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
甘肃省兰州市辖区
七里河区,甘肃省兰州市辖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是兰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东接城关区榆中县,南与临洮县永靖县相连,西邻西固区,北与安宁区隔河相望,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397.2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七里河区户籍人口48.1万人。截至2023年6月,七里河区辖9个街道、5个镇、1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津东路498号。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期,区境内就有大量先民耕作生息。
,为羌戎地。
秦始皇时,为陇西地。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为陇西郡榆中县地;
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为金城郡金城县地。
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仍为金城郡金城县地。北周,为武始郡地。
开皇三年(583年),为兰州地。
,为兰州五泉县地。广德元年(763年)至五代、北宋初,为吐蕃住地。
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为西夏地。元丰四年(1081年),为兰州地。元丰六年(1083年),在兰州城南40里置阿干堡,隶属兰州。
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阿干堡为阿干县,隶属临洮府兰州。
初,仍为阿干县及司侯司,属兰州。至元七年(1270年),废阿干县及司侯司并入兰州。
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兰州。
民国二年(1913年),为兰山道皋兰县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皋兰县第三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皋兰县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皋兰县定为一等县,城区设8个镇。其中握桥镇(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一带)、西屏镇(今七里河一带),在今七里河区境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成立兰州市。西部以土门墩为第二区;石嘴山以北、土门墩以东属兰州市握桥镇、西屏镇部分地方;其余属皋兰县果园区、阿干区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兰州市政府撤城区8个镇,成立8个区,其中撤西屏镇改设兰州市第八区,撤握桥镇改设第五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八里窑设第九区,其余属皋兰县地。
1949年,为兰州市第八区、第九区。
1953年3月2日,兰州市第八区改为兰州市第四区,第九区改为第八区。
1955年9月30日,兰州市第四区改为兰州市七里河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3年,皋兰县极寿乡的崔家崖、袖川乡的彭家坪、牟家坪、马滩乡和黄峪乡的禄家庄、下石板山、金沟乡的贾家山,兰州市第五区的一街至五街和六街的雷坛河西、沈家坡、华林坪、磨沟沿、西园、柏树巷,小西湖、梁家庄划人兰州市第四区。皋兰县的双龙乡(二十里铺)、天都乡(幌口子)、阿干乡、大水子乡、山寨乡、煤山乡和阜善乡的崖头村划入兰州市第八区。
1960年,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
2004年,撤销湖滩乡,湖滩乡的王家庄、邵家洼、鲁家村并入黄峪乡,湖滩村并入西果园镇。撤销崔家崖乡,设立秀川街道。
2016年,撤销黄峪乡,设立黄峪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七里河区辖9个街道、5个镇、1个乡:西园街道西湖街道建兰路街道敦煌路街道西站街道晏家坪街道龚家湾街道土门墩街道秀川街道阿干镇八里镇彭家坪镇西果园镇黄峪镇魏岭乡,59个行政村、82个社区。区人民政府驻西津东路49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3°54',北纬35°50~36°06'之间。东接城关区榆中县,南与临洮县永靖县相连,西邻西固区,北与安宁区隔河相望,东西长21千米,南北宽33千米,总面积397.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里河区地处黄河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321米。南部为石质山地,山高、谷深、坡陡,岩石裸露,双嘴山最高海拔3004米,黄河谷地海拔1500米。
气候
七里河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向北升高,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区境年际变化趋暖。冬季温度偏高,春夏有时偏低明显。年变化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春温高于秋温。夏季时低时高。冬季暖冬天气较多。日变化,受云量影响较大。
水文
黄河西从崔家大滩人境,东出磨沟沿,流长15.4千米。阿干河、西果园沟、黄峪沟水自南向北,注入黄河。
土壤
七里河区的土壤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11个土属,20个土种。山地垂直带土壤分布由上到下依次是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黄绵土,川地非地带性土壤有灌耕土、潮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七里河区水资源,除过境水、沟谷水外,在沟谷地带,马滩、雷坛河口南、王官营、车家坝以北的向斜地段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正常年景可开采量1291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七里河区耕地12732.30公顷(190984.50亩),种植园用地1011.41公顷(15171.15亩)。林地8747.64公顷(131214.60亩),草地6226.77公顷(93401.55亩)。湿地125.83公顷(1887.4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230.32公顷(93454.80亩)。交通运输用地1022.28公顷(15334.2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5.81公顷(3687.15亩)。
生物资源
七里河区天然次生林,区境内9.1万亩,分布在南部石质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地带。种植侧柏、云杉、山杏、樟子松等万株树,伴生有刺槐、山毛桃、丁香、苹果、山楂、核桃等灌木。
矿产资源
七里河区境矿藏资源按其成分分为三类:煤炭、石英石、岩石矿、石灰石、土矿。煤炭主要分布于阿干镇、大煤山﹑煤洞洼、马场、青岗岔、湾沟、土儿沟。1952年勘测储量5488.4万吨。岩石矿,有玄武岩矿。主要分布在湖滩乡湖滩村尹家湾子,含量12.5万吨。石灰石矿,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储量400万吨。石英矿,在阿干镇北煤山,储量137万吨。河卵石,在崔家崖乡崔家崖村一带。路标石,在黄峪乡赵家洼村,存量约5000万立方米。探明瓜州路(原运通大厦院内)有地热,井深2300米,水温63.5度,富含偏硅酸、氟、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七里河区户籍人口48.1万人,共17.9万户,平均每户2.68人。常住人口72.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87.69%。全年出生人口0.53万人,出生率7.37‰;死亡人口0.46万人,死亡率6.39‰,人口自然增长率0.97‰。
民族构成
七里河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回族、蒙古族、藏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38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19年,七里河区地区生产总值504.68亿元,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3.5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6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0.95亿元,增长6.6%。
2022年,七里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4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5.22亿元,同比下降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5.86亿元,同比增长4%。
第一产业
2022年,七里河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0.71亿元,同比增长5.1%。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6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油料种植面积594.7亩,较去年增加80.9亩。蔬菜种植面积12.57万亩,较去年减少298.34亩。中药材种植面积0.28万亩,较去年增加10.6亩。果园面积0.78万亩,较去年增加89亩。全年粮食产量0.4万吨,同比增长3.19%。其中,夏粮产量417.9吨,同比增长6.36%;秋粮产量0.36万吨,同比增长2.83%。全年蔬菜产量24.1万吨,同比增长1.07%。园林水果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0.92%。中药材产量712.32吨,同比下降2.46%。
