,从这里开始就逐渐依山势缓缓增高,再翻过山冈,在北坡和北麓以及东侧,祠堂和民居交错排列,有马氏宗祠、雍睦堂、邵氏卸厅、戴氏民居,形成了另一聚落。它们与鸡鸣山及其他建筑和谐呼应,又和东侧的傅家大院、项氏民居、槐亭及陈氏宗祠等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民居村落图画,而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特点
鸡鸣山民居苑工程宏大、艺术精湛的古代建筑是当地古民居的缩影,既反映了龙游灿烂悠久的姑蔑历史文化,更是“龙游商帮”成功富庶的见证。民居的砖雕木雕、石雕为古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尤其砖雕门楼最具地方特色,气势恢宏,雕刻精细,巧夺天工,为建筑实用与装饰艺术完美的结合。鸡鸣山民居苑尽最大可能恢复龙游地区传统古村落风貌,以鸡鸣山上的明代鸡鸣塔为中心,依山势而建,南、北、东三个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民居展示。
主要建筑
明代建筑
巫氏厅原建地位于沐尘乡沐尘村,建于明代晚期。1985年迁建鸡鸣山民居苑保护。巫氏厅为第二进主厅,选材考究,柱梁规整,木雕除承袭明初的古朴端庄粗放的风格外,更具有清初时期的细腻和华丽,是龙游地区明清过渡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原建筑三进三开间,即三进二明堂,前厅被火灾烧毁,后进仍原地保护,搬迁为第二进。通面宽10.7米,通进深10.3米,占地面积110.21平方米。为厅堂结构。
巫氏厅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该梁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大梁梁头雕成大斗与梁为一整体,然后直接架于金柱上,这一特征是龙游判断明清建筑的分水岭,具有地方土著特征,梁与梁、梁与檩间用斗拱支撑和连接。
巫氏厅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板瓦,上盖阴阳合瓦,檐口用沟头滴水。梁作冬瓜梁,劄牵为月梁作虬龙状(俗称猫梁)。檩柱间用斜撑支撑并作枫拱装饰,防上、檩间用一斗六升承托。牛腿镂雕鳌鱼和狮子。柱础为櫍形青石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
邵氏民居原址位于横山镇志棠卸厅村,为元末明初建筑。邵氏民居原址属于主厅堂的一个附属建筑,称之为“连厅”或“小厅”。一进三开间,面宽11.9米,进深8.3米,占地面积98.77平方米,内设天井,正面不开大门,设两边门进出。三间皆为厅堂厅堂为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檐口不设斜撑和牛腿,椽子直接挑出檐口。梁、柱间用丁头拱,梁与梁、与檩之间用斗拱连接和承托。硬山屋顶,用马头墙装饰并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该建筑梁架制作古朴,带有浓厚的宋、元风格。梁作月梁,断面矩形呈扁状。大梁在立面上用四块木板拼接而成。这种梁的制作工艺在龙游早期建筑中较为普遍。丁头拱作足材,即拱眼实心。次间山缝童柱作鹰嘴,该特征也是龙游地区早期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临下花机作蝉肚形。柱础櫍形础,材质为石灰岩。天井排水池也用石灰岩砌筑。三合土墁地。
翊秀亭原址位于湖镇张家埠村衡江北岸的山坡上,依山榜水,景色宜人。该亭为石亭,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本为上山劳作及过路客人休息之处。“翊秀亭”的本意是在这秀丽的衢江北岸渡口山坡上,建造这座石亭,会使这里景色锦上添花,风景更加美丽。建筑平面为方形,边长为4米(含滴水);柱中至柱中边长为2.85米,总高6.14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
亭为石构仿木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根方柱支撑着庞大且重达数吨的青石屋顶,顶部则由数块凿刻有宝瓶葫芦、瓦当、垂兽等构件镶嵌组成,结构紧密无缝。柱础为方形,四根石柱方形讹角,柱间用长方形额枋连接,交接处用雀替,屋顶采用十字形大梁承托,柱头和攀间皆用一组斗拱连接和承托。亭内镶有《翊秀亭记》石碑一方,有纪年为“明万历辛已孟夏朔日”。碑文内容尚未考释。
劳氏民居原建筑位于溪口镇上街村,建于明代晚期。该建筑原址为坐东朝西,大门开在南侧第一进与卷棚廊间。堂名“务本堂”,堂名出自《论语》:“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软?”建筑二进三开间,即二进二明堂。
