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5日,根据毛主席指示,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
汉中分校建设
计划任务书,工程代号“
653工地”,1967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建筑面积82350平方米。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力学系三系于1969年内迁
陕西汉中,称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对外公开的名称是北京大学653分校。1978年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建制被撤销,后
陕西省利用分校校址和资源成立了
陕西工学院。分校旧址现为
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保护良好,大部分校舍仍在使用。
1965 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落实战备任务,教育部批准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建设
计划任务书,工程代号“653 工地”1967 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建筑面积 82350 m2 。北京大学校方于 1969 年10月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力学专业与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一起迁到汉中分校,10月24日,根据上级部署命令,技术物理系、
无线电电子学系、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等 1150名师生及家属乘
专列,于26日凌晨到达汉中,随后即开始建校劳动,由此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正式运作。
1978年3月22日,经邓小平批示北大汉中分校搬回北京。4月28日,校党委做出撤消汉中分校决定。1979年1至 2月,北大汉中分校1000余名师生分批返京,北大汉中分校结束。
其后,为利用北大分校校址及
教学资源,教育部批准建立
陕西工学院。1978年12月,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基础上,在陕17 所院校援助建成陕西工学院,为
陕南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陕西工学院和
汉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
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
陕西理工大学。
技术物理系等三系于1969年内迁陕西
汉中,称北京大学汉中分校。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仪器损失严重,部分教师流失,办学条件缺乏。在这种困难、复杂的条件下,1972年至1976年招收了五届学生,教师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精心
组织教学。学生则努力克服文化基础差的弱点,刻苦学习。经过师生们共同努力,完成了预定的
教学计划,现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研方面,开展了“
核爆炸静电加速器唐孝炎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
环境分析专业。大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活动。
从 1970 年起,在这个外界几乎无人知晓的地方(当时对外称 62 号信箱),北大分校的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批重大的
科研成果,为我国
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北大分校还为国家培养了 6 届大学生,共1500 多名毕业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广大师生,有很多成长为专家、教授和科学家,有的已成长为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其中
两院院士就有 10 人,他们是
胡济民、
陈佳洱、
刘元方、
唐孝炎、
黎乐民、
吴全德、
黄琳、
秦国刚、
刘韵洁、
陈和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校长的汉中分校师生有 5 人,校长周培源、陈佳洱,副校长
马石江、
王义遒、
林钧敬(汉中分校力学系 65级学生);还有多位汉中分校的老师和毕业生,曾出任
北大方正集团总裁或在政府
行政部门担任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