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ore)又称为内核,是
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
芯片就是核心,是由
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
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
逻辑结构,
一级缓存、
二级缓存、
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
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CPU核心
为了便于
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
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
CPU核心类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
Pentium 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
Northwood核心就分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每一种核心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CPU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
电压、电流大小、
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范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CPU实际性能和工作
效率的关键因素)、
功耗和发
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S.E.P、PGA、FC-PGA、FC-PGA2等等)、接口类型(例如
Socket370,Socket A,
Socket 478,Socket T,Slot 1、
Socket 940等等)、
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
性能(例如同频的
Northwood核心Pentium 4 1.8A GHz就要比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 1.8GHz性能要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例如,早期Willamette核心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Socket 370接口的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和赛扬,现在的低频Prescott核心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等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CPU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CPU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
内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1个CPU内部有2个或更多个核心)等。CPU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CPU。
在CPU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纷繁复杂的
CPU核心类型,以下分别就Intel CPU和AMD CPU的主流核心类型作一个简介。主流核心类型介绍(仅限于
台式机CPU,不包括
笔记本CPU和服务器/工作站CPU,而且不包括比较老的核心类型)。
Intel CPU核心
Tualatin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图拉丁”核心,是
Intel在Socket 370架构上的最后一种CPU核心,采用0.13um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FC-PGA2和
PPGA,
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频范围从1GHz到1.4GHz,
外频分别为100MHz(
赛扬)和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赛扬),这是最强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来改用Socket 478接口(赛扬只有1.7GHz和1.8GHz两种,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 主频范围从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
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Pentium 4)和128KB(赛扬),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
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75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赛扬采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
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艺,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赛扬)和512KB(Pentium 4),
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2.0GHz到2.8GHz(赛扬),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线程技术(
Hyper-Threading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按照Intel的规划,
Northwood核心会很快被
