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鲈,是鲈形目攀鲈科攀鲈属一种。又称太阳鱼。其体侧扁,口次上位,眶前骨下缘和鳃盖骨、下鳃盖骨、间鳃盖骨外缘具细齿,上、下颌具尖锐齿带;无须,具上鳃腔,第一鳃弓扩大成多瓣状辅助呼吸器官;头、体被栉鳞,背鳍一个,鳍棘部与鳍条连续,侧线平直,中断为二;体表布有深浅不一的黄色、绿色和黑色条纹。
动物学史
发现史
丹麦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是第一个对攀鲈做出了研究报道的科学家。1791年,达尔多尔夫在特兰奎巴探险的时候,竟然在一棵树上发现了鱼,而且还是活着的。根据当地居民的说法,这种鱼会爬树,它们还经常爬上岸边高达5英尺的棕榈树去吸食果汁。他在报道中详尽地描述了攀鲈攀爬树木的情形:“一条攀鲈正在一棵离水塘不远的树缝里向上爬。它用张开的鳃盖上的刺在缝隙的壁上托住自己,来回地摆动尾巴,用肛鳍上的刺支撑着缝壁,向前推进,然后再次用鳃盖托住自己,并以这种方式向上运动。”他还在报道中指出这种鱼确实可以在陆地上活动,而且在干旱季节的几近枯竭的水域,它们会藏身淤泥之中以求生存。达尔多尔夫的这个发现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当时的西方社会的轰动。
英国动物学家朗西斯·戴博士记录了一份攀鲈成功地离水迁移的材料。在泰国的一个水塘旁,一名员工在清理池塘时把一条攀鲈放在了筐子里,那名员工因为临时有事而暂时离开了。而这条趁机“越狱”的攀鲈的行动被博士看到并记录了下来:首先它横穿了草地区域,然后爬上了房屋间的坚实路面。当它到达花园之后,继续跋涉它通往天堂的路,在小小地转了个弯之后,它顽强地穿越了花池,然后让自己成功地再次落入了那个小池塘里。这段崎岖的归家之路长约100米,它用了大概30分钟。
在九世纪末,一名叫索利曼(Soliman)和另一个不知其名的
阿拉伯旅行家来到了印度。在这里,他们听说有一种鱼会从水中跃出,翻越陆地,攀爬上一种生长在印度的
棕榈树,吸食这种棕榈树上含有酒精成分的果汁,然后再回到水里去。
18世纪,有一位名叫约翰(John)的
传教士,为赢得几名
信徒而前往印度,收获到几条这种“想象中的鱼”,并以此得到了被写入科学书籍的
殊荣。约翰(John)送给了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五条“爬树鱼”(Baumklettere),并在信中告诉布洛赫,“爬树鱼”这个名字实际上是该鱼在印度名称的
直译,因为这种拥有锯齿状鳞片和锋利鱼鳍的鱼能够在雨水冲垮栖息地的时候爬上岸边的棕榈树。爬树鱼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下生活,借助奇妙的身体曲线向前挪动。
1791年,
丹麦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Daldorff)在当时还是丹麦在印度的殖民地的
特兰奎巴(Tranquebar)探险的时候,竟然在一棵树上发现了鱼,而且还是活著的!根据当地居民的说法,这种鱼会爬树,它们还经常爬上岸边的
棕榈树上高达5英尺高的地方去吸食果汁,这个发现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社会。
1797年,达尔多夫(Daldorff)在与
伦敦林奈学会(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的研讨中分享了他的这一研究,并将这种鱼描述为一种新的物种,以拉丁名“Perca scandens”或者攀爬鱼“Kletterbarsch”命名。达尔多尔夫(Daldorff)描述了当时鱼正在一颗离水塘不远的树的树缝里向上爬。它用张开的鳃盖上的刺在缝隙的壁上托住自己,来回地摆动尾巴,用肛鳍上的刺支撑着缝壁,向前推进,然后再次用鳃盖托住自己,并以这种方式向上运动。即使在被逮住后,它还在一个屋外的沙地上来回跑了好几个小时。这种攀树鱼在后来的旅行者和研究者的报告中并没有出现,唯一一次还是出现在达尔多夫和约翰约定会谈的结果中,在这次会谈中达尔多夫(Daldorff)向约翰(John)道歉,因为之前达尔多夫曾经嘲笑过约翰的这一发现,但是这一次他们对这一现象达成了共识,即“Pannei-Eri”这种鱼确实可以偶尔在陆地上活动,他们也证实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和泰奥弗拉斯(Theophrast)的理论:这种鱼在干旱季节的几近枯竭的水域会身陷淤泥之中。达尔多夫是对这种存活于世的鱼类作研究报道的第一个欧洲人,虽然这种鱼其实已经于1792年被德国动物学家布洛克命名为“testudineus”(名字取自这种鱼身上如同龟甲壳般坚硬的鳞甲),因此达尔多夫遵从命名上的优先法则,沿用了“testudineus”这个更贴切一些的名字。尽管如此,攀爬鱼“Kletterbarsch”这个其实并不贴切的名字还是在英语语系中和以英文书写的文献资料中被大量应用了。这个名字本来是描述一种限定在美洲,欧洲和北亚地区的鲈鱼的分支,这个分支其实并没有很大程度上远离鲈鱼的主种,但是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这个鲈鱼种类。由于最先作为种类纲目名登录的名字按照目录名称的标准而言过短,于是在1816年博物学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补充命名了新的种类属名“Anabas”,将其归于攀鲈科的东方谱系,其中著名的品种还有
