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不可能是热闹的事来,本“年选”的目光也主要关注那些情动于中、有话要说,而又尊重诗歌说话方式的作品。在上世纪开始的社会转型中,经济、商业和网络传播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与态度。有许多和生活与时俱时的诗人,也有试图用自己微小而不屈的坚持挽留一些美好价值,体现人类思维、感受力和语言力的诗人。作为社会良心的体现,不少诗人把想像的触须伸入到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此类作品每章的“年选”都有所注意,2006年也借“前言”作一些初步的梳理。但我们想强调的是,正如诗意不等于诗,题材和主题的重要性也不完全等于诗歌的重要性。
王光明,1955年生。现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散文诗的世界》(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初版,1992修订版),《怎样写新诗》(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文集:《灵魂的探险》(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
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102)。编著:《六十年散文诗选》(与孙玉石合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0),《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典》(与孙玉石合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我们时代的文化症侯》(与胡越合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