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
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
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
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
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名词定义
宏观经济学自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它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
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
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由于把宏观经济领域与
微观经济领域割裂开来研究,与科学的一般经济学的关系既不是整体和部分、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无法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规律,只能对宏观层面的
经济现象进行
现象学意义上的描述。从科学角度而言,由于不能研究
一般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经济规律,宏观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主要内容
构成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和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
政策目标、经济
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
经济预测、
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二战后,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主要包括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波动、
失业、
通货膨胀、
国家财政、
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
国民收入及全
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
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
物价水平、
利息率、
人口数量及
增长率、就业人数和
失业率、
国家预算和
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来源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
魁奈的《
经济表》和英国
马尔萨斯的“
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
挪威经济学家
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而后在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迅速发展起来。
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然而,在
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
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不承认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承认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但随着
传统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
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
理论体系。
发展阶段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对比区别
经济模型可以用于分析许多领域的决策。人们把有些领域归入微观经济学中,而把其他领域归入宏观经济学中。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选择,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如何试图影响它们的选择。微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消费者如何应对
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企业如何决定收取什么样的价格。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
政策问题,如分析减少未成年人吸烟的最有效方法,分析批准销售一种新处方药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分析降低空气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
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为什么经济会经历衰退和失业不断增加的时期,以及为什么在长期内有些
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增长得快得多。宏观经济学也涉及政策问题,如
政府干预能否降低衰退的严重性。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严格且固定不变的。许多经济情况既涉及微观经济也涉及宏观经济的层面。例如,
企业投资于新机器和设备的总体水平有助于确定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但要了解企业决定购买多少新的
机器设备,我们又需要分析单个企业所面临的激励——而这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差距,是他们研究的对象和
经济变量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市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市场,并体现产量和价格上。从微观经济学看,描述电视市场可以简单地用电视台数作为产量,电视价格也是单一,不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总量市场的
总产量包括电视在内所有市场和劳务的产量,所以如何衡量总产量本身就成为一个问题。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
居民户和
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
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根据产量、收入、
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
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卡尔·
夏皮罗(Carl 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
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
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
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
总量分析法,即对能够反映整个
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市场出清、
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
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
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价格理论,还包括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
产权理论、
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与
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等。
加速原理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
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
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
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
加速数和
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加速原理与
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可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
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
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
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
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
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
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
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
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
货币供给、
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
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
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
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
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
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
过度需求,形成
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就是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
投资需求和
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
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学指出,政府应该且也能够通过运用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平抑周期性
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
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
经济萧条、
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时期,采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萧条期间,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
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
转移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
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
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扩张性的
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
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
萧条期间,在
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
货币供给量和降低
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
公开市场上购进
政府债券,把更多的
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
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
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
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
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
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
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
生产潜力的增长,这是决定其
实际工资和
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