Prescott核心所取代。
Prescott
这是目前高端的Pentium 4 EE、主流的Pentium 4和低端的Celeron D所采用的核心。Prescott核心与Northwood核心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90nm制造工艺,L1 数据缓存从8
KB增加到16KB,流水线结构也从20级增加到了31级,并且开始支持
SSE3指令集。Prescott核心CPU初期采用Socket 478接口,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转到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25-1.525V。前端总线频率方面,Celeron D全部都是533MHz FSB,而除了Celeron D之外的其它CPU为533MHz(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800
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以及最高的1066MHz(支持
超线程技术)。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Celeron D)、1MB(Socket 478接口的pentium 4以及Socket 775接口的Pentium 4 5XX系列)和2MB(Pentium 4 6XX系列以及Pentium 4 EE)。封装方式采用PPGA(Socket 478)和PLGA(Socket 775)。Prescott核心自从推出以来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先后加入了硬件
防病毒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EDB)、节能省电技术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
虚拟化技术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 VT)以及
64位技术EM64T等等,二级缓存也从最初的1MB增加到了2MB。按照Intel的规划,Prescott核心会被Cedar Mill核心取代。
Smithfield
这是Intel公司的第一款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于2005年4月发布,基本上可以认为
Smithfield核心是简单的将两个Prescott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产物,这是基于独立缓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不够理想。目前Pentium D 8XX系列以及Pentium EE 8XX系列采用此核心。Smithfield核心采用90nm制造工艺,全部采用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3V左右,封装方式都采用PLGA,都支持
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和64位技术EM64T,并且除了Pentium D 8X5和Pentium D 820之外都支持节能省电技术EIST。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Pentium D 8X5)和800MHz(Pentium D 8X0和Pentium EE 8XX),主频范围从2.66GHz到3.2GHz(Pentium D)、3.2GHz(Pentium EE)。
Pentium EE和
Pentium D的最大区别就是Pentium EE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D则不支持。Smithfield核心的两个核心分别具有1MB的二级缓存,在CPU内部两个核心是互相隔绝的,其缓存数据的同步是依靠位于
主板北桥芯片上的仲裁单元通过前端总线在两个核心之间传输来实现的,所以其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按照Intel的规划,Smithfield核心将会很快被
Presler核心取代。
Cedar Mill
这是Pentium 4 6X1系列和Celeron D 3X2/3X6系列采用的核心,从2005末开始出现。其与Prescott核心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65nm制造工艺,其它方面则变化不大,基本上可以认为是Prescott核心的65nm制程版本。Cedar Mill核心全部采用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LGA。其中,Pentium 4全部都为800MHz FSB、2MB二级缓存,都支持超线程技术、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以及64位技术EM64T;而Celeron D则是533MHz FSB、512KB二级缓存,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和64位技术EM64T,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以及节能省电技术EIST。Cedar Mill核心也是Intel处理器在NetBurst架构上的最后一款单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按照Intel的规划,Cedar Mill核心将逐渐被Core架构的Conroe核心所取代。
Presler
这是Pentium D 9XX和Pentium EE 9XX采用的核心,Intel于2005年末推出。基本上可以认为Presler核心是简单的将两个Cedar Mill核心松散地耦合在一起的产物,是基于独立缓存的松散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不够理想。Presler核心采用65nm制造工艺,全部采用
Socket 775接口,核心电压1.3V左右,封装方式都采用PLGA,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
EIST和64位技术
