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巴拉巴
1992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大盗巴拉巴》是1992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拉格奎斯特的是小说集。包括长篇小说《侏儒》(1944)、《大盗巴拉巴》(1950)和短篇小说集《邪恶故事》(1924)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讽刺和抨击了法西斯的暴力政策和野蛮行径,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述
在母腹中就倍受咒诅的巴拉巴,从未体会过爱的温暖。母亲因受轮暴而产 下他,关于他的到来,似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及至面临亲生父亲那几近致命 的一刀,巴拉巴的个性有了更截然的转变,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只有将自 己的生父抛下悬堐,从此带着那道无法消失的伤疤,巴拉巴用冷漠、争斗来回 应这个世界。
在这样背景生存的巴拉巴,内心有着说不尽的无奈和仇恨,而在他脸上那 明显的疤痕,更不断的提醒他残酷且悲凉的痛楚。正因如此,所以当耶稣对众 人说:「放了巴拉巴,钉死我吧!」的时刻,令巴拉巴感到十分的困惑,不管 是否是因众人要求而决定开释他,毕竟那时候,该上十字架的人是他,而那被 称为圣子的人竟愿意成为带罪羔羊,用自己的死换回巴拉巴的自由。除了几年 前被他玩弄过的那位兔唇姑娘以外,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如此的为他牺牲,对于 目睹耶稣钉十字架全程过程的巴拉巴而言,这样的震撼久久无法平复。
虽然许多人认为耶稣是为众人死,但对当时的巴拉巴来说,耶稣是代替他 钉上十字架,正如书上所言:巴拉巴比任何人更接近于耶稣。至于对巴拉巴本 身,这样牺牲的爱他还是头一回见到,于是就在他不想去承认,却又不得不承 认的事实中,开始了他对信仰一连串的质疑和追寻。
作者简介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苦闷》;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拉格奎斯特于1891 年5 月23 日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维克舍镇一个劳动者的家庭里,父亲是铁路局的职员。1910年,拉格奎斯特进入乌普萨拉大学攻读艺术史。三年,他突然离开学校,前往巴黎现代主义
拉格奎斯特从1946 年起开始成为诺贝文学奖的候选人。那年他首度为几位他在瑞典文学院里的同行们所推荐。那时他刚刚完成长篇小说《巴拉巴》。这部小说一上市,立刻被译成好几国文字。本来在瑞典国内就颇具名声的拉格奎斯特,此时,他的声誉越来越大。这对于拉格奎斯特在次年获奖是极其有利的。事实也是如此,在支持拉格奎斯特获奖的声援力量中,不仅有北欧四国的文学团体,还有几位颇有世界声望的其他国家的著名作家。比如: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法国的莫瑞亚诃、英国的邱吉尔、冰岛拉克斯内斯等。拉格奎斯特获奖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他的一名具有威协性的强劲对手,不幸于1951 年去世。这位对手的名字叫西开里雅诺斯。这位著名的希腊诗人被希腊人民誉为“新希腊的品达”。品达即品达罗斯,是古希腊合唱琴歌的职业诗人,是“竞技胜利者颂”这种诗体的创造者。希腊人民把西开里雅诺斯比作是“新希腊品达”,足见他在人民心目与诗坛上的地位。他无疑是1951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激烈竞争者之一。遗憾的是,他于评奖前与世长辞了。拉格奎斯特早在1940 便已调入瑞典文学院。学院不须选聘专家撰写一份特别的研究报告,因为他的资历和成就他的同事们实在太清楚了。人们猜想,他的获奖一定很顺利地过关。瑞典学院以“由于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的评价,将1951年文学奖的“桂冠”戴到了这位“现代古典主义巨人”的头上。
精彩片断
追寻之路(一)
