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属(学名:Dracaena Vand. ex L.)是
百合科下的一属,其拉丁名称来源于
希腊语(δράκαινα),意为“雌龙”,乔木状或灌木状植物。茎多为木质;叶剑形、倒披针形或其他形状,有时较坚硬;
总状花序、
圆锥花序或头状花序生于
茎或枝顶端。浆果近球形,具1-3颗种子。约4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中国有5种,产南部。
形态特征
乔木状或
灌木状植物。茎多少木质,有髓和次生形成层,常具分枝。叶剑形、倒披针形或其他形状,有时较坚硬,常聚生于茎或枝的顶端或最上部,无柄或有柄,基部抱茎,中脉明显或不明显。
总状花序、
圆锥花序或头状花序生于茎或枝顶端;花被圆筒状、钟状或漏斗状;花被片6,不同程度的合生;花梗有关节;雄蕊6,花丝着生于裂片基部,下部贴生于花被筒,花药背着,常丁字状,内向开裂;子房3室,每室1-2枚胚珠;花柱丝状,柱头头状,3裂。浆果近球形,具1-3颗种子。
分布范围
约4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中国有5种,产南部。
繁殖方法
种植
龙血树属可以采用扦插、压条、播种的方法繁殖,但北方地区不易得到成熟的种子,因此繁殖一般很少用播种法,而星龙血树可以分株繁殖。选取5~10厘米的茎段,去基叶片,插于沙中蛭石、珍珠岩或水中,插于基质部分一般不短于2~3厘米,温度保持20~25℃,2~3周生根。扦插、压条时,也可以将整根枝条横向埋入基质中。另外,所用基质或水要清洁,否则会产生霉菌而引起腐烂。培养土一般用排水良好的略粘质土壤,可以用腐叶土1、河沙1以及园土2混合配制。水肥的要求同朱蕉。夏季遮荫,冬季尽量增加光照。越冬温度为15℃以上,最低不低于10℃。
注意事项
本属植物有林下生长的耐阴种类,如富贵竹、巴西铁等;亦有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的种类,如
小花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和龙血树等。由于龙血树属植物多有粗厚的茎干和质厚的叶片,故有一定的耐旱力,即使1周不浇水亦不会干死,靠自身贮存的水分继续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干旱不能过久,否则会因为缺水而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即使死不了亦会剩下光杆一条而失去观赏价值。
下级分类
长花龙血树 Dracaena angustifolia Roxb.
海南龙血树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
剑叶龙血树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hen
细枝龙血树 Dracaena gracilis Wall. ex Baker
矮龙血树 Dracaena terniflora Roxb.
主要品类
剑叶龙血树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hen
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可达5-15米。茎粗大,分枝多,树皮灰白色,光滑,老干皮部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环状叶痕。叶聚生在茎、分枝或小枝顶端,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50- 00厘米,宽2-5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40厘米以上,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幼嫩时更甚;花每2-5朵簇生,乳白色;花梗长 3-6毫米,关节位于近顶端;花被片长6-8毫米,下部约1/4-1/5合生;花丝扁平,宽约0.6毫米,上部有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毫米;花柱细长。浆果直径约8-12毫米,桔黄色,具1-3颗种子。花期3月,果期7-8月。
在云南省分布的生态区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阳坡,垂直分布区为海拔800~1700m,常见于山势险峻、坡度较陡的石缝间。
云南金平、
勐腊、
景洪、思茅、
普洱、景谷、
孟连、沧源、镇康、耿马等地通称为岩棕;
基诺族称雅波德,傣族称埋嘎筛,爱伲族称来筛等;广西称为山海带。
该种在叶基部和茎、枝受伤处常溢出少量红棕色液汁,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很容易识别。
海南龙血树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
乔木状,高3~4m,茎不分枝或分枝,树皮带灰褐色,幼枝有密环状叶痕。叶聚生于茎、枝顶端,几乎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达70厘米,宽1.5-3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在30厘米以上;花序轴无毛或近
无毛;花每3-7朵簇生,绿白色或淡黄色;花梗长5-7毫米,关节位于上部1/3处;花被片长6-7毫米,下部约1/4-1/5合生成短筒;花丝扁平,宽约0.5毫米,无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 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浆果直径约1厘米。花期7月。
分布于海南西南部,生于背风区的干燥砂土上,也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种。
矮龙血树 Dracaena terniflora Roxb
