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叶子呈阔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粗齿;花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呈漏斗形且为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呈倒卵形,先端圆;蒴果为卵形,平滑无毛且有喙;花期全年。它的名称,显然是着眼于其花卉颜色、外形与木槿花之相似,故得名“朱槿”。
植物学史
中国对朱槿(扶桑)的栽培观赏历史悠久,将其视为神树。朱槿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方草木志》(公元304年)《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淮南子·天文训》亦有相关记载:“日出汤谷,浴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据此,“扶桑”大体可解释为一种出现在东方的、与太阳有关的神树,一般训为日出之地。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扶桑”作为先秦太阳神话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浓厚的巫系文化色彩,反映了远古先民的太阳崇拜和神树崇拜。
楚辞·九歌·东君》云:“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汉代《海内十洲记·带洲》云:“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西晋植物学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朱槿的记载,内容如下:“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晋代陶潜闲情赋》云:“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逯钦立校注:“扶桑,传说日出的地方。这里代指太阳。”
唐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诗云:“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唐代诗人李绅的《朱槿花》诗曰:“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繁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宋代《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郭璞《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宋代诗人蔡襄酷爱朱槿,在漳州做写事判官时,晚秋季节,在西耕园驿庭园内看到数十株朱槿,当即时作诗赞赏,不久他离漳州东下,临行前特地去观看一回,又作诗一首。15年后,他再次来到漳州,专程去观赏朱槿,并写了一篇小序,将前后15年3次观赏不槿之事记录下来留作纪念。15年之久不忘朱槿,诗人爱此花之深切可见一斑。
明代凌云翰《关山雪霁图》诗云:“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载:“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东海日出处有朱槿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故日及诸名,亦与之同。”认为佛桑是朱槿之误。
清代李调元所著的《南越笔记》中记载:“佛桑一名花上花。花上复花,重台也。即朱槿。”。认为佛桑是指一种花上有花的朱槿品种。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载:“扶桑花,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清代颜光敏《望华山》诗云:“天鸡晓彻扶桑涌,石马宵鸣翠辇过。”
“扶桑”作为一种“太阳神树”诞生于《山海经》《离骚》等早期作品。在唐以前的诗歌中,“扶桑”意象多沿用其本义,即指“日出之地”或代指“太阳”“东方”。然而流传至唐,“扶桑”在诗歌书写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唐诗中“扶桑”意象被逐渐褪去其原始神话于巫术色彩,转而具有了更具现实意义的指涉。在杜甫和李白的诗歌中,“扶桑”意象集中反映了“政治隐喻”“道教求仙”“代指日本、新罗等地”等诸多内涵,体现出唐朝重事功、崇道教、对外开放等社会风貌。“扶桑”意象内涵在唐诗中产生的演变,进一步延续到了宋诗中。据统计,《全宋诗》中收录了200余首带有“扶桑”意象的诗作,其中以“扶桑”反映“政治隐喻”“道教求仙”“代指日本等地”内涵的用例均有体现。而相比于宋诗,“扶桑”意象则逐渐淡出宋代词人的视野,《全宋词》中仅有近20首词作出现“扶桑”意象,且大多不出其本义,即指“日出之地”或代指“太阳”“东方”,鲜有新变。究其原因,或与宋代诗词功能的分途有关。总之,“扶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常用的意象之一,以李杜诗歌为中心探究“扶桑”意涵在唐诗中产生的流变,有助于观照上古神话元素在中古与近世文学书写中的延承与嬗变。
朱槿的各种名称,现代已经混用,可以称呼所有类型的朱槿,但古代却不一样,即使是古代,各名称的定义也不一。例如现代无论是何颜色的花,都称为朱槿,但在古代只有红色花的才叫朱槿。西晋的《南方草木状》:“其花深红色”。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木部三·木之三·灌木类》中记载:“朱槿,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色者尤贵,呼为朱槿。”。晚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佛桑,枝叶类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
