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旱麦草
禾本科旱麦草属植物
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 (L.) Jaubert & Spach)是禾本科、旱麦草属植物。秆常具3节,节多膝曲。叶鞘的上部稍膨大,大多短于节间;叶舌膜质,平截,边缘破碎成裂齿状;叶片线形,扁平,两面均被有细微的柔毛。穗状花序紧密,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小穗含3-5小花;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呈短芒状,被柔毛,背部具脊;外稃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延伸成极短的芒,密生柔毛,背部具脊;内稃与外稃几等长或稍短,顶端2裂,脊上粗糙或具短纤毛。
形态特征
秆高8-25厘米,常具3节,节多膝曲,在花序下的部分具短柔毛。叶鞘的上部稍膨大,大多短于节间,无毛,但位于基部者可长于节间,具微细的柔毛;叶舌膜质,平截,长0.5-1毫米,边缘破碎成裂齿状;叶片线形,扁平,长2-5厘米,宽2-4毫米,两面均被有细微的柔毛,但上面的毛较硬。
穗状花序紧密,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3厘米,宽8-16毫米;小穗长9-14毫米,含3-5小花;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呈短芒状(芒长2-5毫米),被柔毛,背部具脊,有2-3脉,两颖几等长,长4-7毫米(芒除外);外稃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延伸成极短的芒,密生柔毛,背部具脊,有5脉,基盘极短,第一外稃长6-7毫米(芒除外);内稃与外稃几等长或稍短,顶端2裂,脊上粗糙或具短纤毛。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多生于海拔580-1600米的荒漠草原或干燥脊薄的山坡上。
东方早麦草为春雨型短命禾草,平原绿洲、荒漠及草原化荒漠草场上短命植物层片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适宜于壤质或沙质灰钙土和棕钙土,在以博乐蒿(Artemisia borotalensis)和喀什蒿等为优势种的蒿属荒漠草场上,东方旱麦草常与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庭荠(Alyssum desertorum)、离子芥(Chorispora tenella)、舟果荠(Tauscheria lanceocarpa)、荒漠早熟禾(Poa bactriana)、臭阿魏(Ferula teterrima)等植物组成不稳定的一年生短命和类短命植物层片;在草原化荒漠草场上以蒿属植物、针茅等为建群种的草场型中,东方旱麦草与一些短命和类短命植物亦可形成不稳定的层片,有时在春季曾积过水的洼地以及山前倾斜平原上部的弃耕地上亦可形成单一的层片。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与吐鲁番盆地;俄罗斯中亚、哈萨克斯坦以及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也有。
生长习性
为早春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生育期短,虽生长在荒漠草场,但它并不耐旱,而是利用早春融雪水及春雨形成的湿润土壤条件生长发育,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周期。在中国北疆地区通常3月底4月初萌发,4-5月开花,5月底至6月初结实枯死。
主要价值
东方旱麦草适口性好,为各类家畜所喜食,羊喜欢采食,花后,草质变粗糙,适口性下降,牲畜乐食,枯黄后家畜不常采食,但它在早春缺草季节可提供青饲草,这对于牲畜体力的恢复,产羔催奶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属中等牧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7 00: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