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祥瑞
法学家、宪政学者、中国现代法学先驱之一
龚祥瑞(1911年7月3日-1996年9月3日),男,浙江宁波人,法学家、宪政学者,中国现代法学先驱之一,中国比较行政法学的奠基者,中国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的老师、中国政治学会发起人之一。
人物生平
1911年7月3日,龚祥瑞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基督徒家庭。
1923年,入读美国浸礼会所办浸会中学。
1929年,被保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系学习。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派留学,赴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和宪法学大师詹宁斯。
1936年,赴英留学。
1938年,到巴黎大学攻读行政法学。
1939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比较法研究所法学博士学位(因二战爆发,未发证书);回国后在西南联合大学、重庆中央青年干部学校、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任教。
1948年夏,到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任教。
1949年12月,到中共中央政法委参事室工作。
1954年,北京大学恢复法律系,回校任教,曾任“国家法教研室”主任。
1968年,被发往江西省鲤鱼洲劳改农场教育改造。
1971年—1981年,在北大法律系编译室从事翻译工作。
1980年,重返教室,为北大法律系77级、79级学生授课,讲授《外国宪法》和《比较宪法》。
1982年,开始在北大法律系招收研究生。
1993年7月,开始写作《龚祥瑞自传》,历时三年完稿。
1996年9月3日,龚祥瑞逝世,享年85岁。
2011年5月,龚祥瑞自传《盲人奥里翁》出版。
人物事迹
龚祥瑞“敏感”的一生与中国历史有着奇妙的因缘。辛亥革命那年,他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基督徒家庭。少小时期,他从教会学校接受了谦让、容忍、爱人的绅士教育。除了教会里的人,他儿时记忆中最大的温暖,就是冬夜在沿江脚夫居住的土屋里,围着篝火倾听他们日常生活中挨侮受辱后的呐喊、嗟叹和怨愤。正是对底层人苦难的感同身受,使龚祥瑞放弃了已经入门的生物学,转投政治学,因为“政治学更接近我所熟悉的生命”。
在清华园,龚祥瑞亲受钱端升、张奚若、萧公权等政治学大家提点;1935年考取庚子赔款留学英法,师从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学家拉斯基和宪法学大师詹宁斯,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宪法知识功底。
怀着吏治救国和宪法兴国的理想归国,龚祥瑞一心希望宪法在自己的故土变成活的事物,却在现实中无功而返。他曾任国民勒克儿年干校副教务长,深得蒋家父子赏识,却因不满国民党的派系斗争黯然辞职;1949年以后,他下决心留在大陆,一度经导师钱端升举荐,进入中央政法委参事室工作,当时官方主流推崇苏联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他所学相差甚远,因而又长时间赋闲。姜明安说,龚先生每每到了当官的边缘,每每又被逼退到书斋。
此后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给龚祥瑞造成了一生难以平复的创伤。在反右斗争中,他批判授业导师钱端升和同窗多年的同学,自己也被深深地伤害。日后,他甚少向人提起。尽管如此,他的多位学生都说,龚先生对他一生的选择,从无悔意,从不怨尤。相反,他认为这些挫折都是研究治国之道的素材。
龚祥瑞风度翩翩,穿戴常有英国绅士的范儿,他生性谨慎克制,又有文学家般的心思和激情。贺卫方说,龚老是法学界中少有的笔端常带感情的学者,“他的文章,有一种气韵在字里行间流淌。”中国现实和宪法理想纠结贯穿龚祥瑞的一生。用他的话说,“虽然年年挨批,倒未丧失元气。”
1950年代院系调整,北大恢复法律系,当时系里要求龚祥瑞开设“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课程,专门批判资产阶级宪法的反动性和虚伪性。龚祥瑞说,要把教材专往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去编,这可真为难他了。不过,他会把资本主义的统治经验介绍出去,供人借鉴……他直言自己对斯大林宪法草案歌功颂德式的表述不仅不喜欢,而且有恶感。他更尖锐地指出,政论文字不应该出现在宪法文本中。
80年代后期,龚祥瑞在《法学杂志》发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直揭中国宪法学理论和实践长期受苏联影响的弊端,这篇文章给他带来如潮的抨击。面对来自学界和司法界高层领导指他不爱国的批判,他回应说:“《丑陋的中国人》的作者是否定中国人吗?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该贯穿着批判精神的光芒和民主精神。”他坚定地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理论问题,更不是什么法律问题,而是敢不敢说真话、为人为师的道德问题,遭批判只能激励他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不会扰乱他潜心向学的生活。《法学杂志》主编周恩惠问他,一个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是什么?他说,首先要有献身精神:“一个法律人要不怕强权,要敢于维护法的尊严,为老百姓申冤、鸣不平,还要准备遇到各方面压力。但只要坚持的是真理,成功终归是属于你的。”
改革开放后,龚祥瑞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最好的年华。政治气候的变化之速出乎他的意料,积蓄多时的激情喷薄而出,他对宪法知识的传播和实践,更加只争朝夕。
他给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开比较宪法课,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欢迎。姜明安本来选的是经济法小组,因为被龚祥瑞的课吸引,改学行政法。姜明安说:“我们这些在乡下和部队的,以前哪有听过权力需要限制这些说法!”