古代妇女以朱槿簪于发间。当今江南庭院种植朱槿之多,北方的盆栽朱槿之多,不亚地其他奇花异。这不仅是由于它的美,恐怕也由于它向人们索取的少,而供人们欣赏的多,是它能在全国各地广为栽种应用的原因。
扶桑是世界名花,它是夏威夷、南宁、茂名、玉溪、高雄等多地的市花,也是马来西亚、苏丹、斐济等国的国花。它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四季开花不绝,全世界有3000多个品种。迄今,美国的赫梅特国际公司、斯托克斯热带植物公司及艾格艾(IGI)贸易公司,荷兰的门·范文公司、波索斯植物公司,以色列的亚格苗圃,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德国的杰利托(Jelitto)公司和澳大利亚的奥斯太平洋公司,在扶桑的育种、繁殖和生产方面都非常有名。尤其是美国的几家公司更为著名,培育的新品种花大、色艳,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大面积栽培扶桑的有100多个国家。它的名称,显然是着眼于其花卉颜色、外形与木槿花之相似,故得名“朱槿”。
国内朱槿培育研究开展较晚,培育的新品种较少。近年来,南宁市园林科研所从八千多个自育新品种中筛选出了一百多个新优品种。截至目前,朱槿系统分类、品种资源搜集及整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散乱,没有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
形态特征
朱槿是常绿灌木,株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
叶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
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长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因其花朵五瓣,花期全年,寓意“凝聚、团结、绽放”,深受大众喜欢。
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云南、台湾、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栽培。朱槿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室温低于5℃时叶片转黄脱落,低于0℃,即遭冻害。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南部,现广泛植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江西、台湾、福建、湖南、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均普遍栽培。
繁殖方法
朱槿可采用扦插、嫁接和高空压条等方式进行繁殖。
扦插
我国绝大部分育苗场地以最简易的塑料大棚为主。夏季育苗受很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高温期长、光照强度大、水分蒸发快、昼夜温差小等,特别是扦插育苗对温湿度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控制不好,插穗很容易干枯和腐烂。5-10月进行,冬季在温室内进行,但以梅雨季节成活率高。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最好,剪取一年生粗壮、健康的枝条,长10厘米,选择其中部、腋芽隆起的部位作为插穗。扦插前将穗条剪成含3-4个节,上切口平齐,下切口马蹄形,且上、下切口距插穗节处0.5-1厘米,保证切口平滑,下部叶剪去,仅留顶端半个叶片,在清水中清洗干净,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扦插后及时浇透水,把插穗暴露部分喷湿,置玻璃温室内培养,遮阳75%,室内温度维持在25℃-28℃范围内,环境湿度要高于80%,室温为18-21℃,插后20-25天生根。用0.3%-0.4%吲哚丁酸处理插条基部1-2秒,可缩短生根期。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
嫁接
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单瓣花扶桑。嫁接苗当年抽枝开花。
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参与植物繁殖各个环节,是植物个体繁衍和种群演化的重要器官。朱槿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大粒花粉,具长钝刺,少部分具短尖刺,刺基部平坦,花粉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颗粒突起。朱槿属于演化较为原始的植物类群,但在锦葵科内是相对进化的,其花粉形态可以作为品种分类和亲缘鉴别的参考依据。
栽培技术
换盆修剪
盆栽用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应进行换盆。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为了保持树型优美,着花量多,根据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养护管理
朱槿是阳性树种,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阳光充足处,此时也是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松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开花。
