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度线是1954年
日内瓦会议通过的《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所规定的临时
军事分界线的简称,位于北纬17°线稍南,九号公路稍北。
7月3日至5日,
周恩来与
胡志明在
柳州举行会谈,三天之内开了八次会议。会议作出决议,关于划区问题,最后的底牌是:在越南,准备在十六度线划线,如不可能,拟以九号公路为界;在老挝,要求是上、中、下寮各有一块地区,要力争到上寮、中寮有一块地区,争取将邻近中国和越南的桑怒和丰沙里两省划为抗战武装力量的集结区,如果不行再议;在柬埔寨,可以要求划集结区,但不能抱希望。
胡志明、
武元甲表示同意
周恩来的上述意见,力争在划区问题上达成妥协,迅速把印度支那战争停下来。
在会议双方各自协调内部谈判方针并基本达成一致后,
范文同与肖维尔于7月3日举行会谈。肖维尔表示接受
越南民主共和国方面想获得包括首都
河内在内的红河三角洲的建议,但是无法接受关于以北纬13度线划分分界线的建议。而按照法国的建议,分界线应在洞海以北(北纬18度线附近)。范文同提出在越南南方的越南人民军及其支持者的问题,肖维尔认为,这些正规部队可以北撤,任何想到越南民主共和国控制地区的人们都不会遇到阻挠。7月6日,范文同和肖维尔又进行会谈。据肖维尔说,范文同似乎已经同意以洞海一线为分界线,只要在此分界线以南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支持者的地位可以得到保证。
在范文同与肖维尔举行三次会谈后,7月11日至13日,范文同与
孟戴斯-弗朗斯直接连续进行三次会谈。这时法国已经放弃在分界线北侧保留一块“飞地”的想法,争执主要集中在如何划定分界线的问题上。范文同在11日表示,同意将分界线从北纬13度移到14度。孟戴斯-弗朗斯认为这远远不够,他重申以北纬18度为分界线的必要性。13 日,就在周恩来与范文同长谈之后,范文同向孟戴斯-弗朗斯提出以北纬16度线为分界线的新方案,但孟戴斯-弗朗斯仍坚持以北纬18度线为界。
由于孟戴斯-弗朗斯拒绝作出让步,法越双方会谈陷入僵局。7月14日,中国代表团秘书长
王炳南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成员时含蓄地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分界线问题上还准备作出更多让步,他认为法国也应作某些让步。16日,
莫洛托夫在会见孟戴斯-弗朗斯时也表示,越方已经作出重要让步,将分界线从13度线移到了16度线,法方也应作出适当的响应。17日,
艾登在与史密斯、孟戴斯-弗朗斯会晤时说,分界线最后可以定在靠近18度线的地方,这样法国可用17~18度线之间的一些并不太重要的地区换取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实质问题上的让步。18日,孟戴斯-弗朗斯向范文同示意可按北纬17度划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