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C(Multi National Company)“
多国公司”这一术语用以指那种拥有遍布全球的子公司或销售网络的大公司,对这类商业企业的另一种称法是“跨国公司”。
“多国公司”这一术语用以指那种拥有遍布全球的子公司或销售网络的大公司,对这类商业企业的另一种称法是“世界公司”。许多这样的巨型公司都是家喻户晓的,比如:
可口可乐,
亨氏,
索尼,
日立,
IBM,阿克索以及
通用汽车公司等。这类大公司控制着雄厚的资金。在政治、
经济体制各异的不同国家里经营着他们的帝国。
本世纪60年代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了环球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高度工业化的国家里,不断增长的收入吸引着
多国公司;
发展中国家里,便宜的劳动力
市场吸引着许多公司去兴办
新工厂和装配厂。
在更早一些时期。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铺上
红地毯”隆重地欢迎这些多国公司的,国为他们认为这些国外投资能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能广泛刺激商业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如果该公司的产品出口的话,还能赚取外汇。然而,最近潮流变了,对多国公司不利。现在他们四面楚歌,处处遭受怀疑目光的审视。曾是国际商业
大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英雄的多国公司,现在却成了坏人恶棍。
基于以上所述原因,许多
东道国现在严格地限制着其客人即多国公司的活动。许多发展中国家只允许外商以合资企业的方式来进行新的投资。这就意味着
地方企业家或
国家机构,必须参与这些外资企业的所有权,甚至
经营管理。另外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和
尼日利亚。正在强迫那些已经建好的外资企业把他们对公司财产的股份拥有权降到一定的
百分比,比如说公司总财产价值的60%或40%。
多国公司庞大而富有。其通常经营于难以进入却对国家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各行业,比如计算机、化工和
汽车工业。至关重要的是,多国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其
经营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利润和全球市场。每家子公司都是其国际分支机构网络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子公司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一部分都服务于整体。网络
控制中心—多国
公司总部—并不受东道国政府控制。总部一般都与这些子公司遥隔千万里。
毫无疑问,一想到千山万水之遥的地方正遥控制定着影响其国内各企业和就业的各种决定,各国政府就觉得心神不宁。而且,工会组织一想到不得不与遥远的决策中心的那些决策人士打交道时,就觉得自己的讨价还价的权力都给削弱了。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关注在各经济要害部门其对外资的依赖情况。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外国子公司总是把绝大多数盈利带
出国去,而并非对该公司进行
再投资。有时候,资金的流动造成其货币对换率的灾难性暴涨暴跌。有些国家都己指控这些跨国公司干扰其政治。
显而易见的,美国的
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对
智利内政的干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大型集团公司卷入了该国工业和
银行业活动的各个领域。时刻准备出钱资助那些企图推翻共产党领袖萨瓦尔多·阿伦德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府的反动活动。另一丑闻涉及美国洛克希德
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被揭露对欧洲和日本的政府官员行贿,想以此思惠,从有关政府获得大金额的购机合同。
政府采用的另一战略是限制外国子公司在规定时期内可以汇出境的利润额。在反对多国公司的争议中,批评家尖厉的反对声此起彼伏,诸如说这些集团组织参与反竞争活动,莫明其妙地关闭工厂,为赢得合同而巨额行贿,干涉内政,使货币率不稳,以及少付工人报酬等等。那些捍卫多国公司的人差不多把这些公司当成国际机构了,说这些公司推进和平,为所在国提供了更好、
更便宜的产品,给其带来了极需的能源、专业技术和就业机会。
第一,当各企业公司发现其
国内市场饱和后,他们就认识到只能到国外去建立子公司才能增长盈利。
第二,如果一个国家设立一些
贸易壁垒(通常是关税或限额)来阻止某家
外国公司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那么这家公司唯一的选择便是在该国建立一座工厂或销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