光照不足,花蕾易脱落,花朵缩小,每天日照不能少于8小时。扶桑对肥料需求较大,在栽培中要及时补光。盆栽扶桑,一般于4月出房,出房前换盆,适当整形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冠,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涝,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经常洒水,以增湿降温,防止嫩叶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凉后,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2 C以上,秋后管理要谨慎,要注意后期少施肥,以免抽发秋梢。秋梢组织幼嫩,抗寒力弱,冷天会遭冻害。
防冻保暖
朱槿不耐霜冻,在霜降后至立冬前必须移入室内保暖。越冬温度要求不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不高于15℃,以免影响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长开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温条件好的家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气较冷时可盖纸或盖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内每天白天要开窗通风,留意盆土干湿变化,适当浇水。最冷天,浇水有预防冻害的作用,但施肥应停止。
病虫防治
叶斑病
朱槿叶斑病是一种真茼性病害。多发生在秋末天气转冷时期,尤其北方地区入窖不及时更易发生。最初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淡黄色及红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在比较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可出现黑色的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叶片干枯脱落。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风降温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及时喷布500-800倍液的代森锌或1500倍%铵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茎腐病
朱槿茎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并日发生范围较广的真菌病害。镰刀菌Fusarium sp.、平脐蠕孢菌Bipolarissorokiniana Shoemaker、疫霉Phytophthora等都可以造成植物根部的腐烂进而引起根腐病。镰刀菌是一类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土壤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植物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为叶片萎蔫、茎部腐烂,危害地下部分症状表现为根部腐烂。变红镰刀菌可侵染朱槿,造成严重危害。朱槿根基腐烂病是朱槿常见真菌病害之一。该病多发生在雨季,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严重。病原菌多从植株的根茎交结处侵染,初期病状不十分明显,只是受害部位的皮层皱缩,稍显暗褐色,但皮下组织却已开始腐烂,变成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干枯死亡。从叶面上看,发病初期时,叶片萎蔫,边缘出现黄褐色枯斑,逐渐向里扩展,后期叶片干枯脱落。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防止暴雨长期冲刷植株,并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200-500倍液托布津涂干。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根结线虫病
朱槿根结线虫病也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该病从地上部分观察,初期叶片生长衰弱,边缘出现红褐色的枯斑。并向内扩展,后期叶片干枯脱落。从地下部分观察,则发现在植株根系间出现大大小小的瘤状物,初期光滑肉色,后期粗糙褐色,内藏针尖大小的梨形雌线虫。该病的防治较困难。如果株数少可换土,土壤一定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暴晒,旧土不要再用。较多植株也可施入涕灭威颗粒剂,可按5寸盆埋入0.5克左右计划。
蚜虫
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10-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红蜘蛛
虫害初期,可用5%噻螨酮乳油1000-1500倍液、20%氟螨嗪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10-15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介壳虫
若虫孵化期,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6%氰戊菊酯加4%杀螟硫磷800-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500-800倍液或噻嗪酮加杀扑磷毙蚧粉剂1000倍液防治。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下级分类
主要变种
品种分类
朱槿品种繁多,全球有3000种以上,以夏威夷为最多。中国种植的品种不多,习惯上以花瓣为第一级、花色为第二级、花径为第三级分类标准。适于庭院种植的有小旋粉、迷你白、花上花(这种在花丝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国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称之)、粉牡丹、粉西施等品种,适于盆栽的有艳红等品种。