前厅后楼布局。第一进前檐设天井,与之天井相连的是卷棚廊,即第一进的前方,当地人称轿棚,为停放花轿之处。后进为楼屋,三间两搭厢,与第一进间也用天井连接。明间厅堂,两次间为左、右厢房。天井东、西设搭厢房。左右厢房向外各外扩出1.1米左右宽的楼梯间,用以架设板梯。故建筑总平面呈“凸”字形。前进面宽14.4米,进深18.9米,后进面宽16.7米,进深7.9米,占地面积404.09平方米。
前厅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梁与梁、梁与之间的撑托和连接用斗拱,柱与之间用斜撑支撑。防与坊,防与间用一斗六升连接和支撑。第二进后楼重檐结构,天井檐口重檐。明间两缝五檩穿斗分心用五柱,一楼前廊扩出一柱,廊顶为天花,次间两缝梁架同,天井四隅出檐柱头用牛腿挑出。硬山屋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板瓦,上盖阴阳合瓦,檐头用勾头滴水。
劳氏民居空间宽敞、高大、气派、装饰华丽,雕梁画栋,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堪称精品。檩、金檩、斜撑、牛腿、雀替皆镂空雕饰。题材广泛,明间檩下皮高浮雕透雕狮子,有梅花、喜鹅、大雁、荷花、仙鹤、凤凰、奔马、牡丹等,还有各种款式的中国结等。用材考究,第一进明间四根金柱及前檐二根檐柱皆取材于名贵木材红豆杉。梁为冬瓜梁,劄牵作月梁为虬龙状(俗称猫梁)。柱子披麻捉灰,用黑色漆,柱以上构件斗拱、雀替、檩、椽、梁等皆桑朱红漆。穿枋以下墙用木板护壁,以上用竹编夹泥造。第一进天井四偶柱头牛腿的其中二只镂空雕狮子,另二只为“S”形斜撑状,第二进前廊天花装饰“已”字纹,天井四隅的檐柱上牛腿挑头前端雕刻篆书“忠、信、孝、梯”四字。额枋为冬瓜状,楼栅方形。天井用青石砌筑。前进天井长6.9米,宽2.4米;后进天井长5.7米,宽2.2米。天井石雕竹节纹和天马行空图。柱础鼓式青石酱,下置青石覆盆。原地面为三合土堰地,现改用方砖铺砌。建筑后外墙镶嵌有一块长条青石,上刻有虎头和楷书双勾“泰山石敢当”五字,当为避邪之石。
项氏民居原建筑地位于横山镇项家村,始建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筑能完好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项氏民居二进三开间。二进间檐口排水作为天井。通面宽15.7米,通进深16.1米,其中第一进9.7米,第二进6.4米。占地面积252.77平方米。前进为楼上厅结构。一楼无任何斗拱及装饰。楼上为厅堂,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穿斗用五柱。次间两缝与山墙东、西各有一弄相隔。后楼梁架较为简单,为楼屋结构。明间次间两缝皆为穿斗用五柱。
项氏民居为硬山顶。人字形山墙砖筑博风板。这一特点也是龙游早期民居的标志之一。东、西山墙不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东墙设边门,用大青砖砌筑成圆拱门。门楼为牌楼式砖筑仿木结构,斗拱古朴,防上雕刻祥鹿携仙草及瑞云,雀替亦作卷云纹。原板门上镶嵌方砖及铁泡钉,现已毁。梁作扁月梁,断面呈矩形,且梁的立面和侧面皆为多条木块拼装销入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劄牵月梁作虬龙状(俗称猫梁)。梁上斗拱及丁头拱拱眼皆实心。大斗方形。雀替雕饰莲花和牡丹花。梁两端的龙须纹刚露一点点实。后楼童柱下端雕成鹰嘴状。柱披麻捉灰,梁椽斗拱等构件皆髹漆。柱础为櫍形,用材为红砂岩,地状亦为红砂岩。三合土墁地。
马氏宗祠原建地位于詹家镇马叶村。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后厅在清代进行过大修,两廊及前进部分木构件和所有牛腿系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马氏宗祠后进供奉祖宗牌位,举行敬神祭祖等活动。前进设戏台。戏台很有特点,俗称“二面台”,其进门方向面朝县(现衡江区),而厅内有一面上对列祖列宗牌位,向着龙游。曾有“站在衢县看龙游做戏”的说法。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著名书画家余绍宋在马氏宗祠戏台金柱上亲笔题写戏曲盈联一对“前者欢迎后出席;此方唱黑彼登场”。
马氏宗祠平面布局为一四合院式布局。共两进三开间,前厅前檐设檐廊,明间为戏台;后进为主厅。二进间用近似方形的大天井连接,天井东西两厢为戏吊楼。通面宽14.4米,通进深28.6米,占地面积411.84平方米。天井排水池长5.27米,宽5.1米,前厅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双步后卷棚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后厅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前进梁架用材粗大,柱子为梭柱,柱头卷杀,明代特征较为明显。前檐、后檐柱皆为青石方柱并化角。大梁为冬瓜梁,劄牵作月梁为虬龙状(俗称猫梁)。前檐牛腿雕刻大象和狮子。第二进前檐四柱用青石制作为方形并化角,前檐牛腿雕刻人物“哼”“哈”二大将。东、西两厢戏楼石柱系常山石,方形并抹角,楼上作格扇,牛腿雕刻精美,为八仙人物。建筑梁柱髹漆,牛腿彩绘。天井排水池较浅,用青石砌筑。石方柱下柱础亦为方形,其他柱础为形础青石菌。室内原为三合土堰地,现改为砖砌地面。