EM64T,并且除了Pentium D 9X5之外都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Pentium D)和1066MHz(Pentium EE)。与Smithfield核心类似,Pentium EE和Pentium D的最大区别就是Pentium EE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D则不支持,并且两个核心分别具有2MB的二级缓存。在CPU内部两个核心是互相隔绝的,其缓存数据的同步同样是依靠位于主板北桥芯片上的仲裁单元通过前端总线在两个核心之间传输来实现的,所以其数据延迟问题同样比较严重,性能同样并不尽如人意。Presler核心与Smithfield核心相比,除了采用65nm制程、每个核心的二级缓存增加到2MB和增加了对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之外,在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基本上可以认为是Smithfield核心的65nm制程版本。Presler核心也是Intel处理器在
NetBurst架构上的最后一款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可以说是在NetBurst被抛弃之前的最后绝唱,以后Intel桌面处理器全部转移到Core
架构。按照Intel的规划,Presler核心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将逐渐被Core架构的Conroe核心所取代。
Yonah
目前采用Yonah核心CPU的有双核心的Core Duo和单核心的Core Solo,另外
Celeron M也采用了此核心,Yonah是Intel于2006年初推出的。这是一种单/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其在应用方面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用于桌面平台,也可用于移动平台;既可用于双核心,也可用于单核心。
Yonah核心来源于移动平台上大名鼎鼎的处理器Pentium M的优秀架构,具有流水线级数少、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大以及功耗低等等优点。Yonah核心采用65n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依版本不同在1.1
V-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PGA,接口类型是改良了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与以前台式机的Socket 478并不兼容)。在前端总线频率方面,目前Core Duo和Core Solo都是667MHz,而Yonah核心Celeron M是533MHz。在二级缓存方面,目前Core Duo和Core Solo都是2MB,而即Yonah核心Celeron M是1MB。Yonah核心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以及节能省电技术EIST,并且多数型号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但其最大的遗憾是不支持64位技术,仅仅只是32位的处理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双核心的Core Duo而言,其具有的2MB二级缓存在架构上不同于目前所有
X86处理器,其它的所有X86处理器都是每个核心独立具有二级缓存,而Core Duo的Yonah核心则是采用了与IBM的多核心处理器类似的缓存方案----两个核心共享2MB的二级缓存!共享式的二级缓存配合Intel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缓存数据同步,大幅度降低了数据延迟,减少了对前端总线的占用。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双核心处理器!Yonah核心是共享缓存的紧密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性能理想,缺点是技术比较复杂。不过,按照Intel的规划,以后Intel各个平台的处理器都将会全部转移到Core架构,Yonah核心其实也只是一个过渡的核心类型,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其在桌面平台上将会被Conroe核心取代,而在移动平台上则会被Merom核心所取代。
Conroe
这是更新的Intel桌面平台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小城市“Conroe”。Conroe核心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发布,是全新的Core(酷睿)微架构(Core Micro-Architecture)应用在桌面平台上的第一种CPU核心。目前采用此核心的有Core 2 Duo E6x00系列和Core 2 Extreme X6x00系列。与上代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Pentium D和Pentium EE相比,Conroe核心具有流水线级数少、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大以及功耗低等等优点。Conroe核心采用65n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LGA,接口类型仍然是传统的Socket 775。在前端总线频率方面,目前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都是1066MHz,而顶级的Core 2 Extreme将会升级到1333MHz;在一级缓存方面,每个核心都具有32KB的数据缓存和32KB的指令缓存,并且两个核心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可以直接交换数据;在二级缓存方面,Conroe核心都是两个内核共享4MB。Conroe核心都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和64位技术EM64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 VT。与Yonah核心的缓存机制类似,Conroe核心的二级缓存仍然是两个核心共享,并通过改良了的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共享缓存技术来实现缓存数据的同步。Conroe核心是目前最先进的桌面平台
处理器核心,在高性能和低功耗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
平衡点,全面压倒了目前的所有桌面平台双核心处理器,加之又拥有非常不错的超频能力,确实是目前最强劲的台式机CPU核心。
