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谢氏宗亲总会是谢氏宗亲的世界性联谊组织。1977年8月在
美国旧金山成立。旨在弘扬谢氏光荣之传统精神,团结互助,增进世界谢氏宗亲之联系及福利。
组织机构
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总会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总务处、财务处和公关处等7个办事机构。章程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恳亲大会。1978年10月在台北举行第1届世界谢氏恳亲大会暨第1届第2次代表大会,议决总会设在台北。1988年10月在台北召开第1届第3次代表大会,推举
谢东闵(台湾)为名誉会长,谢汉儒(台湾)为代理会长。1991年2月召开第2届第1次理监事会,推举谢汉儒为第2届理事长。
组织活动
1990年10月执行1988年大会决议,组织50多人的寻根谒祖访问团到河南省寻根,先后到南阳市东
谢营村和唐河县谢家庄寻根谒祖。
谢氏的发祥地在西周、春秋的南申国(河南省南阳与唐河一带),访问团分别到南阳县东谢营和唐县
苍台谢家庄寻根谒祖。
谢氏尊
申伯为开姓始祖,并视申伯受封之地——古
谢邑为谢氏发祥地。关于古
谢邑的确切位置,历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据《世界谢氏通讯》发表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南阳县说,即古谢邑庄在今南阳县境古谢水之滨的东
谢营村附近,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持此说。二是唐河县说,即古谢邑庄在今唐河县
苍台谢家庄附近。为确定
谢邑的位置,南阳县曾召开了“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唐河县则编印了《谢氏源流资料集》。
1992年9月,组团到
谢安故里河南省太康县谒祖,同月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谢安与淝水之战学术研讨会”。
出版物
1994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第2届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8届世界谢氏恳亲大会,计有各国各地区的宗亲400多人参加。
1995年4月,在福建武夷山召开“谢叠山(谢枋得)学术
研讨会”。
设有奖学基金,用于对谢氏宗亲子女中学习优秀者的奖励,并发动海内外宗亲支持中国的“希望工程”。泰国谢慧如除向总会奖学基金捐献100万元新台币外,也向
唐河县谢家庄捐资25万元,建成谢慧如教学楼;总会则在南阳市东
谢营村捐“宝树学校”。发行会刊《世界谢氏通讯》,设有“谢氏源流研究会”。
谢氏历史
谢姓始祖
申伯为谢氏始祖,不仅有文献可考,也得到了几乎所有谢氏宗亲会的认可。
申伯是
炎帝之后,他的祖先
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周成王将这位宁愿饿死也不失节的圣贤之士封到申国,他因此被称为
申伯。申国(今山西、陕西之间)开始只是一个小国,对周朝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到周厉王时,
申伯却有了辅助社稷的机会,周厉王是一个暴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针对他的统治而言。厉王的暴政终于导致了民变,厉王逃往彘地(今山西霍县)避难,朝政由
周公、
召公、
申伯等人摄行,史称“共和行政”。
申伯的女儿是厉王的妃子,太子
姬静为她所生,厉王死后,姬静继位,即宣王。
申伯被宣王改封谢地(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因为是周宣王的母舅,
申伯的待遇极为优渥,封往
谢邑时先派大臣召公去做立国的准备工作,还赐给许多的器物,有诗为证:“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申伯的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也称为河南谢氏。公元前688年,南申国被
楚国灭亡。
谢氏渊源考
考谢氏渊源,始自周宣王五年(公元前八二三年),赐姓我祖,即
申伯于谢城。「谢姓出陈留,会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故太始祖申伯谢公本姜姓,
炎帝之后,周宣王之舅,后因功出封于
谢邑,其后以邑为氏。印今河南省
南阳府唐河县是也。
考稽史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始制耒耜,教民务农,故号神农,以火德王,又称
炎帝,尝百草以疗疾病,又立巿通货,故我谢姓:原为中国伟大的古圣,炎帝神农之光荣后裔也。
炎帝至周武王封太公于齐国,凡一千五十六百年。齐太公望
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
炎帝之裔,
伯夷之后,其先世佐禹治水,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
封姓吕,吕尚其后也。尚尝穷困,年七十有二,垂钓于渭渚
兹泉,三四三夜鱼无食,旋有异人指点,钧须细绘,茅饵,徐投,无令鱼骇,果得鲋鲤,。于鲤腹中得书,书文曰:「
吕尚封于齐」,事殊神奇。寻文王出猎,遇于
渭滨,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矢」、因号太公望。其所获非龙、非彪、非虎、
非熊,有助朝业之卜验,乐载俱归,立为师。
尚善兵权与奇计,使天下归周,武王时号为师尚父,平商后封于齐营邱,修政便民。同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太公受命得讨五侯、
九伯之罪,齐由此得专征为大国,都营邱。
太公卒:子
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卒弟静立,为胡公(自太公及至五世皆反葬于周) ,徙都薄姑,同母少弟山有怨,杀胡公自立为献公,尽逐
胡公子,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吾立(武公九年,同厉王出奔居彘,十年周室乱,廿二年周厉王卒。周室王立)。申伯公即武公
谢姓起源
谢姓人起源于远古后羿氏部落,以射猎为生,尊奉弓箭为图腾。‘
饮血茹毛’。发明和使用弓箭后,由‘穿树叶吃野果息巢穴’进入‘狩猎’,制造弓箭需要大量白色羽毛,‘白羽成堆’,史称“
白羽城”,至今尚有遗迹存世。延至
炎帝神农氏,发现火的用途,告别‘
饮血茹毛’进入‘火耕刀种’。史称“
伏羲(xi)氏”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称伏牺。生活在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八卦,开创象形文字的最早开端,结束“结绳纪事”的历史。结绳为网,捕鸟打猎,发明瑟,创作《驾辨》乐曲,鲍厨,祭祀等,开创中华文明。发明制作木耒、木耜,创造农耕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制定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史称
神农氏,以火德王,也称
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据《姓谱》、《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
炎帝之胤。”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长
伯夷与弟
叔齐一齐投奔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商王朝,隐避於首阳山,周成王继位后,封伯夷后裔为申侯,史称
申伯,佐
宣王中兴被宣
王封于谢。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灭
谢国。其子孙以
谢国为氏,史称谢氏,
据《左传》、《
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
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
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谢,
任姓,黄帝之后。”《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姓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
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代有人认为谢姓是黄帝之后。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
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又:“黄帝之宗:
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