年轻学子对宪法知识的渴求给龚祥瑞莫大的鼓舞。身边人劝他著书立说,“藏之名山,传至后世”,他说,不!书有人写,书也是写不完的,我要竭尽年华投入到和21世纪的年轻人的交往、接触,面对面地释放出光和热!贺卫方说,那个时候是龚老最活跃的时期,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劲头。
除了学校,龚祥瑞还在自己家中开设课堂,向所有人敞开。熊文钊当时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每周都到龚家听课。他说,感觉到龚先生很想抓住一切机会表达,只要有学生在他面前,他就滔滔不绝,并经常有精彩睿智的论断,在龚老家中,熊文钊记下了“宪法和行政法是治国之术”。有的人收获了“法治就是经人们同意的统治,就是民主的政治,而不是个人专断。”学者宋先科在一篇回忆龚祥瑞的文章中说,那时在北京地区,几乎全部有雄心抱负的人都到龚家作过客。在北大中关园502楼202室激扬江山的氛围中,后来走出了行政法学者姜明安、刑法学者陈兴良、政治学者王绍光、微软中国副总裁刘凤鸣等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当年也曾慕龚老之名,到龚家听课。第一节课后回到家,他就收到了龚祥瑞的来信:岳弟,台端,北京一晤,闻弟数言,受益匪浅……写满满一页纸,署名:兄祥瑞。袁岳说,当年龚祥瑞78岁,他只有21岁,看到信后简直吃惊,过了很久都不能习惯。
龚祥瑞晚年结交的后学遍布中国。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当时在厦门大学教书,一日也收到了素昧平生的龚祥瑞的来信,信中说,读到俞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评述拉斯基国家理论的文章,知道国内还有人在研究拉斯基的思想,感慨很多。此后俞可平与龚先生便一直有联系,直到他去世。1993年在浙江省高院工作的陈有西,因为到北大高级法官班学习的机会,跟龚老结下了深厚的交谊,更获龚老托付自传遗稿。陈有西说,因为他来自法院,龚祥瑞特别希望知道司法实践发生了什么,同时也寄望于像他这样的体制内人士有所作为。法律学者贺卫方与龚祥瑞有过多次交流,后来他到美国访学,期间也多次收到龚祥瑞的来信。贺卫方回忆,自己的回信甚至不如龚老的来信多。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龚祥瑞一直与他器重的后学保持书信往来,交流国内外的思想动态,以及各自对宪法的理解。龚老和晚辈之间的舐犊情深让贺卫方至今常常感念。
虽然年事已高,龚祥瑞不遗余力地操持各种讲座和培训班,利用他的海外学术资源,请各国学者来华跟年轻学人交流。他将自己教学的素材整理成《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学》一书,组织翻译英国丹宁勋爵的一系列著作,很多晚辈的法律学人,享受着他学说和思想的泽被。学者何海波说,虽然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植入中国始于清末民初,但中国的多数行政法学者也许要等到龚祥瑞和王名扬两位学者介绍,才了解英美法上的“自然正义”和“正当程序”理论。
1980年代晚期,龚祥瑞一直念兹在兹的管政府和管官员的法,终于有一部得以面世。姜明安说,虽然龚祥瑞不在行政诉讼法的主要起草人员之列,但是,从立法之初到整个过程,他一直给立法机关提供意见。在该法颁布后不久,他又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全国各地实地考察。1991年夏,龚祥瑞在东北某基层法院住了40天,跟着庭长下乡,看到自己“一向作为法治原则介绍的若干观念,正由我国基层司法人员加以实践”,希望自此法学可以开始摆脱政治化。
龚祥瑞把自己比作古希腊神话里追逐太阳的盲人奥里翁。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光,他和去看望他的后辈,还在谈论中国的宪法。他说现在很多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他说他已八十五了,此生已无法看到,有赖年轻人继续前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龚祥瑞在政、学两界培养了很多杰出弟子,曾亲授的学生既有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也有法学家姜明安、陈兴良、王绍光、熊文钊,律师陈有西等。
获奖记录
出版图书
人物纪念
2011年5月,龚祥瑞先生的亲笔自传《盲人奥里翁》首度出版,它记录了横跨两个时代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他坎坷前行的人生体验。他以赤子般的天真撷取和讲述人生路上的经历:少年时的求学经历,留学英法的海外生涯,抗战时在“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文革”时“漏网右派”的坎坷时光,上世纪80年代后重返北大教职、传播思想的不倦晚年。这部自传写尽了他和他的时代的荣辱与悲欢。
2011年6月11日,北京大学举办了《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的首发仪式。这本自传出版后引发人们对中国法学和中国宪政道路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也引领更多的公法学者步先贤余泽而前行。
人物评价
龚祥瑞的晚年,拼尽全力发光发热,以培育宪法学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上,他恣意飞扬授学;在课堂外,他不顾年高,带领学生到各地法院对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林海 评)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法和法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行政法学者姜明安 评)
龚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对学术本身的投入,对宪法的热爱,对后学的提携,显示出非凡的人格魅力。(法律学者贺卫方 评)
龚先生教学极端认真负责,学问功底扎实,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 无论是上课还是考试都能引发学生的专注和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因而让学生学得很充实,这一点正是一个好老师所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学生吴大年 评)
参考资料
盲人奥里翁.豆瓣读书.
龚祥瑞.北京大学法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9: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