Allendale
这是与Conroe同时发布的Intel桌面平台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小城市“Allendale”。
Allendale核心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发布,仍然基于全新的Core(酷睿)微架构,目前采用此核心的有1066MHz FSB的Core 2 Duo E6x00系列,即将发布的还有800MHz FSB的Core 2 Duo E4x00系列。Allendale核心的二级缓存机制与Conroe核心相同,但共享式二级缓存被削减至2MB。Allendale核心仍然采用65n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LGA,接口类型仍然是传统的Socket 775,并且仍然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和64位技术EM64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 VT。除了共享式二级缓存被削减到2MB以及二级缓存是8路64Byte而非Conroe核心的16路64Byte之外,Allendale核心与Conroe核心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说就是Conroe核心的简化版。当然由于二级缓存上的差异,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Allendale核心性能会稍逊于Conroe核心。
Merom
这是与Conroe同时发布的Intel移动平台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
以色列境内约旦河旁边的一个湖泊“Merom”。
Merom核心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发布,仍然基于全新的Core(
酷睿)微架构,这也是Intel全平台(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处理器首次采用相同的微架构设计,目前采用此核心的有667MHz FSB的Core 2 Duo T7x00系列和Core 2 Duo T5x00系列。与桌面版的Conroe核心类似,Merom核心仍然采用65n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3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PPGA,接口类型仍然是与Yonah核心Core Duo和Core Solo兼容的改良了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与以前台式机的Socket 478并不兼容)或Socket 479接口,仍然采用Socket 479插槽。Merom核心同样支持硬件防病毒技术EDB、节能省电技术EIST和64位技术EM64T以及虚拟化技术Intel VT。Merom核心的二级缓存机制也与Conroe核心相同,Core 2 Duo T7x00系列的共享式二级缓存为4MB,而Core 2 Duo T5x00系列的共享式二级缓存为2MB。Merom核心的主要技术特性与Conroe核心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Conroe核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手段加强了功耗控制,使其TDP功耗几乎只有Conroe核心的一半左右,以满足移动平台的节电需求。
Wolfdale
是intel桌上型双核心45纳米制程处理器的研发代号。wolfdale与conroe除了制程相异,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入了sse4指令集,以增加
多媒体影音编码处理能力。此外wolfdale的l2快取也增加至6mb,并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以及虚拟化技术(vt)和信任式执行技术(txt)等多项intel处理器技术。
yorkfield
Yorkfield源自45nm Penryn架构。是现有65nm Core架构的升级版版,会在核心架构上进行一些改进,并引入
SSE4指令集,其中Yorkfield是四核心Core 2 Extreme和Core 2 Quad的继任者,Wolfdale则是双核心Core 2 Duo的下一代。
Nehalem
Nehalem核心将会用于Xeon DP,就是用于服务器的双路CPU。Nehalem是4核心、8线程、64bit、4超
标量发射、乱序执行的CPU,有16级流水线、48bit虚拟寻址和40bit物理寻址。简单说来,Nehalem还是基本建立在
Core微架构(Core Microarchitecture)的骨架上,外加增添了SMT、3层Cache、TLB和分支预测的等级化、IMC、QPI和支持DDR3等技术。
AMD CPU核心
Athlon XP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有4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Socket A接口而且都采用PR标称值标注。
(1)Palomino
这是最早的Athlon XP的核心,采用0.18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
(2)Thoroughbred
这是第一种采用0.13um制造工艺的Athlon XP核心,又分为Thoroughbred-A和Thoroughbred-B两种版本,核心电压1.65V-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和333MHz。
(3)Tho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Barton。
(4)Ba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
新Duron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64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没有采用PR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1.4GHz、1.6GHz和1.8GHz三种。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Sledgehammer