过街楼原建地位于横山镇脉元村,为明代早期建筑。过街楼为主体建筑的散门,主体建筑已毁。建筑后部保持原始结构,前正立面上部斗拱稍加改动,改装后的斗拱等部件年代稍晚。为一进三开间。通面宽8.9米进深7.6米。明间前后廊为通道,两廊间为大门。左右为厢房,散门为楼屋重檐结构。明间前廊为卷棚,后廊为天花共用三柱。门梁上设四菊花头门当。后廊天花攀间各施二攒出二跳斗拱承托、转角斗拱也出二跳承托。硬山顶,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口用勾头滴水斗拱、卷棚等木构件制作工整精细。丁头拱拱眼实心,制作较为古朴。过廊通道地面由小青砖竖砌呈圆形图案。
槐庭原址位于横山镇儒大门村。建于明代中期。建筑二进三开间,前进为楼下、楼上厅堂结构,后进设厢房,当地俗称“对合”屋。通面宽11.9米,通进深19.4米。其中第一进进深11.6米,第二进7.8米,占地面积230.86平方米。
第一进楼下、楼上皆为厅堂。楼上厅梁架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后进明间为厅堂,两侧次间设厢房。前后两进间设天井,天井两侧为过廊。后进楼上也设厢房。硬山顶,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门楼砖筑二柱一楼牌楼式结构。额枋砖雕地纹为四叶纹,中间开光浮雕野猪獾和喜鹅两对,寓意欢欢喜喜。挂落上砖雕用卷草龙组成“福”“禄”“寿”“喜”,还有动物鹿水禽类等图案,风格较为写实。门梁下用铁泡钉固定方砖和装饰。正脊置宝葫芦,两端设吻兽鱼鸭吻。梁为冬瓜梁。雀替木雕风光、动物及花卉。天井为重檐结构,四檐柱柱头牛腿呈“S”形,雕饰一蕉叶纹,较为古朴。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筑。柱础櫍形。三合土墁地。
邵氏卸厅原建地位于横山镇志棠卸厅村,建于元末,为邵氏第二世邵德茂所建。卸厅原建有三进三开间,现仅存后进。面宽11.9米,进深8.3米,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梁上用斗拱承托和连接檩和脊柱,柱与梁连接处用丁头拱和丁头重拱,柱与连接用斜撑。
邵氏卸厅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口用勾头滴水。梁作扁梁断面矩形,劄牵月梁作虬龙状(俗称猫梁)。梁上斗拱及柱头斗拱用竹节形斜撑并装饰枫拱。丁头拱制作古朴、规整,拱瓣下杀明显。柱为梭柱,柱头卷杀。合墙壁辟有三长方形窗户,用“面包”状青砖叠砌成花格窗。櫍形柱础石灰岩凿,下置覆盆。三合土墁地。
仨余堂原建地位于石佛乡塘边村,建筑年代为明晚期,朱氏所建。原功能作书院,堂名为“仨余堂”。一进三开间,原建筑设天井。左右带过廊。现天井和过廊未恢复。通面宽1.7米,进深7.4米,占地面积86.58平方米为彻上露明造厅堂建筑。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山缝七檩穿斗用五柱。檐柱柱头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顶,用马头墙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大梁为扁梁断面矩形。梁上用一组斗拱与檩结合。雀替雕饰花卉、卷草。牛腿有两种,一种为较为简单的“S”形斜撑,另一种为雕饰卷草龙。斗拱较为古朴。柱础为形础,三合土堰地。建筑小巧玲珑,但做工装修甚为讲究。柱间用长方青砖护壁,然后刷上淡黑墨水,穿坊以上则用编竹夹泥造。柱披麻提灰,髹黑漆,柱以上木构件髹朱砂漆。
戴氏民居原建地位于沐尘乡梧村村。堂名“知崇堂”,明代晚期建筑。2005年迁入民居苑集中保护。
戴氏民居二进三开间,设二天井,即二进二明堂,为前厅后楼配置。通面宽12.6米,通进深22.9米,其中一进进深12米,二进进深10.9米。古地面积288.54平方米。前厅为楼屋。明间两缝六檩穿斗用五柱,中柱不落地,一楼前廊扩增一柱,次间山缝六林穿斗用五柱。后楼梁架明间、次间皆六林穿斗用五柱。
戴氏民居为硬山顶。正厅和后楼两山墙均用两节马头墙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口用勾头滴水。门楼为砖筑二柱一楼牌楼式结构。牛腿镂空雕刻狮子和鹿,檐林、斜撑等构件皆镂空雕饰。梁为冬瓜梁,前廊设天花。前厅次间山缝柱间清水砖装饰和封护,穿枋以上用竹编泥造。天井排水池用青石镶边,卵石铺砌。
鲤鱼厅照壁原地址位于横山镇后徐村,为鲤鱼厅的照壁墙照墙三间四柱单檐结构,平面呈八字形,前面宽6.3米,后面宽4.2米,通深2.4米,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后徐村徐氏家族中有两兄弟在明嘉靖年间双双考上贡生,为光宗耀祖,建造了鲤鱼厅。砖雕门楼匾额上刻有“兄弟贡元”和纪年,建筑主体部分已倒塌,因照壁墙明间主纹砖雕鲤鱼跳龙门,建筑因以而名。龙游县明代此类照壁墙仅存一处。2003年迁入民居苑保护。
