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也就是
金融政策,是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
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
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政策介绍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的性质(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
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
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
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
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
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
货币供应量,影响
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
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
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
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
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
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中国实施
2008年11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此政策延续至2009年和2010年。
2009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出当前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2010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的局面。这标志着政策基调的重大调整。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分类及区别
狭义内容
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
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
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
信贷政策、
利率政策和
外汇政策。
广义政策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区别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
贴现率,
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
货币供给量的目标。而后者则是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
金融体制中的
外生变量,改变
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
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
金融市场。
中国目标实行的是: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
财政政策。
分类
根据对
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
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
紧缩性货币政策(
稳健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
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
净出口,增加
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
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
增长速度,使
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目标体系
综述
货币政策目标,并非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是由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
有机整体。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
物价稳定的实质是
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
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
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
一是GNP(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
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二是
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
三是
批发物价指数,它以
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
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
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
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
充分就业
所谓
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测定各种
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
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
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失业,理论上讲,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是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1.总需求不足。由于
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使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
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周期性的失业。这是在
经济周期中的
经济危机与萧条阶段,由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二是持续的
普遍性的失业。这是真正的失业,它是由一个长期的经济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导致的
劳动力需求长期不足的失业。
2.
摩擦性失业。当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的某一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又缺乏这种类型的工人时,就产生了摩擦性失业。
3.
季节性的失业。有些行业的工作季节性很强,而各种季节性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
季节性失业可以设法减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4.
结构性失业。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平时总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换一个职业,或者换一个雇主,有的可能调到其它地区工作,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这些情况中,未找到另一个工作之前,常常会有短暂的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除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外,其它种种原因造成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从
经济效率的角度看,保持一定的失业水平是适当的,充分就业目标不意味着失业率等于零,美国多数学者认为4%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而一些更为保守的学者则认为
应将失业率压低到2-3%以下。
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
增长率,即用人均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
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
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当然,经济的合理增长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各种经济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并且要求各种经济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中央银行作为
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主管部门,直接影响到其中的财力部分,对资本的供给与配置产生巨大作用。
因此,中央银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接受
既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其所能操纵的工具对资源的运用加以组合和协调。一般地说,中央银行可以用增加
货币供给或降低
实际利率水平的办法来促进投资增加;或者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率,以消除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
预期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普遍将经济增长列为
货币政策目标之一,但由于它在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重要程度不尽相同,就一国而言,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并不一样。
从美国来看,高度重视
经济增长是在30—50 年代,因为当时美国面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生产严重下降,以及随后出现的50 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而自70 年代以来,尤其是1981年
里根担任总统之后,货币政策目标则以反通货膨胀为重点。
日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同样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目标,但那是基于战后的生产极度衰退而言,实际上,在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这两个目标的重点选择上,日本始终以稳定物价为主。
联邦德国由于吸取两次
世界大战之后爆发
恶性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因而虽把经济增长也列入
政策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执行中宁愿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取