Sledgehammer是AMD
服务器CPU的核心,是64位CPU,一般为940接口,0.13微米工艺。Sledgehammer功能强大,集成三条HyperTransprot总线,核心使用12级流水线,128K一级缓存、集成1M二级缓存,可以用于单路到8路CPU服务器。Sledgehammer集成
内存控制器,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支持
双通道DDR内存,由于是服务器CPU,当然支持
ECC校验。
Clawhammer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1MB,封装方式采用mPGA,采用Hyper Transport总线,内置1个128bit的内存控制器。采用
Socket 754、
Socket 940和
Socket 939接口。
Newcastle
其与
Clawhammer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512KB(这也是AMD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64位CPU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Winchester
Winchester是比较新的AMD Athlon 64CPU核心,是64位CPU,一般为939接口,0.09微米制造工艺。这种核心使用200MHz外频,支持1GHyperTransprot总线,512K二级缓存,性价比较好。Winchester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内存,由于使用新的工艺,Winchester的发热量比旧的Athlon小,性能也有所提升。
Troy
Troy是AMD第一个使用90nm制造工艺的Opteron核心。
Troy核心是在Sledgehammer基础上增添了多项新技术而来的,通常为940
针脚,拥有128K一级缓存和1MB (1,024 KB)二级缓存。同样使用200MHz外频,支持1GHyperTransprot总线,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并且可以支持ECC 内存。此外,
Troy核心还提供了对SSE-3的支持,和Intel的Xeon相同,总的来说,Troy是一款不错的CPU核心。
Venice
Venice核心是在Winchester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Winchester基本相同:一样基于X86-64架构、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512KB L2缓存、90nm制造工艺、200MHz外频,支持1GHyperTransprot总线。Venice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使用了Dual Stress Liner (简称DSL)技术,可以将半导体晶体管的响应速度提高24%,这样是CPU有更大的频率空间,更容易超频;二是提供了对SSE-3的支持,和Intel的CPU相同;三是进一步改良了内存控制器,一定程度上增加处理器的性能,更主要的是增加内存控制器对不同DIMM模块和不同配置的兼容性。此外Venice核心还使用了动态电压,不同的CPU可能会有不同的电压。
SanDiego
SanDiego核心与Venice一样是在Winchester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Venice非常接近,Venice拥有的新技术、新功能,SanDiego核心一样拥有。不过AMD公司将SanDiego核心定位到顶级Athlon 64处理器之上,甚至用于服务器CPU。可以将SanDiego看作是Venice核心的高级版本,只不过缓存容量由512KB提升到了1MB。当然由于L2缓存增加,SanDiego核心的内核尺寸也有所增加,从Venice核心的84平方毫米增加到115平方毫米,当然价格也更高昂。
Orleans
这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第一种Socket AM2接口单核心Athlon 64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法国城市奥尔良(Orleans)。Manila核心定位于桌面中端处理器,采用90nm制造工艺,支持虚拟化技术AMD VT,仍然采用1000MHz的HyperTransport总线,二级缓存为512KB,最大亮点是支持双通道DDR2 667内存,这是其与只支持单通道DDR 400内存的Socket 754接口Athlon 64和只支持双通道DDR 400内存的Socket 939接口Athlon 64的最大区别。Orleans核心Athlon 64同样也分为TDP功耗62W的标准版(核心电压1.35V左右)和TDP功耗35W的超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25V左右)。除了支持双通道
DDR2内存以及支持虚拟化技术之外,Orleans核心Athlon 64相对于以前的Socket 754接口和Socket 940接口的Athlon 64并无架构上的改变,性能并无多少出彩之处。
闪龙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1)Paris
Paris核心是Barton核心的继任者,主要用于AMD的闪龙,早期的754接口闪龙部分使用Paris核心。Paris采用90nm制造工艺,支持iSSE2指令集,一般为256K二级缓存,200MHz外频。Paris核心是32位CPU,来源于K8核心,因此也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CPU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使用Paris核心的闪龙与Socket A接口闪龙CPU相比,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Palermo
Palermo核心目前主要用于AMD的闪龙CPU,使用Socket 754接口、90nm制造工艺,1.4V左右电压,200MHz外频,128K或者256K二级缓存。Palermo核心源于K8的Winchester核心,新的E6
步进版本已经支持64位。除了拥有与AMD高端处理器相同的内部架构,还具备了EVP、Cool‘n’Quiet;和HyperTransport等AMD独有的技术,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冷静”、更高计算能力的优秀处理器。由于脱胎与ATHLON64处理器,所以Palermo同样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CPU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CPU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