中国斗鱼,暹罗斗鱼和丝足鲈鱼。
在1927年,这个关于攀鲈的神话被一位印度的鱼类专家B.K Das撰写的研究报告“澄清”,由于这种鱼在雨天有时会上岸迁移,常常被鸟捕捉,比如池塘旁的
乌鸦和
鸢,这些鸟把鱼叼走然后把鱼放在树梢和树杈。
这种鱼经常在树冠处被发现,发现它有的时候会悬挂在树上,还有时呆在有水的棕榈树的罅隙间的水洼里,于是人们认为这种鱼可以迁徙爬树。但之后又有研究学者通过观察研究,对这一种说法提出质疑,当这些鸟类或其它动物在捕捉到这些鱼之后,它们锐利的嘴和爪能直接使这些鱼丧命的。虽然攀鲈会爬树的说法没有得到有效的科学证实,但这个名字还是被用在整个攀鲈家族。注:拉丁文:testudineus,原意为“像”龟或龟状。
英国的著名动物学家朗西斯·戴(Francis Day,1829年3月2日-1889年7月10日)博士在印度和
缅甸生活多年并发表一本关于这些国家的鱼类的大作(1876至1878年:印度的鱼类)。有一份关于现实中龟壳攀鲈鱼成功离水迁移个例的记录材料,此记录材料是朗西斯·戴博士在泰国暹罗半岛观察所得。这条龟壳攀鲈鱼生活在一个独立的圆形花园中的一个小水塘里,这个花园密植了花卉和灌木。这条鱼在屋主准备进行池塘清理的时候被发现,随即被一位员工从池塘中移出,以将其放生到临近的一条河流中去。途中这位员工因为别的事被临时喊走了,员工将装了这条鱼的筐子就这么放置在了河流附近。期间这条鱼竟然从筐子中自行爬出,而且,与预料的逃入河流中截然相反,这条鱼竟然爬回了小池塘的方向。它“越狱行动”前半部的行为是通过推测而得,但是它行动的后半部被发现并观察记录了下来:首先它横穿了草地区域,然后进入了房屋间的坚实路面。当它到达了花园之后,继续跋涉他的通往天堂之路,在小小的转了个弯之后,它顽强地穿越了花池,然后让自己成功地再次落入了那个小池塘里。这段崎岖的归家之路长约100米,它用了大概30分钟。
这种龟壳攀鲈鱼除了具有在干燥地表活动和大气中呼吸的能力之外,还具拥有进化良好的可适应从水中折射到空气折射光线改变的视觉系统(这对于鱼类是及其罕见的!),而且看起来还有良好的方位感本能。
只有当鱼离开它们的在池塘、沼泽或通道的停留地点或去其他生存条件可能更好的水域时时,攀鲈鱼(Anabas)的攀爬能力才有效。通过这种变化,鱼与旱地接触,并且这一特点被当地居民熟知。
在暹罗,朗西斯·戴博士经常遇见攀鲈鱼(Anabas),通常在晚上,它们穿过尘土飞扬的街道,越过干旱的草原,或漫游在田地中。它们离开的水域很容易被发现,但并不能每次事先确定他们想要移进的水域。
在有些情况下新水域的水质并不比离开水域的水质好。鱼爬过的干掉的通道和池塘的河岸通常又高又陡,需要有技巧和耐心去解决它们。然而为了到达一个新的水域,鱼需要十分小心谨慎偶然能看到动物从陡坡摔下去,消失在水中。
在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土著语言中以及一些马来西亚方言中有一种叫“Baumkletterer”(攀树鱼)的鱼,表示这种鱼有爬树的能力。但这种说法被大部分印度早期的鱼类学家质疑或否认。没有任何原因能解释为什么这些攀鲈鱼要爬树。过去在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暹罗(泰国的旧称)、法属印度支那马来半岛(亚洲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在一些澳大利亚靠近亚洲的岛屿上见过这种鱼,有的就在树干下,但没有一条是在树上或正在树干上向上攀爬的。朗西斯·戴所了解到的关于这种鱼能在水域以外活动的信息并不足以打消人们对达尔多夫(Daldorff)观点的怀疑或偏见。对一条攀鲈鱼来说,爬上一棵枝干粗糙、叶柄离地面不过几公分的棕榈树并不比攀爬垂直的柳筐内壁难。想必对于一条数周甚至数月都只需要一点水的鱼来说从棕榈树干上留下的雨水就是它们的不竭动力吧。
分类学
攀鲈(Anabas testudineus)是在1792年,德国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在《外地鱼类的自然史》(Naturgeschichte der auslandischen Fische)第6卷中,采自亚洲的标本,以龟壳花鮨(Anthias testudineus)」之学名首次被记载。