马克的稳定。不过也有例外,如韩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曾一度是经济增长为主,稳定物价被置于次要位置。
根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
统计表,它表明:
(1)某一
经济体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该
经济体的
货币性黄金、
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等的变化;
(3)从会计意义上讲,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账目所需的
无偿转让和对应项目。
就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经济交易的性质而言,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自主性交易,或叫
事前交易,它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政治上的考虑以及道义上的动机而自动进行的经济交易,如贸易、援助、赠予、汇兑等。另一种是
调节性交易,或叫
事后交易,它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如获得
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
资金融通、动用本国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以弥补差额等。
若一国
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动相等,说明该国
国际收支平衡;若自主性交易收入大于支出,称之为
顺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于收入,则称之为
逆差。
判断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就是看自主性交易平衡与否,是否需要
调节性交易来弥补。如果不需要调节性交易来弥补,则称之为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如果需要调节性交易来弥补,则称之为
国际收支失衡。
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
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
因为一国
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
顺差或
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并承受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而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成本国资源使用上的浪费,使一部分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
本国货币,则可能引起或加剧国内
通货膨胀。当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一般着力于减少以致消除逆差。
从各国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的建立来看,一般都与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有关。美国开始并未将平衡国际收支列入政策目标,直到60 年代初,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逆差。从1969—1971 年三年期间,
国际收支逆差累计达到400 亿美元,
黄金储备大量流失,这时平衡国际收支才成为货币政策的第四个目标。
日本的情况与美国类似。50 年代以后,日本对外贸易和
国际收支经常出现
逆差,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才将平衡国际收支列为政策目标。1965 年以前,
日本银行在国际收支方面主要解决逆差问题,此后日本国际收支呈现出完全
顺差的趋势。当时日本因致力于国内物价稳定而忽视了对顺差的关注,结果导致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并由此引起了1971 年12 月的
日元升值,之后,日本银行转而解决
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化问题。
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因其国内资源比较缺乏,对外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国际收支失衡会使国内经济和货币流通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战后英国一直把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最终目标关系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但要同时实现,则是非常困难的事。在具体实施中,以某项
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经常会干扰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研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以外,还必须研究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
矛盾性及其缓解矛盾的措施。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
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
货币工资。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
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如
西方国家在70 年代以前推行的
扩张政策,不仅无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反而造成“
滞胀”局面。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
矛盾关系可用
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
1958 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
变动率的经验
统计资料,勾划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
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由于货币工资增长与
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这条曲线又被西方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与
通货膨胀率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换关系。也就是说,多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低;相反,少一点失业,物价上涨率就高。因此,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只可能有以下几种选择:
(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实行组合,即所谓的
相机抉择,根据具体的
社会经济条件作出正确的组合。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矛盾,
理论界对此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物价稳定才能维持经济增长。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物价稳定,才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势头。一般而言,劳动力增加,
资本形成并增加,加上
技术进步等因素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货币
总支出的增加。由于
生产率是随时间的进程而不断发展的,货币工资和
实际工资也是随生产率而增加的。只要物价稳定,整个经济就能正常运转,维持其长期增长的势头。这实际上从供给
决定论的
古典学派经济思想在现代经济中的反映。
2.轻微
物价上涨刺激经济增长。这种观点认为,只有轻微的物价上涨,才能维持经济的长期
稳定与发展。因为,
通货膨胀是经济的刺激剂。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凯恩斯学派认为,在充分就业没有达到之前增加货币供应,增加
社会总需求主要是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而物价上涨比较缓慢。
并认定
资本主义经济只能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中运行,因此轻微的物价上涨会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凯恩斯学者也认为:价格的上涨,通常可以带来高度的就业,在轻微的通货膨胀之中,工业之轮开始得到良好的润滑油,产量接近于最高水平,
私人投资活跃,就业机会增多。
3.经济增长能使物价稳定。这种观点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应趋于下降,或趋于稳定。因为,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
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生产的增长,一方面意味着产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单位
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稳定物价目标与
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矛盾。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马克思在100 多年以前,分析金本位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的情况时所论述的观点。
实际上,就现代社会而言,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这在上述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时,曾予以说明,近100 年的
经济史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即把世界上许多国家近100 年中经济增长时期的物价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除经济危机和衰退外,凡是经济正常增长时期,物价水平都呈
上升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更是如此。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时期,物价水平不是呈上涨趋势的。就我国而言,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以后,有的国家甚至在经济衰退或
停滞阶段,物价水平也呈现上涨的趋势。
从西方货币政策实践的结果来看,要使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往往较多地考虑经济发展,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譬如采用扩张信用和增加投资的办法,其结果必然造成
货币发行量增加和物价上涨。使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矛盾。
在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遇到两个问题:
1.经济增长引起进口增加,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
国民收入增加及
支付能力的增加,通常会增加对
进口商品的需要。如果该国的
出口贸易不能随
进口贸易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必然会使得
贸易收支状况变坏。
2.