小灌木状,高不到1米,具粗厚的根。茎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茎上部或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6-8厘米,中脉稍明显,有柄,柄长3-6厘米。总状花序顶生,长约15厘米;花每1-3 朵着生,据记载长约2厘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浆果直径10-13毫米,具1-3颗种子。花期不详,果期8月。
产云南南部(允景洪)。生于海拔1050米的密林下。也分布于孟加拉、印度至马来西亚。
长花龙血树 Dracaena angustifolia Roxb
灌木状,高1-3米。茎不分枝或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皮灰色。叶生于茎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条状倒披针形,长20-30 (-45) 厘米,宽1.5-3 (-5.5) 厘米,中脉在中部以下明显,基部渐窄成柄状,有时有明显的柄,柄长2-6厘米。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花序轴无毛;花每2-3朵簇生或单生,绿白色;花梗长7-8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或近顶端;花被圆筒状,长19-23毫米;花被片下部合生成筒,筒长7-8毫米,裂片长11-16毫米;花丝丝状,花药长2-3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5-8倍。浆果直径约8-12毫米,桔黄色,具1-2颗种子。花期3-5月,果期6-8月。
产广东(海南岛)、台湾(高雄、台南)和云南(河口)。生于海拔较低的林中或灌丛下干燥的沙土上。东南亚广泛分布。
细枝龙血树 Dracaena gracilis Wall. ex Baker
大灌木状,高1-5米。茎常具许多分枝,分枝较细,具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分枝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狭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3厘米或更宽,中脉明显,有柄,柄长1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较短,长在10厘米以下;花通常单生,据记载长可达2.2厘米;花梗长达1厘米,关节位于上部。
产广西南部,分布于东南亚,从越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1. 黄酮及酚类
黄酮及酚类主要存在于树脂中,迄今已从4种植物中发现90余种。根据结构大致可分为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黄酮、黄烷、多聚黄酮及酚类。
2. 三萜及其皂苷
三萜类皂苷也是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热点,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迄今已发现50余种,其中有一半为新皂苷及苷元;苷元主要为
薯蓣皂苷元。
3. 其他类型化合物
有烷烃 、11,14-十八二烯酸、十六烷酸、
十七烷酸、2-环戊烯-1- 十二烷酸等。
药用价值
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及
血小板电泳时间,提高血浆中cAMP水平,降低cGMP的含量;并能使
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提高,缩短
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临床上用树脂提取物血竭或其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
血栓性疾病。
2. 对心血管的影响
剑叶龙血树树脂血竭注射液能明显减慢豚鼠的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并使缺氧心肌细胞的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降低
心律失常率;剑叶龙血树果实中的gracillin 具有刺激
心肌细胞搏动和钙的摄取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症。
3. 镇痛、抗炎及促进表皮修复作用
剑叶龙血树树脂悬浮液或乙醇液外涂能明显抑制琼脂所致的大鼠慢性炎症和二甲苯或巴豆油所致的小鼠急性炎症,降低大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这些作用与中药血竭祛诸痛敛疮生肌的功效相吻合。临床上用于痛经和
消化道溃疡、子宫颈炎性糜烂、
口腔溃疡、褥疮、肛门炎性疾病等均得到了优于常规治疗的疗效。
4. 抗菌作用
剑叶龙血树树脂悬浮液对金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等10种常见的致病细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等5种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从龙血树属植物枝中提取的afromontoside体外试验有抑制鼻咽癌KB细胞的活性,从D.draco 地上部分分离得到的9种甾体皂苷对白血病HL-60 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从
海南龙血树果实中提取的gracillin对
子宫颈癌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并可抑制促癌剂TPA的活性。
6. 增加免疫作用
剑叶龙血树树脂悬浮液 jg给药,雌性大鼠脾重明显增加,脾脏滤泡生发中心扩大,髓索中浆细胞明显增多,
多核巨细胞及网状细胞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