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也称
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
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
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
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
法定存款准备金和
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它是
中央银行发行的
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
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
通货(C)。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包括央行的货币发行(M)与央行担保的银行债务(存款准备金,R)。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
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基本介绍
由于过去经济学家并未认识货币的本质,无法给出精准的货币定义,因而人们通常混淆货币与存款货币。
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学术界都普遍将
M1,
M2等
货币统计数字归结于央行的“供应”,而事实上M1,M2中的非发行部分,是由于货币在市场中流通,在银行系统中反映的统计数字,是市场内生的“表观货币”,并不是央行“供应”的。
根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2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
中央银行为
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
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
货币当局的存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monetary base。
这一概念错误地将两种不同形态的货币加总在一起(静态货币数与流通后多次重复的
统计数),对于整个货币银行学,例如货币的流通速度,内生外生,中性非中性等
相关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在这一
错误概念的基础上,学者们错误的认为“基础货币和
货币乘数的乘积即理论上的
货币供应量”,实际上广义货币量M2等于
货币发行量M与“存款兑现率”的乘积。因为货币在流通中,人们通常会截留部分极少的现金,而大部分转化为存款。银行只需要应对储户的兑现,而国家通常禁止银行负
资产经营,在此基础上对存款征收“
存款准备金”,以限制货币的流通速度,并防止挤兑等导致的银行体系崩溃。所以它才叫“准备金”。
特征
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
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本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
中央银行的
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
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
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现代中央银行建立不依靠财政注资和资产担保,
货币发行机构和政府都没有对货币提供资产担保,货币发行实际不具有信用证的特征,因此中央银行经营实际等于
负债经营,中央银行的负债规模实际取决于执行
流通功能所需要的规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实际是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衍生)
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
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
供给量的目的;
三是支撑
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不依靠基础货币也能通过发行
或有负债的信用证衍生工具也能大量创造
货币信用;在金融周期
流通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创新工具,商业银行的
信用创造能力实际不受货币政策和货币供给制约,商业银行的最终负债规模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净资产规模和风险
经营能力)
四是在实行
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
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计算公式
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计量
如前所述,基础货币是由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把商业银行的
库存现金也视同商业银行在
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则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就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因此,通过对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导出基础货币方程式。
资产负债表
对政府债权A1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A2
国际储备资产A3
通货B1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B2
对外负债L2
其他负债L3
由上表可导出基础货币一般方程式
得:
A1+A2+
A3+A4?L1?L2?L3?L4=B
或者是:(
中央银行资产)-(中央银行
非货币性负债)=(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政府
债权资产净额+
对外金融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资产净额
B=(A1?L1)+(A3?L2)+A2+(A4?L3?L4)
根据复式记帐原理,任何时候
资产负债双方都是相等的。一般说来,中央银行的
资产总额增加,基础货币量必然增加;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反映出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减少。如果在中央银行的
资产负债表中,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减少,则基础货币是否增加或减少,要视各项资产负债变动相互抵销的净结果而定。
基础货币量
计算基础货币量的多少,通常所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基础货币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将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二者加总求出;二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用基础货币方程式进行计算。
影响因素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
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
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
超额准备金增加,使
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
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国外净资产由
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
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
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
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
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一是直接认购
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
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
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
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这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他项目(净额)
这主要是指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
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
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一是
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
外汇储备;三是实行
货币政策。
四个属性
①
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②负债性,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③扩张性,能被中央银行吸收作为创造
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创造的功能;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能数倍扩张或收缩
货币供应量,因此,基础货币构成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
存款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
资产负债表,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
法定准备金,通过
乘数效应,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
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导致
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
准备金后)进行放贷,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
与央行关系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不可兑现的负债
不兑现货币的应用,离不开早期使用
商品货币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不兑现货币是由可兑现货币发展而来的,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为不兑现货币的实行铺好了道路。一国转向不兑现货币,一般是由