引进外资可能形成
资本项目逆差。要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提高
投资率。在国内储蓄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引进外国的
先进技术,以此促进本国经济。这种外资的流入,必然带来
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差额。尽管这种外资的流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贸易逆差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齐头并进。其原因在于:
(1)任何一个国家,在特定的
社会经济环境中,能够
引进技术、设备、
管理方法等,一方面决定于一国的吸收、掌握和
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决定于国产商品的出口
竞争能力和外汇还款能力。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一国所能引进和利用的外资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资的引进完全置于平衡贸易收支上,那么外资对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如果只是追求
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忽视国内资金的配置能力和外汇还款能力,那么必然会导致
国际收支状况的严重恶化,最终会使
经济失衡,不可能维持长久的经济增长。
(2)在其他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或国内经济衰退的条件下,用于矫正这种失衡
经济形态的货币政策,通常是在平衡国际收支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之间做合理的选择。国际收支出现
逆差,通常要压缩国内的
总需求,随着总需求的下降,国际收支逆差可能被消除,但同时会带来经济的衰退。而国内经济衰退,通常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可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但也可能由于输入的增加及
通货膨胀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内涵型
扩大再生产所实现的高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高就业。再如,片面强调高就业,硬性分配劳动力到
企业单位就业,造成人浮于事,效益下降,产出减少,导致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等等。
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所运用的
政策工具无法
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此间需要有一些中间环节来完成政策传导的任务。因此,中央银行在其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插进了两组金融变量,一组叫做操作目标,一组叫做中介目标。
操作目标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能直接作用,又与中介目标联系紧密的金融变量,其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较为灵敏,有利于央行及时跟踪
货币政策效果。
中间目标作为最终目标的监测器,能被央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又能较好的预告最终目标
可能发生的变动。
建立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总的来说,是为了及时测定和控制货币政策的实施程度,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1.
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中介目标相关指标变化状况和准确的数据资料,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作出相应判断。显然,如果没有中介目标,中央银行直接去收集和判断最终目标数据如价格上涨率和
经济增长率是十分困难的,短期内如一周或一旬是不可能有这些数据的。
2.
可控性。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中介目标变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能在较短时间内(如1—3 个月)控制中介目标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其
变动趋势。
3.
相关性。指中央银行所选择的
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进行调控,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
金融指标主要有:
长期利率、
货币供应量和
贷款量。
(一)长期利率
利率能够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因为:
(1)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
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
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
(2)利率属于中央银行影响可及的范围,中央银行能够运用
政策工具设法提高或降低利率。
(3)利率资料易于获得并能够经常汇集。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
现代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宜以货币供应量或其
变动率为主要
中介目标。他们的主要理由是:
(2)货币供应量及其增减变动能够为中央银行所
直接控制。
(3)与货币政策联系最为直接。货币供应量增加,表示货币政策松弛,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紧缩。
(4)货币供应量作为指标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
准确性的优点。
一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
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基础货币的改变,但还要受其它种种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如
现金漏损率、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比率、
定期存款比率等,非中央银行所能完全控制。
二是货币供应量传导的
时滞问题。中央银行通过变动
准备金以期达到一定的货币量
变动率,但此间却存在着较长的时滞。
三是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对此有些学者尚持怀疑态度。但从衡量的结果来看,
货币供应量仍不失为一个性能较为良好的指标。
(三)贷款量
以贷款量作为中间目标,其优点是:
(1)与最终目标有密切相关性。流通中现金与
存款货币均由贷款引起,中央银行控制了贷款量,也就控制了货币供应量。
(2)准确性较强,作为内生变数,
贷款规模与需求有正值相关;作为政策变数,贷款规模与需求也是正值相关。
(3)数据容易获得,因而也具有可测性。
操作目标
各国中央银行通常采用的操作目标主要有:
短期利率、商业银行的
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一)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通常指
市场利率,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它是影响社会的
货币需求与
货币供给、
银行信贷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中央银行用以控制
货币供应量、调节市场货币供求、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性指标。作为操作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只能选用其中一种利率。
过去美国联储主要采用国库券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英国的情况较特殊,
英格兰银行的长、短期利率均以一组利率为标准,其用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有:
隔夜拆借利率,三个月期的银行
拆借利率,三个月期的
国库券利率;用作中间目标的长期利率有:五年公债利率、十年公债利率、二十年
公债利率。
(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以
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无论中央银行运用何种
政策工具,都会先行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然后对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因此可以说变动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必经之路,由于商业
银行准备金越少,
银行贷款与投资的能力就越大,从而
派生存款和
货币供应量也就越多。因此,银行准备金减少被认为是
货币市场银根放松,准备金增多则意味着市场
银根紧缩。
但准备金在准确性方面的缺点有如利率。作为
内生变量,准备金与需求负值相关。借贷需求上升,银行体系便减少准备金以扩张信贷;反之则增加准备金而缩减信贷。作为
政策变量,准备金与需求正值相关。中央银行要抑制需求,一定会设法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准备金作为金融指标也有误导中央银行的缺点。
(三)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一个操作指标,也常被称为“
