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名词释义
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简称。“专”,即专业化,强调顺应产业分工,聚焦细分领域,心无旁骛、坚守主业、深耕细作。“精”,即精细化,强调企业管理精细精益、产品服务精致精良、技术工艺精益求精。“特”,即特色化,强调技术、工艺和产品等有自身独特优势,掌握“独门绝技”。“新”,即创新能力强,强调以创新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持续开展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通过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并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引导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专”:专业化(主营业务专注专业)。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具备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其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链某个环节中处于优势地位,为大企业、大项目以及产业链提供优质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精”:精细化(经营管理精细高效)。企业经营管理精细高效,在经营管理中建立了精细高效的制度、流程和体系,实现了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产品或者服务品质精良。
“特”:特色化(产品服务独具特色)。企业针对特定市场或者特定消费群体,利用特色资源、传统技艺、地域文化或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研制生产或者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特点,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新”:新颖化(创新能力成果显著)。企业创新能力成效显著,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属于新经济、新产业领域或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新模式等方面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广阔,具备较高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发展历程
2022年9月8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2全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9月,工业和
信息化部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2022年新培育第四批4328家。小巨人企业总量快速提升、
主导产业更加聚焦,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截至2022年9月,工信部已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8997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5万家。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专精特新具体进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
2023年8月24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
文件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的“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背景目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创新型中小
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政府工作报告》和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称两部门)通过中央
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从
内因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庞大、贡献突出,是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
生力军,但面对
宏观经济下行、去杠杆、去产能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对
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我国构建“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
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通过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是服务“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举措。
奖励资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推进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和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1-2025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
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并通过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化
服务水平,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至2026年,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以后年度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在奖补标准上,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拟沿用此前奖补标准,即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3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测算对地方的奖补数额。在资金分配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审核通过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按奖补标准提出资金安排建议。财政部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金安排建议或绩效评价结果,按程序安排奖补资金,切块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每批次奖补资金分两次下达,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剩余资金。其中,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的企业收回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不再安排剩余资金。
代表提案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带来了一份关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