攀鲈属(Anabas)是在1816年,由法国医生、解剖学及博物学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1787-1840),在法国动物及博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居维叶(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编《自然科学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2卷的附录中,根据1797年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或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伦敦林奈学会会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3卷之论文攀鲈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载之攀鲈(Perca scandens =Anabas testudineus)作为模式种(type species)而建立。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Amphiprion testudineus、Anabas testudineus、Anthias testudineus、Sparus testudineus,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甚多,有Amphiprion scansor、Anabas elongatus、Anabas macrocephalus、Anabas microcephalus、Anabas scandens、Anabas spinosus、Anabas testudineus lacustri、Anabastestudineus ricei、Anabastestudineusriveri、Anabas trifoliatus、Anabas variegatus、Lutjanus scandens、Perca scandens、Sparus scandens等。
形态特征
龟壳攀鲈身体侧扁延长略呈长方型,口端位,上下颌具细齿,尾柄短而侧扁,尾鳍圆型。体表底灰色略带灰绿,体後方具许多黑色散点,腹部略淡,鳃盖两强棘间及尾鳍基中央各具一黑斑,体侧具约十条黑绿色横纹。无须,具平行背缘中途断裂的侧线,吻两侧泪骨及鳃盖缘均具强锯齿,体表被有硬而厚的栉鳞,背鳍及臀鳍各具锋锐硬棘,背鳍硬棘16~20枚;背鳍软条7~10枚;臀鳍硬棘9~11枚;臀鳍软条8~11枚,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鱼的体色会受生活环境影响,有银灰色的,也有显金黄色的。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称鳃上器或迷路器,能纳入空气进行呼吸,在缺氧的滞水里亦能生存。龟壳攀鲈在整个攀鲈科中拥有最发达的鳃上器或迷路器,也常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家庭成员。(龟壳攀鲈的鳃上器官由第一鳃弓的咽鳃骨、上鳃骨突出,形成骨质瓣,形似似花朵)。
生活习性
攀鲈喜栖息于水流缓慢的河沟和池塘中,幼鱼主要摄食微型水生动物,如小鱼和小虾等,为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过驯化后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宜生长的pH6-9,水温范围为18-35℃,最适生长水温25-30℃,水温低于15℃时停止摄食。
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能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另一方面是攀鲈拥有强壮的胸鳍,可以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所以,当水环境被严重污染,其它鱼类都无法生存相继死亡时,攀鲈依然顽强地活着。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原生鱼类都遭到了灭绝性的打击;攀鲈却能幸免,它不仅适应了重污染区域,而且成为污染区域的绝对优势种群。因此,攀鲈的存活密度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可作指标物种。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贾瓦、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引种: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