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从基础货币的计量范围来看,它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
通货的总和,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
库存现金、
向中央银行借款、
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等。通货与
准备金之间的转换不改变基础
货币总量,基础货币的变化来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础货币的因素。
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已调整基础货币”这一指标,或者称为扩张的基础货币,它是针对法定准备的变化调整后的基础货币。单凭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还无法说明和衡量货币政策,必须对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加以考虑。因为:
(1)在基础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
法定准备率下降,银行法定准备减少而
超额准备增加,这时的货币政策仍呈扩张性;
(2)若存款从准备比率高的
存款机构转到准备比率较低的存款机构,即使中央银行没有降低准备比率,但平均准备比率也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就必须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整。
多数学者公认基础货币是较理想的操作目标。因为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对已发行的现金和它持有的
存款准备金都掌握着相当及时的信息,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是能够直接控制的。基础货币比银行准备金更为有利,因为它考虑到社会公众的
通货持有量,而准备金却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工具
总论
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
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央行可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工具综合组成的工具体系,每一种工具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使用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的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可以分为:主要的
一般性的工具、选择性的工具和补充性工具等。
一般性政策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
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
吸收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
信用扩张能力、对
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
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
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
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
三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因此,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
政策工具来使用。
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
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就广义而言,再贴现政策并不单纯指中央银行的
再贴现业务,也包括中央银行向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其他放款业务。
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
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
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
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
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与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但是,
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存款货币银行手中,因为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票据以取得信用支持,仅是存款货币银行
融通资金的途径之一,存款货币银行还有其他的诸如出售证券、发行
存单等
融资方式。因此,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
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
3、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
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
金融调控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
宏观经济。在这些
一般性政策工具以外,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中包括
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
耐用消费品的
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
过度投机。比如可以规定一定比例的
证券保证金,并随时根据
证券市场状况进行调整。
补充性货币政策
1.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
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
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和最低限制、
信用配额、
流动比率和
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和最低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
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0年以前美国的
Q条例。
2.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
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
信用创造。
道义劝告是指
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存款货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或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施。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
金融市场动向等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存款货币银行提出信贷的增减建议。若存款货币银行不接受,中央银行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可以减少其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窗口指导虽然没有法律
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比较大。
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
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
法律权利和手段。
中国概况
导论
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是国内
资金面偏紧的重要原因。展望2013年,受益于海外
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
资本流动获得改善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
私人部门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错配,中长期私人部门依然会增持外币资产。因此,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将获得一定程度改善,但难以支撑基础货币高增长。
其次,央行放松货币的意愿不强,
货币乘数难以明显提升。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认为,“在
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
结构调整阶段,这一过程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的潜力”。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或将以推动结构调整为重要目标,而不谋求逆周期推动经济短期快速反弹,但不排除调整存准率以
对冲外汇占款变动。
从紧政策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行的是“
从紧的货币政策。
(1)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核心是什么?
