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隆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下辖镇
三隆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位于灵山县中西部,距县城35公里;南面与陆屋镇伯劳镇交界,西面与沙坪镇太平镇相邻,东面与武利镇檀圩镇接壤,北面与那隆镇烟墩镇毗连。
历史沿革
传说过去由3户农民建房经商,后来生意兴隆发展成圩,故取名“三隆圩”。
解放前属钦县十一区管辖。
1949年属灵山县第四区。
1951年属第七区。
1957年改称三隆乡。
1958年称三隆公社。
1984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设立三隆乡。
1994年,三隆乡改称三隆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三隆镇辖兴隆社区、三隆社区2个社区和金东村、大田江村、龙山村关塘村、罩云村、鲁塘村上楼村石碑村大马村下埠村石梯村横岗村龙楼村、金西村、陈屋山村、蚌降村等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兴隆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隆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中西部,距县城35公里,离钦州64公里;南面与陆屋镇伯劳镇交界,西面与沙坪镇太平镇相邻,东面与武利镇檀圩镇接壤,北面与那隆镇烟墩镇毗连;全镇总面积141.15平方千米,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22°16′,东经109°01′。
地形地貌
三隆镇属丘陵地貌区,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境内主要山峰有鸡笼山、开峡山、横岗岭,其中鸡笼山海拔400米。
气候特征
三隆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7°C,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无霜期为348天,只在冬春季节有间歇性寒流入侵。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三隆镇主要矿产资源有石膏钛铁、泥兴土、陶瓷釉料土、花岗岩涂料等。
生物资源
三隆镇境内森林植被以湿地松为主,还有紫荆木枧木火力楠等珍稀树种。野生动物有猫头鹰、白鹤、青蛙山龟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69004人,民族以汉族为主。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三隆镇常住人口51887人。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三隆镇农业总产值2.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4元;工业总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财税收入1700万元。
农业
2013年,三隆镇有耕地面积5467公顷,农业总产值2.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4元;水稻种植面积3293公顷,粮食总产量2.06万吨;年末有林面积4235公顷;水果面积3380公顷,总产量 2.64万吨,其中荔枝4010吨;生猪存栏2.56万头;家禽存栏42.13万羽;肉类总产量3957吨;水产品产量204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木薯、莪术、香蕉等;特色农业经济有水奶牛、人工养蛇、蕃石榴、花心红薯等。其中,水奶牛存栏537头,奶产量445吨;人工养蛇8000多条。
工业
2013年,三隆镇工业总产值12亿元,以铁合金、烟花炮竹等行业为主;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产值8.04亿元。
商贸
解放前,三隆镇每圩期赶圩的人数约2000多人。1992年后增建了香蕉市场、贸易中心、江北市场。市场商品有果蔬、粮油、禽畜、五金、家电、家具、成衣、布匹等,每个圩期赶圩的人数1~1.5万人,贸易成交额50~70万元。2008年,有个体商贩2604户,从业人员4520人,贸易成交额8500万元。2013年,该镇有集贸市场2个。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解放前,三隆圩仅有3条小巷子,宽4~6米,总长1080米,路面为碎石铺成,凹凸不平,房子多为砖瓦结构的平房。解放后,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开始,其中“香蕉街”长300米,宽40米。1995年,有城镇街道4条。2006年投资180万元的新车站落成。2007年,在全镇主要街道安装了街灯。投资100万元建设大马工业集中区至陆屋镇的水泥硬底化道路。截至2008年,全镇共开发街道8条,总长2560米。其中“香蕉街”长300米,宽40米。至2010年,全镇城镇面积和集镇人口提高到1.5平方公里和1.2万人。
教育事业
解放前,三隆地区的教育较为落后,只办有小学,没有中学。1968年建立三隆中学,设初中20班,学生1500人,教职工82人。1972年设立三隆农中,有2个高中班,学生106人,教职工213人。1986年全镇小学教育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率皆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1993~1997年,全镇新建、扩建、续建钢筋水泥教学楼19幢,宿舍楼4幢,总面积21927平方米,投入资金748万元。小学入学率98%,巩固率98.2%,毕业率95.1%;初中毕业率99.5%,巩固率96%。1997年,经自治区验收,“两基”达标。2006年,全镇考上灵山中学54人,考上县实验中学13人。2008年,共投资230万元进行校园建设,其中建设教学楼2栋,建筑面积1800平米。投资75万元进行校园美化建设。2010年,全镇有小学校17所,在校学生8292人,小学教师总数286人;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3183人,中学教师总数126人。
2013年,三隆镇有小学17所,在校生6953人,教师313人;中学1所,在校生2750人,教师133人;幼儿园、托儿所17所。
文化生活
解放前,三隆民间在春节期间有舞龙、舞狮、舞白鹤等传统文娱活动,其它节日如元宵节、三月三、端午节、岭头节等,则有闹花灯、唱山歌、唱采茶、赛龙船、跳岭头等。解放后,三隆镇先后建立了文化站、电影院、灯光球场等文体场所,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和篮球、象棋等体育活动。1994年开始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可收看电视节目36套,有线电视用户550户,电脑、宽带网络也得到普及。2010年,全镇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1958年,三隆公社卫生院成立,占地面积96平方米,有医士1名、护士1名、药士1名。1994年末,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增至1254.3平方米。1999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一级乙等卫生院”。2004年全镇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镇卫生院有医疗技术综合楼两幢,病床40张,医护人员2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士6人,护士18人,并配置有B超、X光、麻醉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镇卫生院门诊量27270人次。全镇17个行政村皆设有村卫生室。2010年,全镇有5582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13年,三隆镇有医院、卫生院1个,医生7人,病床49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8万人;各村均建有医疗卫生室(卫生所)。
交通
清朝,灵城到陆屋的驿道途经三隆。民国二十年(1931年)修建的檀(圩)陆(屋)公路途经三隆境内,抗日战争期间为防御日军进攻将其毁坏,1951年春发动群众修复。1961年10月,修建长6.5公里的三隆到龙山的沙土路。1969年三隆大桥建成通车。此后还修建了三隆到大田江的大田江桥、三隆至陆屋的深沟桥和滑石桥、三隆到罩云的米利桥等桥梁。1991年,檀(圩)陆(屋)公路扩建为二级公路。1995年,三隆镇有过境柏油公路1条,全长11公里,过境乡村三级路1条,全长10公里,通村四级路6条。2008年,全镇公路里程9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5公里,四级公路80公里。17个村委全部通了公路;完成三隆至关塘龙山路、三隆至大马路、石梯至金西路、金东至龙门江、金西至蚌降路段建设,共20公里。
三隆镇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内有省道S310横穿。2010年,全镇村级行政道路硬底化达72公里,村村通水泥硬底化道路。
文物古迹
榕树塘老宅
榕树塘位于三隆镇北部关塘村境内,距县城约50公里,距三隆镇集镇所在地13公里。榕树塘发迹于清代,兴盛于民国,为民国时期称灵山“四大塘”之一,雇工众多,富甲一方。该村的代表性建筑物多建于民国初期,留传下来的正门,为“大榕佬”家族所建,三进布局,青砖瓦房,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
参考资料
灵山县三隆镇简介.灵山县人民政府.
灵山县三隆镇.广西县域经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