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下属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经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部以及合并东北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发展而来的。东北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校之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传统优势。
学院概况
20世纪50年代初成仿吾先生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时,就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三大基本方针之一。当时,学校建立了直属学校领导的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教研室,集聚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知名学者,并为兄弟院校输送了一批骨干教师,为我国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学校直属的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四个教研室全部并入政治教育系。1961年,为适应教育部提出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公共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学校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教研室从政治教育系分离出来,成立了系一级建制的马列主义教研室。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马列主义教研室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部。1981年,马列主义教研部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我校被确定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4个试点院校之一。
长期积累与建设,奠定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学科基础,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更是迎来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繁荣期。
1998年,马列主义教研部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这个专业全国最早的6个博士点之一。此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先后两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为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学校将马列主义教研部、德育教研室合并,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0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了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2004年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名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首批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被人事部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9年初,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院学科发展、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学院向学校申请恢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名称。
学科建设
如今,学院已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计等2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国际政治本科建设健康发展,以学科重大理论问题及当代重大现实问题为研究重心,以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问题研究为特色,教学科研并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吸收外国留学人员,使之逐步成为层次、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
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及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等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目前,在院学习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已达400余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教师43人,行政、教辅人员4人,学生政治工作干部2人。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4人(另有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14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现在,学院已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富有责任心与事业心,凝聚力强、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经过多年建设,学院的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与教育教学层次齐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北京大学齐名位于全国第四位,学院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学院中位于前列。
系所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科学技术哲学、形势与政策六个教研室;并设有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校管所),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外政治制度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科技哲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设有国际政治系,下设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东北亚等三个教研室,主要承担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国际关系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实力
为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及本院教职员工的集体努力下,近年来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院目前拥有自己独立的教学楼,各年级本科学生及研究生拥有各自的教室,有专门的学术报告厅、微机室。同时,学院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拥有各类图书15000多册,长期订阅的期刊有200余种,报纸17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40余种,过刊杂志6000余册。
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学院设有继续教育中心、党务干部与企业文化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性的咨询培训机构。
发展方向
数代马列学人的辛勤耕耘与努力付出,积淀了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与繁荣。新时期学校与学院发展的历史使命,呼唤着马列学人续写往日的辉煌,开创无愧于未来的事业。学院将承继优良传统,秉持“信仰弥坚、立德成人,团队和谐、术业专精”的发展观念,全面提升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的水平,在3—5年内,力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地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本部校区位于宽阔笔直的人民大街中段,学府林立,人才荟萃,净月校区位于长春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内,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东北师范大学走过了一条辉煌的道路,成为一所著名的“人民教师的摇篮”;在这块丰沃的黑土地上,一代代学子在这里学习和创造,陶冶着“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憧憬着做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处在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关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先后从延安、华北、山东派遣干部和部队挺进东北,开展政治、军事斗争,发展文化教育,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到延安大学, 向校长周扬和副校长张如心传达了党中央的决定,要求延安大学的一批骨干力量去东北,办东北大学10月25日深夜,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接见了周扬、张松如延安大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指示说:你们去创办的东北大学,是新型的东北大学。
这样以周扬为队长、张如心为副队长的延安大学部分干部、教师组成的“松江支队第四大队”告别延安,开赴东北。
1946年元旦前后,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至此,一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大学,迎着纷飞 的战火在东北大地上诞生了。她为东北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学习革命理论的基地,引导他们走上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道路。
建校伊始,为局势所迫,学校辗转颠沛,1946年3月15日转至安东(现丹东市)后,继续转移经通化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之一“海上大楼”。5月,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向公主岭进犯,学校再度北撤。27日到达哈尔滨市,除留部分师生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北撤。6月1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北满根据地佳木斯市。学校定址于“满赤医院”,开始了新的历程。在历时3个月, 行程1500余公里的北撤中,学校的队伍不断壮大,干部、教师始终和同学同甘共苦,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显示了党的干部的优秀品质和作风。青年学生们在艰苦历程中,表现出了积极向上、追求真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意志,显示了一代英才的风貌。他们是先驱,是榜样,在学校创建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1946年8月, 张如心所率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的百余名教师、干部胜利地到达哈尔滨市,加入了东北大学的行列,壮大了东北大学的力量,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教师、干部队伍。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大学继承和发扬延安大学的办学经验和革命传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构建毛泽东同志指示的“新型东北大学”,为解放区建设和全国解放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1948年7月,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1949年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2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成仿吾到该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成老到校后, 带领全校干部 、教师实行正规化办学, 狠抓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的领导和管理, 充实教师队伍,弘扬延安精神, 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当时我国最有影响和最具发展实力的师范大学之一。