回笼货币,减少
货币供给。讲
流动性过剩,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流通中的现金较多,一个是银行的
超额准备金太多。超额
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
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
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
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太多,表示银行手里的钱太多。
(2)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
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
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
房地产商从
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
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
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物价上涨,从
CPI指数看,主要是食品和
能源价格的波动较大。
根据通胀的两个根源,一个是需求拉动型,一个是供给推动型。从需求的角度看,货币的供给较多,需求的因素有:从供给的方面看,主要是
猪肉和其他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但猪肉价格上涨,跟饲料价格上升相关,而饲料价格的上涨,又是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因此,要降低粮价,要增加粮食供给,进口农产品。但进口会对农民造成冲击,农民就没钱了。
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大的影响。如果不出意料,央行再次提高
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选择,这将对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造成大的影响。在九次提高准备金率以后,一些商业银行包括四大
国有银行内部流动性已经有紧缺迹象,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必将使得
商业银行流动性更加紧张。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保证流动性,保证支付,这必将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2011年央行公告称,将在10月14日发行70亿3月期
央票,并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额度200亿。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有所缓解,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政策工具
在多数
发达国家,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
流动性的主要
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
交易商进行
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
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
货币供应量、调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
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
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
法律形式规定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
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
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
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
(一)将原各金融机构在
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
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二)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三)对各金融机构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法定准备金的交存分以下情况:
2.
交通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招商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
兴业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
烟台住房储蓄银行、
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其总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
分行。
3. 各
城市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统一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行。
4. 城市
信用社(含县联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现行体制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5.
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存入其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总行(或分行)。
6. 经批准,已办理人民币业务的
外资银行、
中外合资银行等
外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家分行)统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
(四)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
1.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旬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行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
存款余额,与上旬末该行全行
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
2. 城市商业银行和
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暂按月考核,当月8日至下月7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金融机构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月末该机构
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
从1998年10月起,上述金融机构统一实行按旬考核。
3.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人按旬(旬后5日内)将汇总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
4. 现执行按月考核
存款准备金的城市商业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暂按月(月后8日内)将汇总的全系统旬末
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自10月份起统一执行按旬(旬后5日内)报送一般存款余额表的制度。
(五)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帐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
日计表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上述处罚可以并处。
(六)金融机构准备金
存款利率由缴来一般存款利率7.56%和
备付金存款利率7.02%(
加权平均7.35%)统一下调到5.22%。
(七)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
财政性存款中的
机关团体存款、
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a、中央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贷款(习惯上称作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和进行
金融调控的传统
政策工具。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贷款增加,是“银根”将有所放松的信号之一;反之,是“银根”将可能紧缩的信号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
资产业务总量中,中央银行贷款占45%。
按
贷款期限划分,我国中央银行贷款有二十天、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四个档次,现行贷款利率水平分别为3.24%、3.51%、3.69%和3.78%。
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是经中央银行批准,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
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
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央银行以金融机构为
贷款对象是由中央银行特殊的职能和地位决定的。与以企业和居民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不同的是,金融机构是社会
信用中介,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社会信用的“总闸门”和最终贷款者,具有及时调节金融机构
流动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特殊使命。因此,在贷款对象上,
中央银行贷款与
金融机构贷款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是,中央银行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的共同点是,借款人都需要按规定的时限和利率及时归还
贷款本息。
中央银行贷款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中央银行贷款是基础货币的重要投放渠道之一,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手段之一。
c、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亦称高能货币,是指具有使
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在
现代货币统计制度中,又将其定义为
储备货币。在我国现阶段,它主要由金融机构
存款准备金、
现金发行(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
库存现金)和非金融机构存款(
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等三部分构成。
基础货币是
货币供应量赖以扩张或收缩的基础。这种扩张或收缩的程度,在数量上常用货币乘数这个概念来表示。在理论上,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可用公式表述为:
M=m·B
M代表货币供应量,m代表货币乘数,B代表基础货币。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但随着经济
金融结构和
管理体制的变化,货币乘数也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
货币乘数对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基础货币供应增加时,货币乘数以一定倍数放大基础货币的扩张效果;第二,在基础货币不变时,货币乘数自身的变动,同样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但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进行的。对中央银行来讲,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有
负债业务,即资产创造负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央银行依法垄断了
货币发行权。与之相反,一般金融机构是由负债业务决定资产运用
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同时还包括再贷款,
再贴现以及相关
票据业务.是
货币政策工具的其中之一.
