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渠镇,隶属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位于泰宁县南面之中部,东邻
将乐县余坊乡,北靠
杉城镇,西与
梅口乡交界,南与
开善乡接壤,距县城10千米,是泰宁县境内离县城最近的乡镇,也是开善、梅口、大龙等南片诸乡进城的主要通道。区域面积126.9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下渠镇常住人口为4785人,辖12个行政村(2021年10月31日)。
历史沿革
1958年,属红旗公社。
1961年,分设下渠公社。
1984年,改为下渠乡。
2019年1月4日,撤乡设镇,正式更名为下渠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下渠镇辖12个行政村:
下渠村、陈元村、上渠村、渠里村、
大渠村、渠口村、大湖村、
红地村、
宁路村、新田村、
大坑村、王坑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下渠镇位于
泰宁县南面之中部,东邻
将乐县余坊乡,北靠
杉城镇,西与
梅口乡交界,南与
开善乡接壤,距县城10千米,是泰宁离城区最近的乡镇,也是开善、梅口、大龙等南片诸乡进城的主要通道。区域面积126.9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下渠镇有
耕地面积2.07万亩,林地面积16.3万亩。
人口
2018年,下渠乡(今下渠镇)
户籍人口10876人。
根据泰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下渠镇
常住人口为4785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4.60%,其中
城镇人口为969人,
农村人口为3816人;常住人口中,男性2454人,占51.29%,女性2331人,占48.71%,性别比为105.28;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6.30%,15-59岁占54.98%,60岁及以上占28.71%(其中65岁及以上占22.19%)。
经济
综述
2019年,下渠镇实现
工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预计数,下同),较2018年增长8.5%。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9亿元,增长6.1%;工业总产值达7.67亿元,增长10.8%;镇财政总收入744.16万元,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62元,增长9.3%。
农业
下渠镇致力于城郊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优质稻、烟叶、雷公藤、锥栗、竹业、乌凤鸡、群鸭、肉羊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
下渠镇作为泰宁最早的烟区,烟叶种植一直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产量和税收贡献占了全县烟业的近五分之一,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县烟叶生产最大乡镇地位,下渠烟区也成为四川中烟基地,新建成的下渠烟草站、试验站堪称三明市一流的烟叶集散中心,2019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4920亩,收购1.15万余担,全镇烟叶收入达2100余万元,户均收入达7.2万元。
下渠镇泰紫茅紫薯酒、承远黄花菜、铭鑫源猕猴桃、华众生态小龙虾、闽华观赏鱼等高端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的六条措施》,成功培育了蝴蝶鲤、孔雀等近二十个品种的热带观赏鱼,年繁殖量突破500万尾,探索开发“微景观鱼”文旅衍生品,打响了“仁寿鱼”品牌名片。拥有省级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
工业
2018年,下渠乡(今下渠镇)有
工业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
商业
2018年,下渠乡(今下渠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
综合商店或超市2家。
社会事业
城乡建设
下渠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完成大湖、红地等5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及下渠、大渠、大湖等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陈元、王坑“幸福院”,大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2019年国家重点水土流失下渠溪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下渠溪水保生态公园,扩展延伸河滨亲水步道,打造了集水保宣传栏、节点标识、休闲拱桥、生态护岸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集镇功能不断完善,“第一眼景观”建美增靓。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下渠,古称“下衢”,因地处县城南部,按上北下南之义,乃为“下”;藉此可通往泰宁南片诸乡,乃为“衢”,故而得名。又一说,因境内永兴溪,仁寿溪水汇成渠,渠道纵横,渠里、上渠、大渠、渠口、下渠诸村名皆缘于渠,故而得名。
交通运输
县道762线新(桥)明(溪)公路贯穿下渠镇。
风景名胜
下渠镇境内的渠里溪、仁寿溪造就了渠口片和大坑片两块肥美的田园,山水田园间还点缀着泰宁保存完好的仁寿古廊桥、香花墩古村落、仕坑古树群等。
荣誉称号
下渠镇荣获过 “全省库区移民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省级护林联防先进集体”“省级平安库区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乡”“平安先行乡”,并连续三届(2006-2014年度)获 “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乡村少年宫被列为“省级艺术扶贫基地”。2015年被评为省级宣传思想文化示范乡镇,201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