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永逸(拼音:yī láo yǒng yì),是一则源自文人作品的成语,最早出自
杨雄《谏勿许单于朝疏》。
杨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一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卢山之壑而不悔也。”
康熙年间,黄河每岁冲决,久为民害,康熙帝下定决心要进行治理。康熙十五年十月,康熙帝派遣工部尚书
冀如锡、户部侍郎
伊桑阿前往淮、扬省视河工,并特别叮嘱他们仔细研究各处堤岸的修筑方法并将河上利害之事体勘详明,告诫他们“务为一劳永逸之计,勿得苟且塞责。”
次年二月,康熙帝以原河道总督王光裕“全无治河之才”将其革职。经吏部尚书
明珠推荐,
安徽巡抚靳辅升任为河道总督察审河务。靳辅对皇上厚望之事甚为感激,孜孜图报,四月初立即赶赴宿迁总河行署就任。靳辅莅任之初,除随时向幕宾陈潢请教之外,并“遍历河干,广咨博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考察。毋论绅士、兵民以及工匠夫役人等,凡有一言可取、一事可行者,“莫不虚心采择”。他研究了我国历史治河利弊与得失,主张继承明代河臣
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再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他在《河道敝坏已极疏》中,批驳了只知“保运”不求治黄的错误做法,提出了统筹全局、“将河道运道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的指导方针,并将治河应行事宜分拟《经理河工八疏》呈交皇帝。
靳辅的治河方案体现了康熙“务一劳永逸”的治河方针,得到了康熙帝的大力支持。康熙十七年正月,经议政王大臣等议,康熙帝批准施行。支给正项钱粮二百五十余万两,限定三年告竣。
在康熙帝的决策和靳辅的努力下,治河方式一改先前的单纯保运为全面治理,随着清初大规模全面治河的展开,黄河治理逐步取得了成效。辛苦一次就把事情办好无疑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但宇宙永不停息,生存的人类为人类的生存而永远劳动,既无一劳永逸,更难得过且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那后人就能够真正的“一劳永逸”了吗?显然不是,后世也无永逸的福气,后人仍得为后人种树,永远为后人着想。运动是绝对的,事物永远在变,不存在一劳永逸,只有劳才能获逸,永劳而得一逸。永远劳动、发现、创造,为后世,可以说黄河水患的治理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
个人也是如此,与其追求“一劳永逸”,打破幻想,树立不断进取的心态才是现实、明智的选择。没有吃不完的奶酪,没有花不完的金钱。没有进取心的人便没有前途,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自我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
唐·
陆贽《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今故遣太常少卿御史大夫沈房及中使韩朝彩等往彼宣谕,仍便与西蕃交割。卿等宜递相慰勉,叶力同心,互相提携……一劳永逸,固不合辞。”
近代·
鲁迅《
花边文学·再论重译》:“‘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就文字而论,中国的方块字便 决非‘一劳永逸’的符号。”
现代·
钱锺书《
围城》:“坐汽车只几个钟点,而乘客仿佛下半世全在车里消磨的,只要坐定了,身心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地看书、看报、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