巴拉巴死里逃生后,巧遇了多年前他曾侵犯过的兔唇姑娘,一位单纯又善良的女孩,她帮助过受伤的巴拉巴,又替他掩护,并怀了巴拉巴的孩子。然而就在巴拉巴弃她而去的时候,可怜的女孩也被狠心的父亲赶出家门,且在父亲的咒诅下产下一名死胎,悲凉的命运竟发生在如此无助、瘦弱的女子身上。可是当二人再度重逢的时候,善良的她并未仇视巴拉巴,反而与他谈论那「彼此相爱」的基督信仰,在往后的几天里,巴拉巴目睹兔唇姑娘不畏羞耻,用她那不清楚的言语,在基督徒的聚会中挺身作见证,并在被人诬告「妖言惑众」时,仍不惧生死,勇敢的为基督作见证,即使如雨的石头不断的落下,瘦弱的 她竟如此坚强,彷佛拥有一种无可致疑的力量,巴拉巴见到她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仍不断的乎求主名,不断的想替主作见证,此情此景在巴拉巴心中,成 为无法磨灭的记忆。
追寻之路(二)
尔后,在塞浦路斯铜矿里和巴拉巴终日铐在一起的奴隶-沙哈,亦是一位基督的追随者,他常拉着巴拉巴,要他一再的叙述耶稣当日钉十字架以及复活的情景,并在巴拉巴的要求下,在巴拉巴的奴隶圆牌上刻下和自己一样的符号---基督耶稣,曾有一度巴拉巴也跟着沙哈一同跪下祷告,向那位为它钉十字架 的圣子祷告,直到一天被残酷的监工发现,并毒打他们一顿之后,巴拉巴就再 也不愿祷告了,因为他仍在质疑,质疑那位向奴隶般死去的人竟是救世主?而 他竟要因为向他祷告而受苦。
后来沙哈和巴拉巴奇迹似的从必死无疑的矿坑中,转调罗马总督家为奴,兴奋莫名的沙哈直觉得是基督的恩典,然而沙哈所以为的天国竟也是他踏上殉道之路的开始。因为罗马总督发现沙哈与巴拉巴是基督徒,是西泽的背叛者,于是将二人带至面前询问,沙哈坚决肯定的表白自己是属于基督,是基督的奴仆,但巴拉巴否认了,他说他不信神。在当时宗教迫害的年代,可想而知,忠贞的沙哈当然逃不过钉十字架的命运。于是巴拉巴又再一次的目睹另一位基督见证人死亡的过程。
追寻之路(三)
由于巴拉巴曾顺从总督抹掉了自己的信仰,因此深得总督的喜爱。于是当总督卸职回罗马
自 此之后,巴拉巴努力地想在奴隶群中寻找基督徒的存在,总算在细心寻觅下,发现了基督徒的踪迹,并在一天夜里溜出府宅,想去参与他们的聚会。 怎之在秘密的犹太人墓窖中,巴拉巴四处找不着任何人的踪迹,在黑暗中,孤 独不断地向他袭击而来,徘徊无助的巴拉巴,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彼此相爱」的聚会情景。
而在当天夜里,罗马皇帝尼罗为缉捕基督徒,纵火焚城并借机嫁祸给基督徒。此时,对信仰仍懵懂的巴拉巴,听见街上有人喊「是基督徒放的火」时,忽然间他拼命地抓起一截又一截的木条,点燃投进其它房屋,因为他想要尽一己之力,来帮助那位曾为他死在十字架上的主。
经过那夜大火后,众多基督徒被迫下监,其中也包括了巴拉巴。而在狱中,他遇见了使徒彼得,一未曾经在多年前和他有一面之缘的耶稣门徒。当彼得得知巴拉巴纵火的原因后,诚恳亲切的告诉他:「我们的主是爱」!于是在等待受刑的日子里,沉默的巴拉巴在一旁听着这群基督徒唱诗、赞美、祷告、以及谈论着将面临的「永生」,而他也不断的思考、回忆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就在巴拉巴断气前的一刻,他吐出了一句话:「我把灵魂交给你了。」后, 便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爱与接纳
在小说中不断的呈现爱与接纳这两个主题。从一开始,基督为了救赎世人,用他牺牲不悔的爱,上了十字架。这样的行为,开始了在仇恨中成长的巴拉巴, 追寻信仰的动机。而当巴拉巴尝试的去接触部分基督徒时,却得不到完全的接 纳,因为他们将他视为是间接杀害耶稣的凶手。也因此心痛的巴拉巴,便开始 质疑这份「彼此相爱」的信仰的真实性。
另一位主角-兔唇姑娘,想当然尔,必是一位从小遭受歧视的悲剧女子, 可是她愿意毫无保留的照顾受伤逃亡的巴拉巴,只为了他曾开玩笑似的对她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更令人惊讶的是:瘦弱的她,竟愿意因爱她的主, 而踏上殉道之路,只为了当初那位人人尊敬的耶稣,曾经温柔地向她说话,并摸了她那自小被人嘲笑的兔唇,被慈爱主完全接纳的她,便心甘情愿地用自己 的生命来见证基督信仰。
而沙哈,在巴拉巴不愿祷告之后,仍不断的关心他,甚至在沙哈苦苦地向 监工哀求下,巴拉巴才得以逃出会致命的塞浦路斯铜矿,沙哈真诚的爱和关怀 ,温暖了冷酷的巴拉巴,也因着如此,在多年后,当巴拉巴梦见沙哈正为他祷告的情景,第一次流下感动的泪水,并愿意再次去寻找这份信仰。
小说最后在监狱中的描述,使徒彼得并不因巴拉巴错误的纵火,而和他撇清关系,反而亲切的与他促膝长谈。而至于「永生」这个巴拉巴不断寻找的课题,就在他断气前,期待被主接纳的时刻里,找到了答案。
因着爱与接纳,基督得以完成他的使命;因着爱与接纳,瘦弱的女子得以变的刚强,因着爱与接纳,仇恨之心得以被融化;更因着爱与接纳,永生才得以存在。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06:13
目录
概述
内容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