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三江源的景点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31°39′~36°16′之间,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藏羚羊、雪豹、兰科植物等。
历史沿革
2000年7月22日,江泽民主席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题写了区名。
2005年7月18日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运行。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治理范围进行了扩大。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最低海拔3335米,最高海拔6564米,相对高差3229米,最低海拔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金沙江江面,平均海拔4400米左右。中西部和北部呈山原状,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宽阔而平坦的滩地,因地势平缓、冰期较长、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沼泽。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带,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地形陡峭,坡度多在30度以上。
气候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气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
全年平均气温为-5.6~3.8℃。其中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6.4~13.2℃,极端最高气温28℃;最冷月1月为-6.6~-13.8℃,极端最低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262.2~772.8毫米,其中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夜雨量比例则达55%~66%。年蒸发量在730~1700毫米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0~65%,年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年辐射量5500~6800兆焦耳/平方米。沙暴日数一般19天左右,最多达40天。年平均降水量262.2~772.8毫米,6~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5%,夜雨量比例则达55%~66%,年蒸发量在730~1700毫米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0~65%,年辐射量5500~6800兆焦耳/平方米,沙暴日数一般19天最多达40天。
土壤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属青南高原山土区系,土壤基质形成的胶膜比较原始,成土时间短,区内土壤大多厚度薄、质地粗、保水性能差、肥力较低,并容易受侵蚀而造成水土流失,随着海拔由高到低,土壤类型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和山地森林土,其中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沼泽化草甸土也较普遍,冻土层极为发育。沼泽土、潮土、泥炭土、风沙土等为隐域性土壤。
水文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
河流
三江源区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有大小河流180多条,河流面积0.16平方公里。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上游称扎曲)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砻江、当曲、卡日曲、孜曲、结曲等大小河川并列组成。流域总面积为2379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总流量为1022.3立方米/秒,年总径流量324.17亿立方米,理论水电蕴藏量为542.7万千瓦。
湖泊
三江源区是一个多湖泊地区,大小湖泊近1800余个,湖水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188个,总面积0.51万平方公里。其中,矿化度1~3g/l以下的淡水湖和微咸水湖148个,总面积2623平方公里。盐湖共计28个,总面积1480平方公里,矿化度大于35g/l。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有扎陵湖、鄂陵湖、玛多湖等。其中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具有巨大的调节水量功能。
沼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环境严酷,自然沼泽类型独特,在黄河源、长江的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河三源头、澜沧江河源都有大片沼泽发育,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总面积达6.66万平方公里。沼泽基本类型为藏北嵩草沼泽,大多数为泥炭沼泽,仅有小部分属于无泥炭沼泽。
雪山冰川
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以当曲流域冰川覆盖面积最大,沱沱河流域次之,楚玛尔河流域最小,冰川总面积1247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约9.89立方米。
地下水
三江源区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仅玉树州的地下水贮量就约达115亿立方米。地下水属山丘区地下水,分布特征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空隙水。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的垂直补给和冰雪融水。
区域范围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31°39′~36°16′之间。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三江源区范围内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总面积为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及野生动植物等为主要保护对象,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跨青海省16县1乡,涉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玛沁、甘德、久治、班玛、达日6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2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和河南2县,和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乡共16县1乡,行政区划上共由69个不完整的乡镇组成。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1218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5%,缓冲区面积3924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实验区面积8188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3.7%。
初步区划
保护区初步划定25处核心区,其中有8个湿地类型核心区,10个森林类型核心区,2个高寒草甸类型核心区,5个珍稀野生动物核心区。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以国务院已批准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为准。
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
保护目标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生态环境变得脆弱。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进度。特别是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使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
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
鉴于三江源是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复杂、地理区位独特,根据保护区主体功能确定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功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其主要保护对象为:
1、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重点是长江源区的格拉丹冬雪山群、尕恰迪如岗雪山群、岗钦雪山群,黄河流域的阿尼玛卿雪山、脱洛岗雪山和玛尼特雪山群,澜沧江流域的色的日冰川群;当曲、果宗木查、约古宗列星宿海楚玛尔河沿岸等主要沼泽;以及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扎陵胡、鄂陵湖玛多湖、黄河源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湿地群。
2、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牦牛、雪豹、岩羊、藏原羚、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3、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4、青海川西云杉林、祁连大果圆柏林,山地圆柏疏林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及高寒灌丛、冰缘植被、流坡植被等特有植被。
植物
三江源区植被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植物中有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种和经济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维管束植物80余科,400余属近1000种。其中有优良牧草70余种,乔、灌木有80多种。在野生经济植物中,中药材有400余种,著名的有红景天、贝母、大黄、藏茵陈、冬虫夏草、雪莲、黄芪、羌活等。此外,淀粉植物蕨麻、香科植物瑞香、蜜源植物岩忍冬、纤维植物箭叶锦鸡儿等也较为丰富。
动物
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区系复杂。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属“青海藏南亚区”,动物分布型属“高地型”。区系分为寒温带动物区系和高原高寒动物区系,以青藏类为主,有少量中亚型以及广布种成分。东部高山森林动物除自然保护区亚区特有的白唇鹿、马麝、马鹿、棕熊、血雉、蓝马鸡等,还有西南区种类猕猴、金钱豹、藏马鸡等。中西部灌丛草甸动物有岩羊、猞猁、藏狐、艾虎、石貂、高原兔等,并有广布种类—狼。西部灌丛、草甸寒漠动物有藏羚、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寒草甸寒漠鸟类有棕颈雪雀、岩鸽等。经查明,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中兽类有8目20科76种,鸟类16目35科147种,两栖类7目13科4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藏羚、野牦牛、藏野驴、雪豹、金钱豹、白唇鹿、黑颈鹤、金雕、玉带海雕、胡兀鹫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藏原羚、鬣羚、猕猴、黑熊、马麝、马鹿、棕熊、猞猁、猎隼、秃鹫等3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艾虎、沙狐、黄鼬、斑头雁、赤麻鸭等27种。
开发利用
科研利用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景点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纪念碑是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636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通天河
通天河,古称“牦牛河”,流贯玉树草原,长1000千米,因辑入《西游记》而名闻天下。它是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后而成。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通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晒经石”,石旁古柏群上挂满经幡。传为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嘱托,被掀翻落水。唐僧师徒上岸后,在此石上晾晒被水浸湿的经卷,虽是神话传说,然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为玉树州一靓丽的旅游景观。
特色
管理状况
1999年,中国探险协会组织了水资源专家与其他科学家对澜沧江的综合考察,通过考察提出了“开发大西北,保护三江源”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国家林业局、青海省政府、中国科协及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2000年2月2日,国家林业局以林护自字[2000]31号文《关于请尽快考虑建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函》下发青海省。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青海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初步意见,并在2000年3月21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会议认为:“中华水塔”面临着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战略任务,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青海省人民政府经过认真调研,于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1年8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派出专家组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依据考察的成果,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和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依制定三江源保护区2001~2010年的10年建设总体规划。
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价值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长江干流全长6300公里,省内长1217公里,流域面积15.85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面积的43.6%;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省内长1959.1公里,流域面积16.72万平方公里,占46.1%;澜沧江干流全长4600公里,省内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占10.3%。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区的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高原冰川末端每年上升30~50米,雪线也在逐年上升,直接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也给中下游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和生态质量带来危害。诸如黄河自1972年发生首次断流以来,到1997年其断流的频率、断流的时间、断流的河段逐年增加,给中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西部大开发生态保护先行的方针和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中国政府网.2013-12-18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海省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8: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