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创作的哲学著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创作的哲学著作,1932年于莫斯科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由两版序言、代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论部分组成。两版序言说明了写作该书的原因和目的。
在代绪论中,列宁考察了贝克莱、休谟、马赫、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的关系,揭露了俄国修正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源。
前三章,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揭露了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渊源和思想本质,说明了用新的术语和诡辩掩饰起来的马赫主义在认识论上的错误。
在第一章中,列宁提出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揭露了马赫主义的理论实质。在第二章中,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的同时,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在第三章中,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否定,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等问题。
第四章主要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马赫主义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确定了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流派中的地位,指出它是从康德开始,从右的方面批判康德主义,逐步走向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谟的不可知论。
第五章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自然科学革命引发的哲学斗争,揭露马赫主义与物理学唯心主义的真实联系。分析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揭示了马赫主义标榜自己是“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实质。
第六章考察马赫主义的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揭露马赫主义反动的阶级实质。指出,俄国马赫主义企图把马赫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徒劳的,马克思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对立是哲学上的党派斗争。
结论部分是对全书的总结。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着主观唯心主义的新变种“经验批判主义”,又称“马赫主义”。它很快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用来“补充”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在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之后的斯托雷平时期,反动势力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活动都十分猖獗,唯心主义和宗教也泛滥起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一部分人,也加入了唯心主义的行列。他们歪曲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哲学意义,吹嘘马赫主义是现代科学的哲学,妄图用马赫主义“修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消化”革命经验和从哲学上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列宁写了这一著作。
作品思想
列宁在该著作中的主要观点有:
一、揭露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出俄国修正主义哲学与历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在代绪论中和第四章中,列宁考察了贝克莱休谟马赫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的关系。
首先,揭露俄国马赫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手法和依据。他们看似只在攻击唯物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实际上是向整个唯物主义发难。他们打着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的旗号掩饰其唯心主义的实质,攻击唯物主义如果承认“自在之物”就是康德主义神秘主义。其次,列宁指出俄国马赫主义不过是贝克莱主义的变种。他们否认物质的客观性,与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的观点如出一辙。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以单一的“经验”为哲学基础,认为“要素”的开端是混沌的世界、然后产生心理的经验,最后出现物理的经验和由这种东西产生的认识,即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列宁驳斥了这一谬论,重申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物理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它在人出现之前,在任何人们的经验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二、提出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前三章中,列宁批判马赫主义时将哲学基本问题运用于认识论,把世界的本原问题与认识的来源问题和联系,深入间发了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分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讨论了思想和感觉的泉源问题。提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义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
揭露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列宁批判了阿芬那留斯关于世界的真正的统一在于感觉的复合的“要素”论,指出这只是贝克莱主义的简单重复,是用客观术语掩饰唯我论真面目的主观唯心主义。从这个前提出发,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认别人的存在,是最纯粹的唯我论。列宁把物质看成是感觉的产物,认为感觉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列宁揭露了马赫所谓的“中立”和“超越”论,指出折中主义恰恰是马赫主义重要的特征。
列宁重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承认物质的先在性,在地球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类和任何生物的状况下,地球就已经存在了。有机物质是后来长期发展的结果,思想、意识、感觉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否定了阿芬那留斯学说中那种“与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自我”。其次,说明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人们的感觉、人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三、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提出了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最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认识论上的三点结论:第一,物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在人们之外存在着的。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绝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第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领域中一样,人们该辩证地思考,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这个论述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四、进一步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阐述了客观真理的内涵。列宁批判了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只不过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其客观性的基础并不在于离开人类感觉经验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而只是所有人的集体经验的总和的错误观点。指出,这是替僧侣大开方便之门,为宗教经验的组织形式开拓地盘。列宁从真理的内容上说明真理的客观性。并指出绝对真理和客观真理的一致性,提出“认为人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的论断。
阐述了绝对真理、相对直理及其辩证关系。一是列宁从人的认识能力和范围来阐发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内涵。指出,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前者是绝对真理,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具有无条件性。后者是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它应用的范围和条件的限制,有待于扩展和深化。列宁还指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二是列宁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真理观,主张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人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也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首先,列宁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论断。指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既不是单纯的经验表象,也不是思维的逻辑自洽,更不是实用主义的主观效用,只能是社会实践。同时,列宁指出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确定性是指它的绝对性,即只有实践才能最终对认识的真理性傲出检验;不确定性是指它的相对性,因为实践本身具有历史性,人类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知识。面只有不断发展着的人类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能立即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一种认识,要靠长期的实践来检验。列宁还说明区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意义:实践标准实质上绝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五、揭示物理学革命的哲学意义。
表明研究物理学革命旨在揭示不同哲学的实质。在第五章,列宁专门讨论了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引发的哲学斗争、指出:“我们绝不想涉及专门的物理学理论。我们感兴趣的只是从—些明确的论点和尽人皆知的发现中得出的认识论结论。我们的任务仅限于清楚地说明这些派别分歧的实质何在,它们和哲学基本路线的关系如何。”
揭示了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列宁提出,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就在于新旧物理学如何从哲学高度认识和解释现代物理学革命。旧物理学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物质世界的实在的认识,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物理学中新思潮认为理论只是供实践用的符号、记号、标记,就是说,它否定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并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存在。这个危机说明旧物理学自发地接受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被唯心主义的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代替了。列宁认为,信仰主义利用了这种代替。
对物理学中“物质的消失”意义的哲学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至今人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人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从前看来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人性、惯性、质量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然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固有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
提出科学的物质概念。针对马赫主义者借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否定物质存在进而否定物质作为唯物主义基础的观点,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了哲学上的完整的物质定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存在,为人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概念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界限。
六、批判马赫主义的中立论,提出哲学的党性原则。
指出哲学上的党派斗争的实质。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意识形态,哲学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思想表现。
七、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块整钢”的重要命题。
在第六章,批判波格丹诺夫对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修正。波格丹诺夫认为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不可分离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按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来说是等同的。对此,列宁指出,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混为一谈,实际上否定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判断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别的标准。列宁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的重要命题。指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绝不可去掉任何—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在结论中,列宁从四个方面评价经验批判主义。第一,把这种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加以比较;第二,确定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学派中的地位;第三,注意马赫主义与现代自然科学的联系;第四,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背后,要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了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列宁在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品影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力地批判了马赫主义这一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实证论思潮的典型代表,粉碎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是代表列宁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1964年,毛泽东批准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入党中央规定的30本干部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目之中。
出版信息
1909年5月由莫斯科环节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1930年,笛秋和朱铁笙第一次将它译成中文,由上海明日书店出版发行;1932年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了傅子东的译本;1947年华北新华书店出版了曹葆华的译本;1949年生活·读书·新知上海联合发行所出版了陈晓时的译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18卷。
该书已翻译为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民族文字出版。
作者简介
列宁(俄语: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13:1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