依据兼筹并顾品种演化与实际应用“二元分类”原则,遵循植物内在的基因规律,综合考虑外在的形态特征,同时借鉴其他名花品种的分类经验,初步建立朱槿品种群的花型分类体系。该体系主要按照花瓣边缘有无裂痕、瓣型、花形等指标,将22347个栽培种划分成12个品种群:
旋转品种群(whirl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无缺口,平滑或褶皱。花瓣向同一个方向偏斜旋转,花瓣或萼片的中部和基部互相重叠,相邻花瓣重叠部分的面积少于单枚花瓣面积的一半。
车轮品种群(cartwheel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无缺口,平滑或褶皱。花瓣或萼片每一片的一边覆盖相邻一片的边缘,为覆瓦状排列。总体形态近圆形,形似车轮状。
风车品种群(windmill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无缺口,平滑或褶皱。花瓣细长,相邻花瓣互不覆盖,相邻花瓣顶部分离的距离几乎是整片单瓣的长度。
凤头品种群(crested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无缺口,平滑或褶皱。花瓣为单瓣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并正常开花时雄蕊柱瓣化,开出的花朵瓣数较少,形态类似“凤头”。而因花瓣发育畸形而呈现出“凤头”状样态的,则不属于此类。
假托桂品种群(semi double group):半重瓣;花瓣长度不一,花瓣分内外两层,外层为普通平瓣,第二层疏松的花瓣从第一层花瓣基部长出形成重瓣,或为平展,或成疏松的椭球形。部分假托桂品种的雄蕊柱可能缺失。
重瓣凤头品种群(crested double group):半重瓣或重瓣;花瓣边缘无缺口,平滑或褶皱。花瓣排列看起来比较松散,通常有柱头,雄蕊柱的末端长出稀疏花瓣。
杯-碟品种群(cup-saucer group):半重瓣;花瓣不一,截然分内外两层,外层单瓣,形如碟状;内层重瓣,向雄蕊柱聚拢呈杯状。
圆球品种群(ball double group):完全重瓣;雄蕊高度瓣化,整朵花近似圆球形。
流苏品种群(fringed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有缺口,花瓣的边缘呈条纹状深裂。
波浪品种群(fluted single group):单瓣;花瓣边缘有缺口,花瓣边缘有波浪状开裂;质地柔软。雄蕊柱未缺失。
多层流苏品种群(fringed double group):半重瓣或重瓣;花瓣边缘有缺口,花瓣边缘有波浪状开裂;质地柔软。雄蕊柱未缺失。
翻卷群(fluted double group):半重瓣或重瓣;花瓣边缘有波浪状开裂;质地柔软。雄蕊柱可能缺失。
主要价值
朱槿为美丽的观赏花木,花大色艳,花期长,除红色外,还有粉红、橙黄、黄、粉边红心及白色等不同品种;除单瓣外,还有重瓣品种。盆栽朱槿是布置节日公园、花坛、宾馆、会场及家庭养花的最好花木之一。根、叶、花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朱槿在南方多栽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全年大红花开花不断,异常热闹。长江流域和北方常以盆栽点缀阳台或小庭园,在光照充足条件下,观赏期特别长。也是夏秋公共场所摆放的主要开花盆栽植物之一。
朱槿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具有解毒、利尿、调经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了朱槿的药用,“叶及花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痛痘胆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劳叶、白蜜研膏敷之,即散”,用朱槿花蒸米饭或浸酒食用,有“悦颜益寿”的功效。在潮汕地区多将新鲜朱槿花苞与红糖一起研磨均匀,作为外用制剂敷在伤口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疮痈溃疡药理作用。
植物文化
诗词
唐代诗人李绅的《朱槿花》诗云:“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多首赞美扶桑的诗,其中一首写得尤为传神,诗云:“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他所描绘的深红色和鲜红色的扶桑花,争先恐后地挤在一起“啼笑两难分”的画面,真让人耳目一新。
明代诗人桑悦《咏扶桑》诗云:“南无艳卉斗猩红,净土门传到此中。欲供如来嫌色重,谓藏宣圣讶枝同。叶深似有慈云拥,蕊坼偏惊慧日烘。赏玩何妨三宿恋,只愁烧破太虚空。”他把扶桑的美与佛事结合起来进行赞美,更加使人增添了对扶桑的喜爱。
花语
纤细美、体贴之美、永保清新之美。新鲜的恋情,微妙的美。
邮票
2008年3月14日,中国香港邮政推出主题为《香港花卉》的特别邮票,其中1元4角的邮票图案为朱槿花——大红花。
国花市花
朱槿花为中国广西首府南宁市市花。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主建筑穹顶造型便是一朵硕大绽放的朱槿花,12瓣花瓣意喻广西12个少数民族团结在一起。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竹溪立交桥畔,占地面积850亩,由主建筑、会展广场、民歌广场、行政综合楼等组成。
马来西亚称呼扶桑为“班加拉亚”,意为“大红花”,把扶桑当作马来民族热情和爽朗的象征,比喻烈火般热爱祖国的激情。夏威夷大面积栽种扶桑花,看到扶桑花就会令人想起碧海蓝天的沙滩和腰挂草裙的土著美女。据说土著女郎把扶桑花插在左耳上方表示“我希望有爱人”,插在右耳上方表示“我已经有爱人了”,至於两边都插呢?大概是“我已经有爱人了,但是希望再多一个”。斐济人每年八月都举行传统的“扶桑节”,历时七天。节日期间,人们用红色的扶桑花装饰大街小巷、牌楼彩车,张灯结彩,盛装游行。节日的高潮是评选出三名“扶桑皇后”,并为她们戴上插满红色扶桑花的美丽皇冠,节日十分隆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3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