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
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汉字源流
夏,象形字。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图①)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图①)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图①)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图①中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图②)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图③)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中的“夏”字(图④)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第五下】【夊部】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𦥑。𦥑,两手;夊,两足也。胡雅切。𠍺,古文夏。
说文解字注
【卷五】【夊部】
夏,中国之人也。
注: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从夊、从页、从臼。𦥑,两手;夊,两足也。胡雅切。
注:古音在五部。
𠍺,古文夏。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部】夏
古文:𡔰、𠍺、昰、𡕾。
《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并音暇。四时,二曰夏。《释名》: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前汉·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秉礼,执衡,司夏。
又《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并音下。中国曰“华夏”。《书·
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诗·周颂》:肆于时夏。
又国号。禹受舜禅,易虞为夏。
又国名。《史记·大宛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晋史》“
赫连勃勃”、《宋史》“
李元昊”,并僭国号曰“夏”,属今宁夏。
又大夏,禹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按:“九夏”有声无辞,“注”、“疏”以《雅》、《颂》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俎曰夏。《诗·秦风》(《
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大俎,一名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书·
禹贡》:羽畎夏翟。注: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饰。《周礼·春官·染人之职》:秋染夏。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盖取诸此。
又《集韵》:举下切,音贾。地名。负夏,卫地。《礼·檀弓》:曾子吊于负夏。
又阳夏,在开封。《史记·高祖纪》:追项王至阳夏。
又木名。《礼·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注:夏,榎也。楚,荆也。《诗·大雅》(《
大雅·皇矣》):不长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
又胡可切,音荷。
陈琳《
玛瑙勒赋》:四宾之筵,播以淳夏。色夺丹乌,明照烈火。
又叶创举切,音楚。
扬雄《
城门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设夫险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
贾谊《鵩赋》(《
鵩鸟赋》):单阏之岁,四月维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释例》:除春夏之夏,余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时之夏,余义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删。)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各体书法
音韵汇集
(参考资料:)
常用词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