存在不确定:不丹。
中国
分布于香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澳门、海南岛及云南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邻近的湿地、稻田。
繁殖方式
攀鲈约一年半能达至成熟,体长约12厘米就能繁殖。它的两性异型不明显,雄性头略大圆钝,具较浓暗的红色,雌性头小略尖,腹部略胀。繁殖期于春夏5-7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处产卵,大型成熟个体可产约2 000粒浮性卵,具领域及亲代抚育行为。
养殖技术
养成用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5-20亩大小为宜;水深1.5-1.8米,过深的池水在攀鲈露出水面呼吸时消耗的鱼体能量大而影响生长;池底留淤泥20-30厘米,底质最好为沙质土壤,不渗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排灌方便,进、排水系统分别设置。在池埂建30-40厘米高防逃设施。
池塘在使用前要严格清塘消毒。每亩投放150千克发酵有机肥,用以繁殖饵料生物。待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性饵料达到高峰时,及时投放鱼种,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和水位的升高,要适时、适量追加有机肥。
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5000-7000尾/亩;攀鲈适宜单养或与滤食性、草食性的种类混养,不宜与杂食性和肉食性的种类混养。鱼苗可以是当年繁殖的,入池前先在育苗池经标粗培育至3厘米时再开始成鱼养殖。
攀鲈的商品鱼养殖,初期驯化是关键。饲养前期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占总投喂量的50%左右;中、后期要加大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投喂,而减少动物性饲料的投喂,并最终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达到30%以上,营养平衡而全面,且动物性成分要保证。投饵率3-5%,按“四定”原则分早、晚2次投喂。每15-20天抽样测量鱼体生长情况1次,并结合测量情况调整投饵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调节。随着鱼体的生长,投饵量的增加,应根据天气及水质情况及时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要超过池塘总水量的30%,整个饲养过程中,要保持水体的pH在6.5-8,氨氮浓度低于0.5毫克/升,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在高密度饲养后期,池塘每天都要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
病害防治工作也是饲养期间的重要工作,重点是要注意防治烂腮病、烂尾病、赤皮病、出血病和肠炎病等。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为热带、亚热带淡水经济鱼类,经人工驯化后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人工养殖生产,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物种危害
攀鲈超强的生存能力和迁移性使它成为淡水养殖业的危害,如会捕食水产动物和传播疾病等 。因为攀鲈习性凶猛,摄食量大,会捕食大量的主养经济品种;其次,攀鲈在养殖区池塘里经常从一个池塘爬到另外一个池塘,部分发病虾池的病原随着攀鲈的移动大肆传播,导致疾病高发。
防治方法
在水产养殖场中,人们通常采用药物、调节水体pH值、人工捕捞等方式来预防攀鲈对经济鱼类的危害。如在虾苗放养前使用生石灰、“精博清塘剂”、“清塘尽”或“精博杀鱼螺”彻底清塘,杀死藏在泥土中的攀鲈;放养虾苗后发现池塘中有攀鲈,使用“精博杀鱼螺”或鱼藤酮制剂,杀灭攀鲈。龟壳攀鲈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pH 5.5-6.5之间,如将水质调节至pH8.0以上,则能大幅降低池塘中攀鲈的存量。
食物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