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将
月季、
桃花、
海棠、
石榴、
杜鹃、白玉兰等作为候选
市花。同年在
人民公园、
中山公园、
复兴公园、
杨浦公园等11个公园设点,请市民投票评选。据悉,市政府最后收得10万多张票,其中以白玉兰票数最多,桃花居次。随后,经专家评议,白玉兰被初定为市花。
根据市
园林管理局《关于推荐本市市花的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最后于1986年9月9日提请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1986年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在上海的气候下,开花特别早,冬去春来,清明节前,它就繁花盛开,
白玉兰花大而洁白,开放时朵朵向上。
棉花曾经是
上海的市花。1929年4月,新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
特别市,在报刊上公开评选市花,棉花名列第一,当选
上海市花。其实,棉花和上海的渊源自古就有,明代,棉花是上海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享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誉。从宋元到明清,
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一直是上海的两
大经济支柱,上海不仅是因港成市,而且是因棉兴市。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是世界第五大都会,常有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当时,上海市政府想要选一种市花与
伦敦、
纽约、
柏林、
巴黎等
姐妹城市互相比美。1929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府社会局初步确定市花的一项,提出
莲花、月季、天竹三种花卉,送交市长择定。二三月间,事情忽起波折。当时,市政府忽然决定不由市长裁定,而交由全市民众投票选举,并且可以扩大候选花卉的品种。
投票时间是4月1日起到4月20日截止,统计投票有效
选票17000多张。棉花以5496票高居榜首,夺得了市花的桂冠。《申报》在1929年4月29日关于棉花当选市花的报道中解释:“棉花为农产品中主要品,花类美观,结实结絮,为工业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赖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贸易,尤为进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业,扩大纺织经营,用为市花,以示提倡,俾冀农工商业,日趋发展……希望无穷焉。”阐述了市民选棉花做市花的缘由。
不仅如此,上海的近代工业也是由纺织业兴起并兴旺。因此纺织业也被亲切地称为上海的“母亲工业”。据统计,在棉花当选市花的后一年(即1930年),上海产业工人共有28.5万人,其中纺织行业独占20万人之多。至1949年上海解放时,上海共有纺织企业4552家,棉纺锭占全国总数高达47.23%。
棉花选为市花还有一说,那就是从1920年秋季开始起,上海华资的纺织厂就已经备受日资压迫,出现衰落景象,在选市花期间,民国日报有文章呼吁“拥护中国所种之棉花,不让外来之棉纱夺中国市场之利”,“棉花做了上海的市花,更望上海市民有拥护国种棉花的热心,不让美国棉、日本棉夺了中国的棉花市场”。故而颇有选棉花就是选择爱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