根据2003年12月27日修正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
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的比率,通常分为
年利率、
月利率和日利率。根据资金
借贷关系中诸如借贷双方的性质、借贷期限的长短等,可把利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法定利率和
市场利率、
短期利率和中
长期利率、
固定利率和
浮动利率、
名义利率和
实际利率。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
利率工具,对
利率水平和
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
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
既定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
基准利率,包括:
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
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
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
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
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
直接调控向
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
经济杠杆,在国家
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
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
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
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
有效控制了
通货膨胀和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
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
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汇率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金融法令的颁布、政策的规定或措施的推行,把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
比价确定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手段。汇率政策主要包括汇率
政策目标和汇率
政策工具。
汇率政策的目标有:
(1)保持
出口竞争力,实现
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的目标;
(3)防止汇率的
过度波动,从而保证
金融体系的稳定。
汇率政策工具主要有
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水平的确定以及汇率水平的变动和调整。
汇率政策中最主要的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对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的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传统上分为
固定汇率制度和
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
钉住汇率政策的基本观点:通过货币汇率钉住来引入锚货币国家的
反通货膨胀政策信誉,同时公众通过调整
预期通货膨胀率使得通货膨胀率与锚货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要高于
锚货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那么会引起本国的货币实际
汇率升值,本国商品的价格相对来讲比锚货币国家商品的价格要高,本国商品的需求就相应地减少,
经济活动相应就下降,随后会使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和锚货币国家的长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
财政货币政策
2022年5月11日,李克强主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
存量资产,拓宽社会
投资渠道、扩大
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
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
中央银行根据
货币政策目标,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
经营活动和
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
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
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是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始点,其
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对
基础货币、利率和
信贷政策导向等方面。面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商业银行按照“四自”(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担风险)、“三性”(
盈利性、安全性、
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总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动幅度作出调整,以期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和
消费行为,最终对
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
中会受到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和
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这使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有所削弱,甚至出现阻滞。
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主要体现在:
一是商业银行应按现代金融
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商业银行
运行机制,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能够通过商业银行机制有效地运行而逐级顺畅传导;
二是要加快企业
制度改革,完善
经营机制,强化信用观念,使企业和居民对存贷款利率信号的反应更加灵敏有效;
三是要完善
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和
货币市场操作机制,疏通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
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
时滞。
内部时滞指从
政策制定到
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可分为
两个阶段:
(1)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
时间距离,称为
认识时滞;
(2)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
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
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周期调节
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是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
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
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紧缩
货币供给与信贷,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抑制过高的
通胀率;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的时候,货币政策则要降低利率,增加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保障流动性供给,刺激投资和消费。
在
经济下行阶段,尤其是在
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机构或企业等面临
短期资金供给不足时,中央银行要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便利,促进
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改善
融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信心,为经济增长提供相对宽松的
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的应用,旨在调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定向宽松
简介
2011年8月初,
金融监管部门年中工作会议日前陆续召开。会议传出的信息表明,未来货币政策整体上难言放松。随着
通胀可能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将采取“定向宽松”方式,适当放松融资条件限制,对
三农、中小企业、
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
根据央行14日发布的最新
数据显示,9月份
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元,该增量较8月份5485亿元的增加额,
环比少增785亿元,创下21个月新低。
而直接代表流动性情况的
广义货币量(
M2)余额78.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0%,比上月末低0.5个
百分点,创下2002年3月以来的近10年新低。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中国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但由于
经济形势有所变化,也不排除短期内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放松政策。
由于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尤其受
欧债危机影响,当前日本
经济复苏停滞,因此将对该国经济的评估由“缓慢改善”下调为“改善势头停滞”。日本央行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减速状况有所恶化,今后需继续关注欧债危机进展及美国和
新兴经济体表现。日本央行同时预计,该国
通胀率将维持在0%左右。
欧央行认为,
欧元区经济增长将维持疲弱状态,经济前景的
不确定性将影响市场信心。为应对欧债危机与经济低迷,欧央行未来货币政策选项包括进一步下调利率,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负值以及推出新一轮
长期再融资操作(
LTRO)。
局限性
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
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第二,从
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
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第四,在
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
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
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
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
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专家观点
货币政策暂观望,预计后续将加码 财政政策猛发力
知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对《
华夏时报》记者说,货币政策的宽松带来银行间流动性堆积问题,股市、楼市
资产价格泡沫也有所抬头,监管层正在反思相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下一步
管理层可能会在财政政策方向、力度上有适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