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
1936年张寒晖创作的抗战歌曲
《松花江上》是张寒晖1936年创作的抗战歌曲,正式收录于1950年10月9日陕甘宁边区文协编印的《张寒晖歌曲集》中。
歌曲创作
创作历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此,东北数千万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批东北人被迫背井离乡。
1936年秋,在西安任教的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关东军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这时,他接触了东北军中的共产党员孙志远,听他讲述东北军将士思念丢掉的国土之情,讲述东北难民对丧失国土的悲愤,并得到一本东北军出版的《东望》杂志,杂志封面写到:“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我们何时能安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我们何时能救我们的父老兄弟于水火之中?”这些激发了张寒晖的创作灵感,他很快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他的老家河北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幕后花絮
作为《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本人在当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所知。当时,该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张寒晖生前谦逊自持,不露声名。当年该曲发表时,他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坚持冠以“平津流亡学生集体创作”或注以“佚名”。在他看来,有一支能起到战斗作用的歌,也就足够了,署不署名都不重要。然而,随着该曲的影响越来越大,西安的国民党宪兵下令追查歌曲的作者,也正因没有署名,张寒晖才又一次躲过一劫。
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积劳成疾,在延安病逝,长眠于宝塔山麓。直到张寒晖去世,很多人仍不知道他就是《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去世后,陕甘宁边区文协的同志决定搜集编印他的歌集,直到1950年正式铅印出版这一歌曲集。至此,在该曲问世14年后,许多人才知道《松花江上》等歌曲的作者是张寒晖。张寒晖不是东北人,他从未亲眼目睹过他笔下所描绘的这片白山黑水,在他短暂的44年人生中,大部分岁月是在河北定县老家,以及陕西的西安、延安等地度过的。
歌曲歌词
发行信息
歌曲鉴赏
《松花江上》在日本关东军大举侵略中国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该曲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以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最后的尾声,唱出了呼天唤地似的旋律,使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重要影响
重要成就
社会影响
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时,西安一万多名学生和各界群众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请愿游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奉命前来劝阻时,请愿队伍中就有人高声唱起这首《松花江上》,歌声让张学良大为动容,并说:“我在一个礼拜以内,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你们的要求,希望你们相信我。如果说我不实现我的诺言,你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处我张学良于死地。”含泪而返的张学良几天后就与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对于抗日歌曲的巨大影响力,毛泽东也曾高度评价称“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该曲引动国恨家仇,激起东北军抗日救国的热情,对促成“西安事变”,推动抗战大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动员作用。后来,在抗战初期,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又以该曲作为剧情的一部分,在全国穷乡僻壤上演,更使该曲广为传播至全国,点燃了抗日烽火。可以说,该曲是中国抗战期间流行最广的歌,也是当代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一首不朽的歌曲。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20世纪60年代,周总理指示将该曲编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可见当年这首歌曲的流传和对中国人民抗战,有着巨大的影响。
重要演出
翻唱版本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7:51
目录
概述
歌曲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