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十年动乱期间,学校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但富于革命传统的广大师生在动乱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学校后来的发展保存了力量。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 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一个蓬勃发展的师大在高等师范教育的沃土又开始了新的耕耘。
目前东北师范大学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政法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9个院系,逐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以生命科学、历史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为代表的、在我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成为一所以培养优秀中学师资为优长的高等学府。
东北师范大学传承、 弘扬的是老一代革命家所积淀的光荣的革命传统, 践行的教育理念是“ 尊重的教育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5万名优秀中学教师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师范大学以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学术水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蜚声海内外,成为有志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青年学子追求和向往的地方。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精品化、系列化、学院专业特色化的校院两级校园文化格局,其中“双百论坛”学术报告、“挑战杯”科技竞赛、“文明修身”道德发展、“炫亮东师”原创艺术、“激情年华”精品展示、学院专业素质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07年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国内首次由一所大学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东北师范大学学子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喜获特等奖,实现了吉林省在这一奖项上20年来零的突破;在被誉为“中国青少年科技类最高奖”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东北师范大学学子连续两届榜上有名;东北师范大学红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也具有全国性影响,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学校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 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长期外籍专家学者300余人来校授课,先后聘请了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8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每年派出近百名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近年来,举办了30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开展了多项重大合作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国际知名度。学校分别在韩国东亚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
世纪交替,百年更迭, 东北师范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1999年,学校顺利完成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与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0年,启动净月校区建设,进一 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同年,学校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3所拥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实现了东北师大几代人的夙愿和梦想。
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为东北师范大学题词: “办好师范教育,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党和人民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拳拳重托和殷殷厚望。 跻身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师范大学行列, 以研究型、 综合性的姿态跨入崭新的21世纪已经成为今天全体东北师大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师大精神, 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师大人, 为创造东北师范大学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断拼搏,不断奋进。
2007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的陪同下来到东北师范大学,和同学们热烈讨论起师范教育问题,并首次就免费师范生教育问题和同学们交换意见。温家宝总理来校视察,鼓舞着全校师生员工更加满怀信心地走强校之路、特色之路、开放之路,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7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东北师范大学担负起了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任,东北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946年,东北大学新生在哈尔滨市的东大办事处门前集合赴佳木斯
1947年5月9日深夜,东北大学学生、刁翎县土改工作团团员李雷,被土匪杀害。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烈士墓
1947年5月12日,东北大学学生张建堂在参加土改时,同土匪激战中光荣牺牲。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烈士墓,并将刁翎村改名为建堂村。
1947年,东北大学学生在佳木斯过着艰苦的生活。
1948年4月,东北大学宣传队为群众演剧。
1948年4月,东北大学师生300余人下乡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5月,东北大学学生绘制的解放战争发展形势图,竖立在校门口。
1949年3月,东北大学学生刘自然率东北学生代表团出席第十四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1日,东北大学师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1949年11月6日,东北大学青年团、教工会、学生会召开庆祝党公开大会。
专业设置
学校2004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校现有22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204个硕士学位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51个博士学位点,设有研究生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物理学等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等12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全球视野下的亚欧美文明及其互动关系,真核生物基本生命活动和人类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我国东北草地、湿地生态过程、功能及修复技术基础,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时空过程研究及其成果应用,多酸及光发射材料与应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问题驱动下的应用统计学等8个“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1个“十二五” 吉林省一级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历史、中文、生物等3个学科是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我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格局。
教学改革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2006年至2010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5亿余元。目前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等115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96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3700余篇,SCI论文数2000余篇,2009年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0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50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奖励共54项,其中部级奖励17项,省级奖励37项。同时,学校与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多所大学合作,通过“3+1”或“2+2”培养模式,培养中国某些短缺专业的人才。
发展特色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2006年至2010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5亿余元。目前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等115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96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3700余篇,SCI论文数2000余篇,2009年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0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50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奖励共54项,其中部级奖励17项,省级奖励37项。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研究、细胞遗传学等特色研究领域逐渐形成。
荣誉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中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遗传学、草地生态学、应用数学、多酸化学、功能材料学、环境科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细胞遗传等优势领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信息化 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21:51
目录
概述
学院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