中央政府赋予单个机构具有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开始的。中央银行的负债如同黄金白银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其他银行的储备。然后,政府
持久性地取消了
中央银行负债的可赎回性,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就成为不可兑现的货币。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虽然也将此列入负债,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是一种长期无需清偿的债务。当今,对货币发行人的要求权不可兑现。此不可兑现货币能够持续流通的首要 原因在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再者,人们已经熟悉它,并可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货币,再用所交换的货币购买自己想买的在
购买能力范围内的任何东西。这样,继续接受它也就有了
自我强化的性质。在纸币
购买力不变至少是不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不考虑它对
外部货币的要求权,因为它本身可直接实现人们换得所需物品的最终目标,而不必将它换成外部货币从而间接换得自己的所需物品,是不现实的。纸币并不具有稳定的购买力,它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样人们对物的要求权可能无法实现,或实现得很少,也就满足不了人们的最终目标。而纸币购买力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不兑现的
货币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央行能按照政府意志随意操纵基础货币量,这是以损失大多数人的福利为代价的。
在可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必须以该国的黄金量为基础发行,如以
美元为中心的
货币体系,即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若美元的发行超过了美国拥有的与其等价的黄金量,超过的美元也就不能换取黄金,这种制度将崩溃。实际上,当初这种体系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不可自拔,
财政赤字迅速增加从而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的。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不兑现其负债,基础货币量发行的多少对中央银行也就无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通过操纵基础货币量的变化为政府融资、敛取
铸币税并实施
货币政策以实现政府的目标。
通过垄断对基础货币的铸造为政府获取铸币税
铸币税,是
中央银行从发行货币中获得的
净收入,它等于发行出来的货币的
交换价值与制造货币和维护货币流通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新旧货币没有差别,通过将新货币投入流通,则基础货币的扩张意味着现有货币的价值缩水,也就对货币持有人进行了课税。显然,铸币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而在征收铸币税时,往往伴随着
货币供给的增长。
在金银铸币本位下,铸币税指封建主从铸币中所获得的收益,即铸币的面值与实际的金银含量、铸造货币的成本之差。即S=M-PQ-C,S为名义铸币税,M为该批铸币的面值,P为铸币厂为每单位金属支付的
名义价格,Q是该批铸币所含金属的重量,C是铸造货币的成本。铸币厂常常通过减少铸币重量和贵金属含量、降低贵金属价格等手段增加每批铸币的铸币税。如果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竞争将促使铸币面值等于其
边际成本,铸币税S=0。但政府竭力在货币生产上推行垄断,希望赚取
铸币税。
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的黄金含量为0,
生产成本也几乎为0,假定Q=0和C=0,则M=S,在不考虑
物价水平变化的情况下,每年的名义铸币税即为基础
货币存量的变化。在现代
金融体系下,基础货币是
中央银行控制并发行的,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即可增加铸币税。由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特殊关系,铸币税大部分为政府获得。如果政府将获取的铸币税再投入基础设施等
公共领域,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为公众谋福利,那么这部分铸币税对公众来说是乐意接受的。但是政府本来就有为其公民提供各种设施的义务,在通过制定十分复杂完备的税法向公民征收各种税收后,它就不应该再征收铸币税这种
隐性税收,这样的
重复征税牺牲了公民的福利。假如这部分铸币税用于清偿自己的债务或其他用途,那更是对公民福利的巨大牺牲。
中央银行在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市场的
货币供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作为政府的银行,在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有责任为政府筹措资金和提供信贷。如果中央银行简单地通过印刷纸币直接为政府偿债,因增加基础货币量而获取的铸币税有助于为政府弥补
赤字,但却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很多国家从法律上对央行向政府的贷款加以限制。
基础货币是形成中央银行资产的主要来源
虽然不同的国家,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不同,
资本构成也不同。不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
资金来源大体由
资本金、
流通中货币、各种存款等构成。资本金包括中央银行
实收资本(初始资本金)和在
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得利润进行分配和上交财政税金后剩余的
公积金。有些国有化的中央银行还包括财政增拨信贷基金。按照资本金所有的形式,中央银行可分为全部资本金
国家所有、公私股份混合所有、全部
股本私人所有、资本金没有等类型。
新建立的中央银行要么依靠国家的力量授权和没收某一或某几个私有银行而来,要么国家自己先建立银行再来没收和改造原来的私有银行,要么采用其他一些方式。中央银行不是
银行业发展的自然产物,而是外部力量强加的或者是政府偏好的结果。由于中央银行的发展路径有很多,初始资本金所采取的形态也较为复杂。
如果中央银行从私有银行转变而来,其私有银行原来的
资本金构成是影响现有
资本金构成的重要因素,不管它是否是因为国家授权或没收。而私有银行原来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应该不是它自己所发行的
银行券或货币,只可能是某种外部货币,如黄金、白银等,或者是先于它的银行所发行的、被普遍接受的内部货币,因为在它建立时还未发行自己的银行券或货币。如此类推,最早的银行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只可能是外部货币。关键是,由于
中央银行被赋予的强大力量和
特殊地位,它一建立就能发行自己的新货币或统一发行原来的货币,而旧货币必然对新货币具有可赎回性,并且在新货币被广泛认可和流通时,旧货币也必须兑换成新货币。所以,中央银行是否拥有初始资本金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虽然为维护
币值稳定,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须具备一定的准备金,诸如以金、银、外汇、证券作发行准备的现金准备和以短期
商业票据、财政短期
库券、政府公债等为准备的保证准备。但是中央银行可更多地使用保证准备,如先用自己发行的纸币从
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发行的公债,再以政府的公债作为准备发行纸币。
中央银行既然自己能发行货币,并且其货币即负债被
社会公众和各商业银行作为资产和财富储备广泛接受,这样,它发行的基础
货币对自己而言也就是资产和财富的代名词。它的收益和公积金也采用了自己发行的
货币形式。这样,它发行的基础货币即自己无须清偿的负债成为其资产的来源。它的
资产业务也就是通过基础货币对商业银行办理
再贴现和再贷款、收购黄金和白银、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等。通过将基础
货币投放到各领域,带动各种资产业务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资产,中央银行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资本构成。随着基础货币总额的增加,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也跟着增加。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
中央银行各
政策措施与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
中介指标之一。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和
再贴现率等
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
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
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
乘数效应减少了
货币供应量,造成
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稳定
币值和汇率、应付政治经济
突发事件和
自然灾害等功能。所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和购入公债外,还要购入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
对外债权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急剧增长,央行
外汇占款比重日益增加。
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外汇储备越多,投放在此领域的基础货币也就越多,再通过
货币乘数效应便导致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并可能诱导通货膨胀。
相关资料
麦克勒姆规则(McCallum规则) 麦克勒姆规则又被称为基础货币——
名义GDP目标规则。与
泰勒规则一样,它也是一个适应性政策方程,但具有不同的
政策工具及其背后的不同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麦克勒姆规则的政策工具是基础货币而不是
联邦基金名义利率。根据这一规则,基础货币增长率依
名义GDP增长率(或水平值)与设定的目标之间的
离差而变动。这一规则中也包含了基础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在基础货币增长率变化不是很大时,名义GDP目标和基础货币目标可以说是等同的。
麦克勒姆规则包含三个主要部分:(1)名义GDP增长目标;(2)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
移动平均值(即,相对于
名义GDP的
货币需求的变化);(3)名义与
实际GDP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