(3)Manila
这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第一种Socket AM2接口Sempron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Manila)。Manila核心定位于桌面低端处理器,采用90nm制造工艺,不支持虚拟化技术AMD VT,仍然采用800MHz的
HyperTransport总线,二级缓存为256KB或128KB,最大亮点是支持双通道DDR2 667内存,这是其与只支持单通道DDR 400内存的Socket 754接口Sempron的最大区别。Manila核心Sempron分为TDP功耗62W的标准版(核心电压1.35V左右)和TDP功耗35W的超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25V左右)。除了支持双通道DDR2之外,Manila核心Sempron相对于以前的Socket 754接口Sempron并无架构上的改变,性能并无多少出彩之处。
Athlon 64 X2双核心类型
(1)Manchester
这是AMD于2005年4月发布的在桌面平台上的第一款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是在Venice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两个Venice核心耦合在一起,只不过协作程度比较紧密罢了,这是基于独立缓存的紧密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仍然不够理想。Manchester核心采用90nm制造工艺,整合
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rot总线,全部采用Socket 939接口。Manchester核心的两个内核都独立拥有512KB的二级缓存,但与Intel的Smithfield核心和Presler核心的缓存数据同步要依靠主板北桥芯片上的仲裁单元通过前端总线传输方式大为不同的是,Manchester核心中两个内核的协作程度相当紧密,其缓存数据同步是依靠CPU内置的SRI(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统请求接口)控制,传输在CPU内部即可实现。这样一来,不但CPU资源占用很小,而且不必占用内存总线资源,数据延迟也比Intel的Smithfield核心和Presler核心大为减少,协作效率明显胜过这两种核心。不过,由于Manchester核心仍然是两个内核的缓存相互独立,从架构上来看也明显不如以Yonah核心为代表的Intel的共享缓存技术Smart Cache。当然,共享缓存技术需要重新设计整个CPU架构,其难度要比把两个核心简单地耦合在一起要困难得多。
(2)Toledo
这是AMD于2005年4月在桌面平台上的新款高端双核心处理器的核心类型,它和Manchester核心非常相似,差别在于二级缓存不同。Toledo是在San Diego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两个San diego核心简单地耦合在一起,只不过协作程度比较紧密罢了,这是基于独立缓存的紧密型耦合方案,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性能仍然不够理想。Toledo核心采用90nm制造工艺,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rot总线,全部采用Socket 939接口。Toledo核心的两个内核都独立拥有1MB的二级缓存,与Manchester核心相同的是,其缓存数据同步也是通过SRI在CPU内部传输的。Toledo核心与Manchester核心相比,除了每个内核的二级缓存增加到1MB之外,其它都完全相同,可以看作是Manchester核心的高级版。
(3)Windsor
这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第一种Socket AM2接口双核心Athlon 64 X2和Athlon 64 FX的核心类型,其名称来源于英国地名温莎(Windsor)。Windsor核心定位于桌面高端处理器,采用90nm制造工艺,支持虚拟化技术AMD VT,仍然采用1000MHz的HyperTransport总线,二级缓存方面Windsor核心的两个内核仍然采用独立式二级缓存,Athlon 64 X2每核心为512KB或1024KB,Athlon 64 FX每核心为1024KB。Windsor核心的最大亮点是支持双通道DDR2 800内存,这是其与只支持双通道DDR 400内存的Socket 939接口Athlon 64 X2和Athlon 64 FX的最大区别。Windsor核心Athlon 64 FX目前只有FX-62这一款产品,其TDP功耗高达125W;而Athlon 64 X2则分为TDP功耗89W的标准版(核心电压1.35V左右)、TDP功耗65W的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25V左右)和TDP功耗35W的超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05V左右)。Windsor核心的缓存数据同步仍然是依靠CPU内置的SRI(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统请求接口)传输在CPU内部实现,除了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以及支持虚拟化技术之外,相对于以前的Socket 939接口Athlon 64 X2和双核心Athlon 64 FX并无架构上的改变,性能并无多少出彩之处,其性能仍然不敌Intel即将于2006年7月底发布的Conroe核心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而且AMD从降低成本以提高
竞争力方面考虑,除了Athlon 64 FX之外,已经决定停产具有1024KBx2二级缓存的所有Athlon 64 X2,只保留具有512KBx2二级缓存的Athlon 64 X2。
VIA CPU 核心
VIA C3处理器在威盛的
移动处理器成长道路上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C3分为
桌面和
移动两个版本,当年精英推出的红极一时的“
