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权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主人公感叹今昔生活待遇的差别之大,讽刺君主忘却旧臣、对贤士有始无终,抑或是没落贵族叹息生活今不如昔。全诗二章,每章五句,二章结构相同,在反复咏叹中作强烈的对比。
⑻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
朱熹《
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关于《秦风·权舆》一诗的背景,《
毛诗序》云:“《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
毛诗正义》曰:“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穆公之旧臣,不加礼饩,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嬴秦为求霸业,多有好养游士食客之君主,其中
秦穆公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取
由余于戎,获
百里奚于宛,迎
蹇叔于宋,求
丕豹、公孙枝于晋,并且屡败犹用
孟明,善马以养勇士,一时间四方游士,望风奔秦。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旧弃贤,使游侠之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诗人在此背景下,唱出这首嗟叹的歌。
此诗两章结构相同,在反复咏叹中见“低徊无限”(
吴闿生《
诗义会通》引旧评)之情,感慨
秦康公不能礼待贤者。诗首句即以慨叹发语,仿佛是一个酸不溜丢的人才两手一摊,仰天长叹,让听者有“不提倒也罢了,提起两眼泪汪汪”的心理预设,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强烈对比就显得自然而不突兀。过去的日子里大碗吃饭、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顿供应的饭菜都非常简约,几乎到了吃不饱的程度,前后待遇悬殊,让人难以承受。其实,饮食上的一点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贤者在国君心目中的位置。
诗的前后两章虽然相近,但些微变化间显示出歌唱者前后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从诗中无法看到诗作者慨叹之后待遇能否得到改变,但从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战国策·齐策》)的战国齐孟尝君食客
冯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宋代
朱熹《
诗集传》:“汉楚元王敬礼申公、白公、穆生。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尝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遂称疾。申公、白公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欤?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亦此诗之意也。”“此言其君,始有渠渠之夏屋,以待贤者,而其后礼意浸衰,供意浸薄,至于贤者,每依食无余,于是叹之,言不能继其始也。”
清代
方玉润《
诗经原始》:“贤者去就,只争礼貌间耳。而此诗所较,不过区区安居 恐非贤者志也。然孟子不云乎:‘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诗之作,亦犹是哉!盖贤者每欲微罪行,不欲为苟去,恐彰君过耳,康公之失,当不止是故,贤者借是乘几而作也。不然,食至无余,而且不饱,康公礼貌纵衰,何至此极耶?”
清代陈继揆《读风臆补》:“秦上首功,简贤弃士。《权舆》一诗,其逐客坑儒之渐欤?楚穆生因礼酒不设而去。唐明皇时,薛令之为东宫诗曰:‘朝日上团圆,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捥,羹稀箸易宽。’遂去。两贤其得诗人《权舆》之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