照壁墙主要对建筑起到衔接、过渡、遮挡视线和营造空间的作用,同时也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照墙砖雕主纹为群鹤、双狮戏球和“鲤鱼跳龙门”。砖雕雕刻精美,代表了明代砖雕艺术的最高水平。正脊置宝葫芦,左、右饰鸱吻,盖阴阳合瓦,砖雕斗拱、木质斗拱组合出檐,用勾头滴水。
鸡鸣塔为明嘉靖年间知县陈釴所建,在清咸丰年间毁坏较为严重。清光绪十年(1884年)进行一次全面维修,施工期一年。还有一种说法,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月,龙游西门外通和浮桥建好后,将余资用于建塔。
鸡鸣塔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度为21.4米。由于此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为抢救该塔,1995年,集资人民币20万元对该塔进行了抢救性修鳝2004年塔内安装木梯。
清代建筑
高冈起凤原建地位于横山镇高山顶村,为张氏宗祠。因其位居高冈,后临凤凰山而得名,又建筑门楼重檐歇山翼角起翘似凤凰翻扁起舞。该建筑始建于元末,遭火灾后,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来一共有三进,第三进因倒塌无法恢复。1991年搬迁民居苑保护。
高冈起凤现存二进三开间。通面宽14.6米,通进深26米。占地面积397.6平方米、第一进包括门厅和前廊,门楼设在第一进明间。第二进为主厅,一、二进间设天井,天井两侧为过廊。第一进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双大步用三柱,次间山缝穿斗用四柱。前双大步明间设门楼,左右两次间为厢房。第二进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
高冈起凤建筑主体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望砖盖阴阳合瓦,檐头用勾头滴水。门楼重檐歇山顶,正脊施栏板,莲花望柱,两端置鳌鱼吻兽。门楼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角度较大。雀替、牛腿木雕以人物及亭台楼阁为主题。过廊上设天花,天花用八赞斗拱承托。金柱和边柱上穿纺和间用一斗六升连接。前檐明间两檐柱作抹角方柱,柱础櫍形础,也为方形。明间两金柱间设大门,大门两侧安装抱鼓石。抱鼓石高1.6米。两次间砌矮墙,矮墙以上用格扇装修。梁为冬瓜梁,劄牵为月梁作虬龙(俗称猫梁)。大梁与脊梁、牵和用斗拱承托和连接。主厅大梁为冬瓜梁,较直,两端刻成鼓状,柱头不用大斗,大梁直接架于柱上,梁与梁之间用蜀柱连接,无斗拱。用材粗大。天井四隅柱头上牛腿木雕“福”“禄”“寿”“喜”星,雕刻精细。柱础櫍形青石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天井原建为青石,康熙年间重建时用红砂岩修补。天井长7.3米,宽2.6米。
滋树堂原建筑位于模环乡上张村,建于清道光晚期。当地人称为“新大厅”,为张氏第18代孙张士堂建造。建筑为砖雕门楼,气势宏伟,共有三进,即三进两明堂。建筑体量较大,三进三开间。面宽15.5米,通进深34.2米,古地面积530.1平方米。其中第一进进深12.4米,第二进进深9.7米,第三进进深12.1米。前二进为厅堂,一、二进间设天井,两侧为过廊。后进为楼屋,用来祭祀祖宗的享堂,即家庙,明间为过廊,两侧设方形天井。第一进与第二进间天井长5米,宽2.2米;第三进前檐左、右天井皆近似方形,长2.6米,宽2.3米。第三进地面高于第二进0.87米,设五级台阶。
第一进为门厅,明间梁架五檩前双步后卷棚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第二进为主厅,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卷棚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卷棚上架短柱升高施覆水椽以解决屋顶的排水。一、二进间过廊施天花。第三进系楼屋结构。明间两缝七檩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间山缝七檩穿斗分心用五柱。
滋树堂为硬山顶,马头墙装饰。椽上覆望砖,用阴阳合瓦,檐口上装饰勾头滴水。砖雕门楼,气势壮观,工艺较为精湛。门楼为四柱三楼带二翼,为牌楼式仿木砖雕结构。明间镶嵌砖雕匾额行书“世泽绵长”,两次间匾额分别为“鸿图”“燕禧”。砖雕制作技术炉火纯青、美轮美奂。描写内容丰富:明间大额枋高浮雕九狮醒目,形态逼真,呼之欲出;左、右额枋和明间挂落栏板共塑有九块古代地方戏曲人物砖,其中一块可辩认为戏名“赵颜求寿”,其他还有四季花卉图、山水图、鲤鱼跳龙门和“回”字纹、“卍”字纹等图案。正脊置宝葫芦,两侧施吻兽,盖阴阳合瓦,用勾头滴水装饰。