截至2022年末,七里河区大牲畜存栏0.72万头,同比增长0.48%。其中,牛存栏0.69万头,与去年持平;羊存栏1.96万只,同比下降2.18%;生猪存栏1.61万头,同比下降2.62%。牛出栏0.12万头,同比增长3.86%;羊出栏1.1万只,同比增长6%;生猪出栏2.22万头,同比增长4.75%。
第二产业
2022年,七里河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5%,同比下降9%;轻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95%,同比增长2.6%。分公有制类型看,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7%,增速较公有工业低了23.6个百分点。从产销情况看,规上工业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102.9%,比去年同期增长0.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2年,七里河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5.86亿元,同比增长4%。全区商贸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34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86.79亿元,同比增长9.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91.9亿元,同比下降13%,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6亿元,同比下降22.9%,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65亿元,同比下降17.6%。
交通运输
2019年,七里河区市级投入养护专项资金220.2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287.6万元,计507.8万元,养护里程356.569千米,其中:县道24.7千米,乡道73.983千米,村道257.886千米,重点公路养护49.6千米,完成日常养护工作计划的100%。县乡道优良率45.437%,次差率10%。
公路
七里河区有甘新公路、甘川公路、兰郎公路、兰阿公路、兰阿榆公路、南山公路、龚湖公路等公路交会处。城区西津路、滨河路系市区主干道。
铁路
七里河区境所辖线路东起陇海线天水站,西至兰新线安家河东站,北到包兰线小红山车站,南至兰青线水车湾车站,含4条干线及红会支线和兰州枢纽环行线,118个车站,营业里程922.9千米,电气化铁路749.2千米,有基层站段(院)、中心32个。客货运输吸收区域近60万平方千米。
公共交通
2022年,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线路151条(含10条区间及附线),运营车辆3078台,线路总长度4955千米,运营里程1.12亿千米,年客运量3.5亿人次。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七里河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60所,在园总人数22145人,毛人园率96.3%。其中公办幼儿园7所、公办性质幼儿园23所、公益性民办有证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3441人,公办园人园率50.66%;托护点70所,在园幼儿7822人;新增21所普惠性幼儿园,普惠园在园人数23336人,普惠率90.5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3%。义务教育阶段全区实际招生6870人(含民办小学),其中本区适龄儿童4161人,随迁子女2709人。平稳有序划拨5830名小学毕业生(含区外2365名)到辖区20所初中学校就读。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6%。
科学技术
2022年,七里河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6家、市级9家、区级1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有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2022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总数达到73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4家,总数达到1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总数达到63家。
文化事业
2019年,七里河区举办文艺下乡演出活动20余场,送书下乡1.3万余册、送讲座展览到基层10余场,安排专业人才对全区“乡村舞台”基层文艺队伍专业指导900余人次,送春联10000多幅。
国家一级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体育事业
2019年,七里河区在30个社区和辖区单位配置全民健身路径34套(408件)、篮球架3副和室外乒乓球台6副。为6个乡镇的“五小工程”申请市局的器材配置,安装165件室内健身器材。获得团体金牌11枚,银牌22枚,铜牌30枚,个人获奖59人次。
医疗卫生
2022年,七里河区共有卫生机构427个,其中:区属卫生事业共15个(乡镇卫生院6家、区级卫生机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村卫生室6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私人开办卫生机构288个。全部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9577个,卫生技术人员10152人,执业(助理)医师3366人。
社会保障
2022年,七里河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6.62万人,增加0.2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8.52万人,减少0.09万人。年末全市共有2.59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37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1955年,第四区改为七里河区,以离兰州城七里的七里河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以唱为主,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有多种表演形式。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金天观,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明建文二年(1400年)始建,占地面积2601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金天观坐北向南,依中、东、西三条轴线布局。建筑举架较缓,门窗木雕精美,墀头砖雕生动。是甘青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对研究明清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均具有较高价值。
甘肃省博物馆,展示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二级文物2606件(组)、三级文物48164件(组)。
兰州战役纪念馆,位于七里河区华林坪以南、沈家岭北麓,是为纪念1949年8月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馆区占地面积41.95公顷,由“序厅”“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结束语”七个部分组成。
地方特产
兰州百合,甘肃省兰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醇,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核心生产区,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味极甜美、色泽洁白如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2004年9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兰州牛肉面,中国传统美食,已成为中国餐饮品牌地标之一。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系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外地引入兰州,并经其后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配料。
著名人物
牟本理,1946年5月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水县委书记,天水市委书记、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七里河区荣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20年11月17日,七里河区荣获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2020年11月25日,七里河区荣获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3月,七里河区荣获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3年12月,七里河区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5 19: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