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蒙古革命
1921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1921年蒙古革命,蒙古人民共和国称人民革命,是1921年3月1日至7月11日在博克多汗国外蒙古),由蒙古人民革命党苏联红军发动的一次军事与政治事件,此次事件导致俄国白军等在外蒙古的势力被基本驱除,蒙古人民党夺得了博克多汗国的政权,为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础。此次事件也标志着自1919年起,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对外蒙古直接统治时期的结束。
背景介绍
清廷的腐朽和败落,民初的纷扰战事,原本和北京中央政权若即若离的外蒙古民族势力抬头了。外蒙古独立的倾向,其实很早就出现了。
1911年12月也就是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外蒙古首次宣誓过要独立,先后又经过了“取消独立,实行自治”又经过撤销自治“回归”中国,再迅即宣布恢复独立,来回折腾了好几次。
第一次蒙古独立之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不能说是无所作为的,趁俄国爆发革命自顾不暇之际。1919年,北洋将军徐树铮带兵“收复外蒙,撤销自治”。徐树铮驱兵入蒙之后,软硬兼施,逼迫外蒙古的政治势力上书北京要求撤销自治。
1920年1月由他主持了“撤治仪式”将中华民国总统像挂在哲布尊丹巴活佛的座上。勒令其三鞠躬,并代表民国大总统册封他为呼图克图汗,并且解除了外蒙的武装。
但是徐树铮的铁腕作风也引起了外蒙上层的不满,他们寻求外援,想要赶走中国人。1920年夏,因直皖之争,徐树铮被调回北京。之后罗曼·冯·恩琴的率他自己建立的亚洲骑兵师共800人进入外蒙古,在日本的支持下,2月3日,他很快击败高在田率领的中国军队,进入外蒙古首都库伦,成为外蒙古的实际统治者。
过程
1921年3月“蒙古人民军”的武装向驻守买卖城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方战败。从此中国军队再也没有踏上过外蒙古这块土地。
1921年5月,恩琴军队(骑兵约10000人、步兵200人、火炮21门、机枪37挺)侵入了苏俄远东共和国境内。在恩琴军队入侵前,蒙古临时人民政府于1921年4月10日就请求苏俄政府出兵入蒙。在特罗伊茨科萨夫斯克地域,苏赫巴托尔率领的蒙古人民革命军各骑兵团击溃了一支正向恰克图、特罗伊茨科萨夫斯克迂回的白卫军庞大支队。恩琴匪帮遭重大损失,遗弃武器、辎重大部,退到蒙古腹地(伊罗河对岸)。在苏蒙联军夹击下,恩琴男爵于8月22日被俘,并于9月15日经西伯利亚革命法庭判决,在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被枪决。其残部在苏赫巴托尔的骑兵追击下于库伦以东120公里处逃散。仅有零星散兵窜入满洲里。恩琴匪帮一部退到蒙古西部,分别归附巴希奇、凯戈罗多夫、卡赞采夫等匪帮,他们全被苏蒙部队击溃,其头目于1921年10月被俘。蒙古战役后革命成功。
北洋政府反应
1921年3月19日,“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为期仅一年的蒙古“回归”就此结束了。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的消息传到中国,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分裂。并且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当时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吴佩孚早就对外蒙古独立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大骂俄国人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一时冲动准备要发兵外蒙,以武力来解决外蒙的问题。然而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不敢对外蒙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他各省的军阀,也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无可奈何。那么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京政府发布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分裂中华民国,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2 14:13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