一、二进作冬瓜梁,劄牵作月梁雕为虬龙状(当地俗称猫梁),大斗平面为海棠形。梁与梁及梁与檩之间的连接和承托用斗拱。天井四隅柱头牛腿高达1米,深雕人物、亭台楼阁、人物表情丰富,刻划细腻、传神。内容大多为历史人物故事,其中有“高力士脱靴”和“苏武牧羊”等故事。梁架用材粗大,做工考究。第二进梁断面矩形为扁状。前檐与二进间的明间过廊设天花并施藻井(鸡笼顶),藻井已毁未恢复。两侧设方形天井,天井用青石望柱栏板装饰围护,两次间前檐阶沿石处也设青石望柱栏板围护和装饰,更显庄严肃穆。山缝穿坊以上用竹编泥造,以下用木板壁装饰。柱础为青石鼓墩,下置青石覆盆。地原为三合土,现已改为方砖墁地。一、二进间天井排水池及阶沿石皆为大青石板铺砌。
汪氏民居原址位于罗家乡席家村,清早期建筑。因主人世家为中医,故堂名称“德重堂”。建筑为三进三开间,即二进二明堂,前厅后楼配置。前后二进二天井,面阔三间。面宽11米,通进深22.2米。其中第一进进深12.1米,第二进进深10.1米。建筑占地面积244.2平方米。前进天井排水池长4.45米,宽2.15米。后进天井排水池长4.5米,宽2.35米。第一进为厅堂,明间前檐设天井,天井左、右为过廊。第二进为楼屋三间两搭厢布局,明间为中堂,两侧为厢房,天井两侧设搭厢房。
前厅彻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前廊及东西过廊设天花。天井四隅柱头用牛腿支撑和挑出。后楼明间、次间梁架皆分心穿斗五檩用五柱。天井檐楼为重檐结构,柱柱头用牛腿出檐挑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并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门楼砖雕二柱一楼结构,额枋高浮雕凤凰穿牡丹。正脊置宝葫芦,两端设吻兽。
门框为青石质地,雀替石雕麒麟和鲤鱼跳龙门。前厅梁为冬瓜梁,劄牵雕成虬龙状(俗称猫梁)。前廊和左右过廊天花饰木雕蝙蝠图案,山缝童柱下端雕饰莲花。牛腿镂空木雕狮子和鹿。斜撑皆雕饰菊花和牡丹等花卉。后楼窗户和门作格扇,栏板雕饰花鸟。天井排水池石雕工艺精细,刻有仙鹤、灵鹿、凤凰等祥禽瑞兽。柱础櫍形,青石凿,下置青石覆盒。三合土墁地。
灵山花厅原址位于溪口镇灵上村,建筑年代为清晚期,由汪朝钦所建。建筑原为三进,因遭受火灾,烧毁前二进,现留最后一进。1995年拆迁民居苑集中保护。建筑为五开间。通面宽15.3米,进深7.3米,建筑面积111.69平方米。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卷棚用三柱,次间及稍间穿斗用四柱。脊檩下用垂莲柱,卷棚下亦用窗帘柱。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原覆望砖,现改为望板,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梁断面矩形成扁状,劄牵作月梁并镂空雕饰卷龙。建筑以精美的木雕为装饰,主要以繁的蟠蜗纹(草叶龙)为主,梁、檩、雀替、牛腿皆刻上了精美的纹饰,因此,当地人称为“花厅”。柱础为鼓形青石凿,三合土墁地。
雍睦堂原址位于湖镇镇地圩村。建于清嘉庆年间,系徐氏宗祠,堂名“雍睦堂”。建筑三进三开间,设两天井。通面宽14.2米,进深34.5米。其中一进深12米,进深12.3米,三进深10.2米。一进天井排水池长5.2米,宽2.25米,三进天井排水池长4.8米,宽2.15米。
第一进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明间设戏台。第二进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卷棚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第三进为楼屋,重檐结构,下部设天花。明间、次间两缝皆七穿斗分心用七柱。二次间后檐三柱隔为厢房。天井四隅柱头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板瓦,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
梁为冬瓜梁,劄牵作月梁为虬龙状(俗称猫梁)。牛腿雕饰人物故事。门楼砖雕二柱三楼。该门楼在20世纪50年代倒塌过,故许多图案和构件残缺。大门为青石门框。前进戏台上方装饰蟠蜗纹挂落。天井池用青石砌筑,雕刻精美,有回纹、中国结、莲花、钱纹等。柱础鼓形饰乳钉青石凿,并雕刻花卉。三合土墁地。
龚氏民居原地址位于横山镇脉元村,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秀才龚海民所建。该建筑二进三开间,前厅后楼配置,建筑还筑有墙,墙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前面宽11.9米,后面宽14.3米,通进深18.9米。其中前进进深10.3米,后进进深8.6米。院子长为8.5米,宽为5.7米。后楼地基平面高前厅0.5米,天井至阶沿用三级台阶连接。明间设厅堂,左、右设东、西厢房,左山柱与山墙间设楼梯间,天井两侧系搭厢房。即三间两搭厢平面配置。