移动PC”里有很多型号采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虽然VIA C3处理器不具备很好性能表现,与
对手相比在性能上差距明显,不过其功耗极小、稳定性高、价格便宜等特点,使其在中低端
笔记本电脑及移动PC市场占据了较大的
空间,奠定了VIA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基础。继VIA C3处理器之后,威盛于2003年推出了针对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汉腾(Antaur)移动处理器。Antaur采用新的Nehemiah内核,集成128K一级缓存以及高效增强型64K二级缓存,支持MMX/SSE指令集,同样以0.13微米工艺制造,并沿用了EPGA封装方式,其整体性能比C3处理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在我们的测试中,发现同为1GHz的Antaur处理器与过去的C3核心相比性能有了150%的提升,但仍与同频的
AMD或者
Intel差距甚远。也正因为此,Antaur的市场表现并没有为C3带来多大的市场改观,C3仍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低端市场游荡。
2005年的9月份,
威盛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C7以及C7-M处理器规划。停滞了近2年的处理器产品线重被启动,而这第一款新品就是C7。从我们现有资料分析,威盛
电子本次的处理器产品具备的三大技术特色应该被大家注意,也正是这三大特色让这款处理器具备了很多实用价值。这就是第一:传统的低功耗设计仍被延续,改进的VIA Enhanced PowerSaverTM技术实力非凡,第二:提升到军事级别的安全性设计让C7处理器具备抢眼的硬件级安全性能,第三:性能方面不在是VIA处理器的软肋。
双核心类型
在2005年以前,主频一直是两大处理器巨头Intel和AMD争相追逐的
焦点。而且处理器主频也在Intel和AMD的推动下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就在处理器主频提升速度的同时,也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主频的提升已经无法为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带来明显的好处,并且高主频带来了处理器巨大的发热量,更为不利是Intel和AMD两家在处理器主频提升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Intel和AMD都不约而同地将投向了多核心的发展方向在不用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将现有产品发展成为理论性能更为强大的多核心处理器系统,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双核处理器就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即是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内核中。事实上,双核架构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不过此前双核心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的
专利,现在已经开始普及之中。
四核心处理器
四核处理器即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四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换句话说,将四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核中。企业
IT管理者们也一直坚持寻求增进性能而不用提高实际硬件覆盖区的方法。
多核处理器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需求,提供更强的性能而不需要增大
能量或实际空间。实际上是将两个Conroe双核处理器封装在一起,英特尔可以借此提高处理器成品率,因为如果四核处理器中如果有任何一个缺陷,都能够让整个处理器报废。Core 2 Extreme QX6700在WindowsXP系统下被视作四颗CPU,但是分属两组核心的两颗4MB的二级缓存并不能够直接互访,影响执行效率。Core 2 Extreme QX6700功耗130W,在多任务及多媒体应用中性能提升显著,但是尚缺乏足够的应用软件支持。
多核心处理器
多核心,也指
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
并行处理器中的SMP(
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
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
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采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
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多核心处理器发展史
2000年IBM、HP、Sun 推出了用于RISC的多核概念,并且成功推出了拥有双内核的HP PA8800和IBM Power4处理器。此类处理器已经成功应用不同领域的服务器产品中,像IBM eServer pSeries 690或HP 9000此类服务器上仍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由于它们相当昂贵的,因此从来没得到广泛应用
05年四月,INTEL推出了第一款供个人使用的双核处理器,打开了处理器历史新的一页
06年底:第一款四核极致版CPU:QX6700(Quad eXtreme 6700)
06年底:第一款四核非极致版CPU:Q6600(Intel Core 2 Quad 6600)
07年五月:第二款四核极致版CPU:QX6800(Quad eXtreme 6800)
双核与四核的区别
四核里面是由两个双核组成,每个双核是共享4M的L2的。
从理论上去看,在两者均未达到满载的时候,成绩应该相差不大。而双方都同时达到满载时,四核的成绩应该比双核好上一倍。
物理四核相对于物理双核提升的幅度最大值为80%左右,超线程四核相对于物理双核提升的最大幅度为40%左右,两者的提升幅度相差约为一倍。
核心内存
核心内存即内核内存,是操作系统为内核对象分配的内存
核心内存是虚拟内存,自己或系统自动设置。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
