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
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是
社会成员生活的良好状态。狭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向困难群体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
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
概述
广义的社会福利指的是服务、物品、金钱等所有对人们有好处的东西及人们所做出的各种努力。狭义的社会福利则存在时代性和地区性差别。因此,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含义,是个动态发展和与文化相关的概念。国家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
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福利。其针对不是满足全体成员的所有福利需求,而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性福利需求。同时也应该不断致力于提高全体公民的
生活质量。
积极作用
社会福利则是确保人民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不断提升人民的
生活质量,尽量减少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创造平等和谐的
社会环境,不断挖掘人类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化发展。通过对医疗、康复、
儿童照顾和教育的预防来对社会未来进行投资;通过各种补助,如
养老金、
住房补贴、医疗补贴等来补充收入;对牺牲者的家庭和不幸人群进行社会补偿。它是兼顾投资与预防的制度性机制。属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基础设施。
特征
广泛性
社会福利的
接受者为全体公民。这就是说所有
社会成员都有平等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且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某一福利项目。
基本性
是以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所谓基本福利需求涵盖了所有民生基本福利需求,如工作、教育、养老、健康、居住等方面的福利需求。
多样性
这里的多元福利供给主体包括国家组织、市场和
社会组织等现代社会中的三大部门,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是它包括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公共福利和
社会互助四种供给形式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既包括缴费性的方式(社会保险),也包括免费性方式;既有强制的方式,也有自愿性方式。
服务范围
社会福利的
覆盖范围明显更广,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国的福利内容会越来越丰富,福利范围也将不断拓展。很多英国学者表示,社会福利范围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社会保障;
教育福利;
住房福利;健康服务;个人
社会服务;
就业服务。
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保障只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尤其应该注意,随着福利观念的不断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日渐提升,社会福利的范围与内容会不断扩展和增加。
类型
按享受对象类别来划分,社会福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为本单位、本行业从业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的
职业福利;
普遍性社会福利
以
普遍性为基础,体现普遍性社会原则,倾向于不加区别的给群体或某些
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提供相同的
福利待遇。
优点:保障人群广泛防患于未然;操作简便行政成本低;促进
社会整合降低
社会矛盾;降低“贫困烙印”.
缺点:福利开支巨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领域的扩大再生产;效率和效果难以保证,会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可能造成福利依赖。
选择性社会福利
以选择性为基础,体现特殊社会关照原则,社会应首先关照社会特困人群。
优点:提高
社会政策行动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降低政府的
财政负担,也能保证经济上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专门针对困难者的福利供给,可以收到较好的再分配效果。
缺点:
行政成本高;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以及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外;较难避免“贫困烙印”现象,给受助者带来污名;操作复杂。
发展历史
西方
古
巴比伦王国《
汉穆拉比法典》强调保护孤寡,
犹太教、
基督教等教派宣扬博爱、助人、公平的
宗教教义,都包含有福利的思想。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以宗教为主要形式的私人慈善机构和组织,专门从事救济贫民的工作。1601年,英国颁布
伊丽莎白济贫法,开始以
立法形式对贫民实施救济。18世纪中叶以后,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进程加快,随之带来了贫穷、伤残、失业、犯罪等日益严重的社会弊病,劳资冲突等社会矛盾大大加剧。家庭、私人
慈善组织、
社会团体已无力解决与日俱增的
社会问题和福利需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开始寻找产生社会弊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19世纪初叶,
空想社会主义者C.H .de
圣西门、C.傅立叶、R.欧文设计并亲自实践了一系列
社会改革的方案,试图建立平等、幸福、和谐的
理想社会,提出了改善劳工待遇、增进社会福利、消灭贫穷的主张。18、19世纪的社会福利工作受
自由主义的影响,认为贫困是个人无能和懒惰所致,应由个人负责,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私人可以举办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而不受
国家干预。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运动发展成为推行社会福利的主要机构。英国社会福利在“
二战”之前主要是为了满足
工薪阶层的需求,并且这是社会福利范围适当的表现。“二战”之后,
英国首相艾德礼率先宣布在世界上首先建成了
福利国家,至此,社会福利的范围得到了持续拓展,逐渐开始向全民覆盖,这在国家
卫生保障、
基础教育、
年金计划等面向全民的福利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当前很多人觉得
中产阶级才是社会福利的主要受益者,最底层的社会群体获益不多。这种现象并不是英国特有的,在
欧美发达国家十分常见。当前,社会政策的外延不断拓展,其边界已经延伸到了原本认为是
公共政策和
经济政策的领域,诸如移民、工业关系、法律强化、就业、
货币政策和
财政政策等。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过去遗留下来大量的生活贫苦、流离失所、急待救济的民众,党和政府一方面针对
特殊群体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及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城镇逐渐建立起了“单位制”这一组织形式。大部分
城镇居民被吸纳进单位进行就业与生活,并与单位形成依附关系,即“单位人”现象。就业者的权利要在单位中实现,单位则代表国家对其负起生老病死的无限义务,这种组织方式使单位逐渐演化成
家长制的福利共同体。对于那些无法得到单位与集体保障的“
三无”人员,政府还建立了民政
福利制度,对其基本生活进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与
社会结构的转变,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计划经济时期单位福利为主,民政福利为辅的制度框架受到了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福利类型与服务内容向系统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应对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等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加快了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
社会福利事业的
系统化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2018年12月,民政部新成立了养老服务司和儿童福利司。到2018年,各省均已建立高龄津贴制度,越来越多的高龄老年人享受到老年津贴这一福利制度。
总体趋势
基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这一重大判断,围绕“美好生活”这一奋斗目标,需要回应“美好生活”的
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变化,确立实现人民福祉、促进
包容性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首要目标。开始更加注重人民更高层次和新结构需要的发展。“美好生活”应该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美好生活的体现。“美好生活”与温饱、
小康生活最大的不同是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关注自身的感受。社会福利更要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理性选择迈向更普惠的社会福利,给国民充分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提高全社会的共享水平,实现公正平等的治理目标,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发展。社会福利供给侧改革要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为目标,以提升社会福利供给质量为核心,实现社会福利的供给理念的转变。在未来发展中,将是社会福利需求决定社会福利供给,使社会福利能够真正惠及全体国民,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