前面宽11.9米,后面宽14.3米,通进深18.9米。其中前进进深10.3米,后进进深8.6米。院子长为8.5米,宽为5.7米。后楼地基平面高前厅0.5米,天井至阶沿用三级台阶连接。明间设厅堂,左、右设东、西厢房,左山柱与山墙间设楼梯间,天井两侧系搭厢房。即三间两搭厢平面配置。前厅为楼屋结构,前檐设天井,明间梁架七前后单步穿斗用三柱,中柱不落地,前檐明间檐柱为减柱造,设垂莲柱,次间山缝七檩穿斗用五柱。后进亦为楼屋结构,设天井,明间梁架、次间山缝梁架皆六穿斗用四柱。
屋顶为硬山顶,马头墙结构,椽上覆望砖,阴阳合瓦,用勾头滴水。该建筑最具特色的是梁、仿、雀替和牛腿木雕极为精致。内容大多为历史人物故事,有“郭子仪拜寿”图、“李太白醉酒”图和“推车接父”图等。人物形象雕刻翻翅如生。天井檐楼为单檐结构,并作“工”字形和“亚”字形装饰格扇。梁、柠断面矩形扁状,楼栅为方栅。柱础板形并雕刻花卉装饰,有鼓形、瓜棱形和莲花形等。建筑地面为三合土堰地。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筑,长4.5米,宽1.4米。第一进前廊垂莲柱与金柱间的劄牵镂雕双狮戏球木雕,狮身上刻有二枚古钱币图案,为“咸丰通宝”和“癸丑仲秋”,为建筑的建造年代判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龚氏民居建筑正立面为二柱一楼牌楼式仿木砖雕单檐门楼。设有额枋、挂落、栏板等。挂落施垂莲柱。额枋上砖雕古代戏曲人物,自左到右是《单刀会》《分水钗》《马超追曹》《打花鼓》《临江会》五幅。匾额砖雕行书“日辉云彩”。图案纹饰还有:八仙人物、八宝、鲤鱼跳龙门、莲荷、菊花和“引”字纹、“回”字纹等。雕刻精细,造型生动。正脊施望柱和栏板,中置宝葫芦,两侧施鳌鱼吻兽。墙垣设砖筑圆拱门,侧面镶嵌青石。门罩为垂莲柱挂落式仿木砖雕,制作清秀典雅。上嵌砖雕匾额行书“秀把珠峦”。主纹砖雕福(幅)禄(鹿)寿(鹤)喜(鹅),还有花卉菊花纹、“卍”字纹和寿字纹等,雕刻精美,垂莲柱头作莲花瓣和荷叶纹。正脊施望柱,栏板镂空朵云纹,两侧置鳌鱼吻兽。
枕溪书院原址位于溪口镇枫林村下北雄自然村。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潘氏族人所建,潘氏迁至上圩头下陈村时卖给黄家。2004年迁建至民居苑保护。建筑原址时为坐东朝西,前对鲤渊坞,屋后为合坑源溪,室内讲台犹如枕头,故称“枕溪”。书院附近砌有水塘,名“鲤渊”,仿效县学半池所建,也称洗砚池。枕溪书院自清嘉庆始创,直至咸丰,历时五十余年,为龙游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余绍宋先生曾有“足征嘉道间先辈风流”及“济济生徒,文采风流三盛”之赞语。
枕溪书院原平面布局呈“凹”形,共有九间,现存六间。西厢为厨房和先生宿舍,中间三间作课堂,楼上房间系学生宿舍。屋前为宽敬的庭院,供课余师生活动。原建筑东厢楼屋已毁。现有建筑面宽17.8米,进深12.2米,占地面积217.16平方米。院子长10.6米,宽4.3米。为楼屋结构。一楼厅堂明间两缝六檩穿斗用四柱,中柱及后金柱不落地,次间两缝六檩穿斗用六柱。前檐为重檐,用牛腿挑出出檐。
枕溪书院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梁断面矩形,二端雕刻方折蟠蜗纹。楼栅为方形。前檐不用墙分隔,全部设格扇门。木雕主纹雕饰卷草、蟠蜗纹、八宝、花卉等。柱础鼓式,青石凿,三合土地。正堂横帽上现存原生匾额一方,行书“乐寻耕读”四字。
陈氏宗祠原址位于塔石镇陈家村(又名梨坞村)。堂名“存耕堂”。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中期,前进及门楼系民国时重建。二进三开间,中间设天井。通面宽12.1米,通进深22.9米。占地面积277.09平方米。前进设戏台。
第一进包括门楼。门楼设在明间前廊,作八字门单檐歇山顶。门前置灰岩抱鼓石,石雕精细。明间两缝后五架梁前穿斗四檩,用五柱,次间同。后五架明间、次间皆设天花。前廊明间设天花、两次间为戏吊楼。第二进砌上露明造,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山缝穿斗用五柱。
除门楼为单歇山顶,整座建筑屋顶为硬山顶,马头墙装饰并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门楼牛腿雕刻人物故事。天井四隅檐柱上牛腿雕刻狮子和鹿。梁作扁梁断面呈矩形。柱础礩形青石造,三合土堰地。原天井排水池系红砂岩砌筑,现改为青石。
傅家大院原址位于大街乡大街村,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傅氏所建。傅氏家庭为龙游商帮的杰出代表。建筑于2005年迁建民居苑集中保护。
傅家大院由散门、主体建筑和墙坦组成一座封闭式大院,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坐西朝东,设南北两庞廊,两庞廊皆为楼屋。整体布局在中轴线外复建重廊别院,沿袭前堂后的传统格局,尊卑有序,主次分明。占地面积1070平方米。右廊占地面积720.9平方米,左廊(含厨房)占地面积90.24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宽11.1米,进深7.6米。大院内长22.1米,宽10.5米。