Intel六核心处理器 Gulftown
在旧金山的国际固态
电路会议ISSCC 2009上,Intel不但宣布了八核心服务器处理器“Nehalem-EX”,还首次介绍了下一代32nm Westmere家族,其中就提到了首款六核心桌面处理器“Gulftown”和首款集成图形核心的“Clarkdale”。
八核心Nehalem-EX基于
45纳米工艺Nehalem架构,支持QPI总线互联和超线程技术,集成双芯片、四通道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容量24MB,晶体管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23亿个,热设计功耗130W,接口为新的LGA1567。
32nm Westmere家族系列仍会全面支持超线程技术,其中Gulftown面向高端桌面,六核心十二线程,具体架构没有披露,但应该会类似于同为六核心设计的Dunnington Xeon。
Clarkdale和Arrandale分别面向主流桌面和笔记本领域,后者还会用于服务器,均为双核心四线程设计,4MB三级缓存,支持Turbo Boost技术,且都会集成双通道
DDR3内存控制器,并首次整合板载图形核心(iGFX),还支持在
集成显卡和
独立显卡之间进行切换。
和Intel取消45nm Havendale、直接推出32nm Clarkdale类似,AMD在CPU+GPU二合一处理器方面也取消了45nm Shrike,取而代之以32nm Llano,计划2011年推出,比Clarkdale晚大约一年。
Westmere家族还会加入新的AES指令集,据Intel说类似45nm Penryn新增的SSE4.1,将带来七条新指令,用于数据加密、解密的加速。
32nm Westmere系列处理器正准备在俄勒冈州D1D工厂投产,临近的D1C也会在第四季度投产,而亚利桑那州Fab 32和新墨西哥州Fab 11X将在2010年跟进。Intel已经计划为此投资70亿美元之多。
根据Intel介绍,32nm工艺将采用第二代High-K和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九个金属铜和Low-K互联层,其中的关键层会在Intel历史上首次应用沉浸式光刻技术(AMD 45nm已使用),无铅无
卤素,核心面积可比45nm减小大约70%。
Westmere
一代处理器——Westmere 与 Sandy Bridge 在
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的主题演讲中,马宏升演示了一个基于 Westmere 的电脑,在诸如打开多窗口同时上网冲浪等简单的日常任务中,它显示出了响应速度的显著提升。
而且,Westmere 是英特尔的第一款 32 纳米处理器,具有历史性意义,因为这款英特尔处理器首次把
图形芯片整合到处理器封装中。除了支持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Turbo Boost)和英特尔®超线程技术,Westmere 增加了新的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指令,以便实现更快速的加密和解密。Westmere 已经按计划进入
晶圆生产阶段,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生产。
32 纳米Westmere晶圆。jpg
Sandy Bridge
在 Westmere 之后,英特尔将继续进行研发代号为“Sandy Bridge”的32纳米处理器芯片整合。Sandy Bridge 在同一芯片或作为处理器内核的
硅片上,集成了英特尔的第六代图形内核,并将用于浮点计算、视频计算以及多媒体应用中常见的处理密集型软件的加速。马宏升展示了一款运行多个视频和三维软件的基于 Sandy Bridge 的系统,这个在很久以后才会面世的产品系列,在早期开发阶段已经能够良好地运行。
马宏升演示了基于“Larrabee”架构的芯片雏形。Larrabee 是未来以图形为中心的协处理器系列产品的研发代号。他还确认,主要的开发人员已经拿到了开发系统。
首款 Larrabee 产品计划在明年上市,它借助
英特尔架构的可编程能力,并将大幅提升其并行处理能力。灵活的可编程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开发人员、软件和设计工具的能力,让程序员可以自由地实现完全可编程渲染,从而轻松地实现
光栅化、体积光或
光线跟踪渲染等各种三维图形处理功能。
通过采用这款产品的英特尔电脑,用户将能够获得震撼人心的可视化体验。马宏升还演示了热门游戏《
雷神战争》(Quake Wars: Enemy Territory)的实时光线跟踪版,它运行在 Larrabee 图形内核和研发代号为“Gulftown”仍沿用酷睿品牌的英特尔下一代发烧级游戏处理器上。Larrabee 芯片最初将出现在独立显卡中,在更远的将来,Larrabee 架构将最终与其他技术一起整合到处理器中去。
马宏升还和与会者一起预览了研发代号为“Westmere-EP”的英特尔下一代智能服务器处理器,并介绍了英特尔对使用
至强和
安腾处理器的高端服务器市场的承诺。马宏升探讨了即将推出的“Nehalem-EX”服务器处理器空前的性能提升,这种提升甚至比目前英特尔®至强® 5500 系列处理器较英特尔前一代芯片的性能提升更为显著。
马宏升也描述了计算、网络与存储在
数据中心的融合,分享了以英特尔 10GbE 解决方案引领的融合数据中心 IO 架构的远景看法。英特尔还与其它行业领袖进行了一系列合作,提供优化的平台、系统、技术和解决方案来应对
互联网和云服务趋势下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环境。
马宏升还披露了散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 TDP)仅为 30 瓦的全新超低电压英特尔®至强® 3000 系列处理器。作为各种高密度的
功率优化平台产品的补充,英特尔还首次公开演示了单路“微服务器”(micro server)
参考系统,这有助于微服务器的创新和未来标准的制定。
作为把英特尔备受欢迎的 Nehalem 微架构扩展到新市场的一个例证,马宏升还介绍了日前刚刚披露的“Jasper Forest”系列
嵌入式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将于明年早些时候上市,专为存储、通信、军事和航空应用而设计,提供更高水平的集成,为这些高
密度计算环境节约宝贵的板卡空间和能耗。
最后,马宏升宣布了一款使用英特尔®博锐?(vPro)技术的全新电脑管理工具。键盘视频鼠标(Keyboard Video Mouse, KVM)远程
控制技术,让 IT人员能够在用户发现问题时进行精准的调查,从而加快诊断速度,减少 IT 人员到访现场次数,并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