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0
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0=流通中现金(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量。指金融体系以外的机关、团体、企业、部队、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在某一时刻持有的现金总量。在数量上等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包括数字人民币)扣除各银行的库存现金。对于我国而言,除了上述情况外,自2022年11月起,包括流通中数字人民币
基本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量。指金融体系以外的机关、团体、企业、部队、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在某一时刻持有的现金总量。在数量上等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以及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扣除各银行的库存现金。通货发行额(包括数字人民币)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和数字人民币)。
货币层次
中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包括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加上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2)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3)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M2+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相关关系
狭义货币M1: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中以M1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所有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在经济学中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可见,M0、M1、M2的划分是根据流动性(变现能力)来划分的,M0本身就是现金,所以流动性最大,M1中的活期存款也是能够随时变现的,所以流动性虽不及M0,但要大于M2,因为M2中的定期存款是受期限限制,不能随时变现的。从另一个角度讲,M2包含的货币范围是最大的,M0包含的范围是最小的。
M0=流通中现金(包括流通中数字人民币,自2022年12月起)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的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M3=M2+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参考资料
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
什么是流通中的现金(M0)?.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0:35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货币层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