傅家大院主体建筑前厅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稍间两缝九檩穿斗用五柱。稍间为厢房。第二进明间两缝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稍间两缝九穿斗用五柱。稍间为厢房。第三进为楼屋五间结构,明间为厅堂,左右各设二厢房,天井左右过廊为搭厢房。主体建筑东西二廊除一厨房外,皆为楼屋结构。尚门设在大院西南角,为一进三开间建筑,是直接进入傅家大院墙内的门厅。明间两缝三架前后单步用四柱,次间山缝五檩穿斗用五柱。
傅家大院为硬山顶,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口用勾头滴水。主体建筑梁作冬瓜梁,劄牵为月梁作虬龙状(俗称猫梁)。一、二进间天井四隅牛腿皆雕饰狮子。柱础鼓形雕饰莲花瓣。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筑。大门用水磨青砖砌筑,大青石门框。石雕精细,有八宝纹、海波纹、“回”字纹和卷草等图案。大门西侧墙上镶嵌一块虎首“泰山石敢当”避邪石,大院西侧门墙上也嵌有一块“泰山石敢当”避邪石。散门牛腿雕饰鹿和八宝,雀替和天花未完工,暂缺。三合土墁地。
慎思堂原址位于沐尘乡沐尘村,为清代晚期建筑。原为小厅,用于敬神祭祖,供奉祖先牌位,后改为居室。慎思堂为巫氏所建,由于巫、袁联姻,巫家将建筑赠予袁家。拆迁时为袁氏后人居住。于2004年迁建民居苑集中保护。
一进三开间,即三间两搭厢平面配置。通面宽12.9米,进深13米,占地面积167.7平方米。门为八字形结构。明间两缝梁架九檩穿斗用五柱,次间山墙梁架同。明间中堂设天花,两侧厢房和搭厢房为楼屋。硬山顶,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内设天井、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筑。额枋、梁、牛腿、雀替等雕刻图案,以回形蟠蜗纹为主,另有喜鹅、蝙蝠、戏曲人物图案等。柱础鼓式。厢房内铺设木地板,其余厅堂及地面皆为三合土墁地。
吴氏民居原址位于湖镇镇后陈村,原吴氏民居边屋。为清早期建筑一进三开间楼屋。明间为中堂,两侧为厢房。两厢房前系过廊,过廊用格扇装修营造多变空间。前檐设天井。通面宽13.7米,进深9米,占地面积123.3平方米。楼屋为重檐结构。明间两缝五檩穿斗用五柱,次间山缝五檩穿斗用五柱檐柱上用牛腿挑出。硬山顶,用马头墙。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牛腿雕刻蕉叶纹、卷草龙、八宝等图案。雕刻工艺精细。
聚星堂原址位于溪口镇冷水村,为清代早期建筑。由南宋丞相余端礼后裔所建,为“巡回堂”三幢建筑中的一幢,其余两幢已毁。聚星堂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卖给徐家。建筑二进三开间,设两天井,即二进二明堂,前厅后楼配置。通面宽11米,通进深20.9米,其中一进进深10.7米,二进10.2米。占地面积229.9平方米。第一进为楼屋厅堂。明间两缝七檩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间山缝七穿斗用五柱。第二进为三间两搭厢楼屋结构,明间为中堂,左右厢房和搭厢房。明间、次间两缝五檩,穿斗用五柱。天井檐柱用牛腿挑出出檐。
聚星堂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椽上覆望砖,上盖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门楼为砖雕仿木二柱一楼牌楼式结构。额枋装饰万字纹,匾额亦为砖雕镶嵌,为九曲篆书“福禄祯祥”。门罩挂落饰垂莲柱,栏板上用篆书“寿”字装饰。门框为青石砌筑,雀替石雕麒麟门梁下皮灯挂雕饰凤凰口衔寿桃。石雕工艺精湛。一进木构大梁为冬瓜梁,楼栅为方栅。柱子侧脚明显。牛腿镂雕山水。二进牛腿雕刻蕉叶纹、“卍”字纹和卷草龙等,雕刻精细。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筑。柱础鼓形青石凿,三合土墁地。
杨氏店铺原址位于横山镇杨家村。原功能为杨氏所建的小商铺。建于清晚期。一进三开间楼屋结构。通面宽11.6米,进深7.6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明间两缝五檩穿斗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间山缝五檩穿斗减柱用三柱。前檐柱头用牛腿挑出承托檐楼,檐楼用“工”字花格装修。硬山顶,用马头墙封护。原建筑椽上不用望砖,仅盖小青瓦。木雕以“回”字形蟠离纹和卷草为主。柱础鼓形。三合土墁地。
民国建筑
余氏民居原址位于横山镇龙门桥村。原有三进,即三进两明堂,拆迁复建的为一、二进。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为民国初期龙游地区民居的优秀代表。