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
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说,谢姓得名于
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代亡国,其地为
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四十马》:“谢,出自黄帝之后。
任姓之别为
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
谢邑,以赐
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三、他姓改姓与恢复原姓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在隋朝任散从
正员郎,于
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
谢偃善赋,人称
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
谢偃的祖辈本姓谢北朝时改姓直勒氏,《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本是南朝陈郡谢氏人后在鲜卑人的强迫下改为直勒姓,在北齐任散骑常侍,隋朝恢复谢氏。
另外,先秦时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与谢字同音,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谢为氏者关于射氏的来源,史书记载不一。《万姓统谱》说出自晋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则认为由古代司射官而来,《汉书》颜师古注更认为是谢氏的分支。
还有一种改姓谢的情况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乎王东迁洛邑后,这部分人被迫东迁兖州龚邱县(今山东宁阳县)。为了纪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称作
谢丘。后来又以
谢丘为姓
四、边远地区谢姓:
涪陵谢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据研究,他们可能出自被
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人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黔江)、汉葭(今彭水县东)二县设
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说,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
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
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姓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
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
成都一带),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
渭南县东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
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姓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
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
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片羊)柯郡(今贵州凯里县西北)功曹
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贡汉朝。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
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烊柯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
谢恕就是(片羊)柯人。其后,
李特侄
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烊柯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不久,东晋灭亡李氏政权,对烊柯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
谢恕对烊柯的世袭特权。于是,
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烊柯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者称南谢,郡东应州(今贵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东)者称东谢,郡西琰州(今贵州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旧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
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
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南蛮传》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武德三年(620年),授
谢龙羽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
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领
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贞元中(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刺史;十三年(797年),
谢文经任(片羊)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谢氏堂号
谢氏自古相袭的郡望有二:【
陈留】与【
会稽】传续的堂号也有二:【东山堂】与【
宝树堂】
陈留是谢姓的发祥地,在现今的河南省陈留县。会稽则是秦代所设的一个郡名,位于江浙一带,是东晋谢姓家族的主要根据地。所以传自东晋谢氏家族的后裔大多以【
会稽】为郡望,自河南分衍至其它地区发展的大多以【
陈留】为郡望。至于【东山】可以确定是传自东晋的
谢安,【宝树】则是传自谢安的侄子
谢玄。
谢姓历史典故
1、
乌衣望族:乌衣在江苏江宁东南。南朝宋尚书吏部郎谢弦微等望族居乌衣巷。见《宋书.谢弘微传》。
2、凤羽名流: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孙谢超宗,陈郡夏阳人。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补新安王国常侍,王母
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谓
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入齐为黄门郎。
3、江左称风流宰相:晋代宰相
谢安,字安石,少时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每游必以歌妓自随,时人谓其为“
风流宰相”。
4、程门重道学先生:北宋学者
谢良佐,字显道,上蔡人。学者称上蔡先生。曾从
程颢受学,后卒业于
程颐。与
游酢、
吕大临、杨时在程门四大弟子。为学主“敬是常惺惺法”,为
朱熹所称道。
5、治法轻能退谷:清代教谕
谢金銮,字退谷,侯官人。乾隆举人。喜读宋儒书,博通传注。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等。
6、文章美若
叠山:宋代进士谢枋得,字君直,弋阳人。号
叠山。为人豪爽,观书
五行俱下。好直言,以忠义自信。私谥文节,世称
叠山先生。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7、赋志鹦鹉,风华袅蓝王之烟:南朝宋尚书吏部郎谢弘微之子
谢庄,字希逸。七岁能文,文帝见而异之。叹曰:“
蓝田生玉,岂虚也哉!”后随王诞后军谘议,领记室。元嘉中除太子中庶子。时南平王铄献赤鹦鹉,遍招群臣为赋。袁淑文冠当时,作赋毕,示庄。及见庄赋,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一亦之杰。”遂隐其赋。历官吏部尚书、紫金光禄大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