第一、二进为走马楼结构,三开间,皆为厅堂。通面宽12.5米,通进深16.2米。其中第一进进深9.6米,第二进进深6.6米,一、二进间设天井,左右两侧为过廊。天井长4.65米,宽1.7米。第一、二进为楼屋结构。前进明间梁架八檩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间山缝八檩穿斗分心用五柱。天井檐楼为单檐结构。
余氏民居为硬山顶,马头墙结构。椽上覆望砖,阴阳合瓦,用勾头滴水。该建筑大门为青石门框,砖筑门罩,常山青石镶嵌匾额,匾额行书“水媚山辉”。建筑梁、额枋断面矩形扁状,楼栅为方栅。檐楼栅栏作“工”字形、“中字形等结构。柱础圆鼓式青石凿,天井用青石砌筑,三合土堰地。该建筑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工艺,工艺之精湛代表着当时建筑木雕的最高水平。据主人说,木雕工匠龙游、东阳各一半。凡雀替、梁、额枋皆满雕高浮雕人物戏曲故事,牛腿透雕人物。雕刻繁、精细、华丽、人物表情丰富,形态生动。不仅是珍贵的婺剧的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碉堡由驻龙游国民党部队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造。由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遂昌路经龙游,袭击了国民党部队把守的龙游火车站,给国民党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国民党军担心再次遭到袭击,于是就在此建造了堡,同时在龙游城四周共建了四座堡。
碉堡用进口水泥和大块石建,高4.3米,最厚处有一米,内空直径3.4米,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设12只枪眼,原顶部盖有屋,但屋顶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时被日军飞机炸毁。碉堡几经战火,经历创伤,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党部队对其进行了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在这里驻着一个解放军交通排,曾利用碉堡站岗放哨,保护铁路桥的安全。
历史文化
建造背景
有些古建筑零星散落在各个村庄,不利之处不少,有年久失修的情况,有住户保护意识不强的情况,有在建房热潮冲击下面临拆毁的情况,同时因为分布零星,参观研究极为不便,制约了古建筑价值作用的发挥,于是对零星分布、保护基础不好的古建筑迁移集中保护,这就是鸡鸣山民居苑的来源。
龙游八景
吕防,字大防,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为龙游县登第的第一人,最初被授饶州刺史兼骤骑尉,赐大中大夫。《龙游县志》载,吕大防曾于嘉祐八年(1063年)设义学于此。有一天登山,听见公鸡在棘丛中不停地叫,便张罗饲之,并发现白银数十锰,遂捐献给官府发展教育事业,后人为纪念吕大防的高尚品质,将此山称为鸡鸣山。书院改为鸡鸣书院,潭改为鸡鸣潭,村也改为鸡鸣村。由此,“鸡鸣秋晓”也成了宋代“龙游八景”之一。
价值意义
鸡鸣山民居苑已逐渐形成能在一定意义上代表龙游明清建筑特点的乡土建筑群,对于古建筑异地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迁建民居在建筑形制、装饰雕刻上地域特点浓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但是,异地保护存在不少“短板”,首当其冲的就是无法复制老建筑的生态原貌,一些蕴含在建筑中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消失。其次,还有修缮资金的不足、专业保护团队的缺失等等,这些都使得文物保护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
文物保护
1997年8月29日,鸡鸣山民居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鸡鸣山民居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鸡鸣山民居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宝塔路46号。
开放时间
08:30—17:00
交通线路
可在龙游县乘2路公交车直达鸡鸣山民居苑。
参考资料
鸡鸣山民居苑.浙江省人民政府.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07-2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0 21: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