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时刘氏世居小沂水村,元末刘氏为避乱投靠砀山县大刘村刘氏,据草涧刘氏族谱载:……“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雀窝。天顺年间,该村被火,谱牒亦烬。大侍养虽有元碑,小沂水亦有元碑。东旺庄犹有明碑。而字迹模糊,名讳莫详。虽欲追序,末由也已。惟记成化年间(1465─1487)叔高祖承源迁安丘,接源迁邱前,续源、根源迁莒待考。我高祖移居草涧庄生:福、禄、寿、禧、诗、书、忠、厚。余与弟君质修谱,断以思源公为始祖,以福、禄诸祖为二世焉。惟禧祖仍居故里,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福公避匪将长子志干、次志贞托负于我二世祖禄,率三子恒迁居诸城县逄哥庄。
刘福携幼子刘恒迁居逄哥庄后便在当地耕种为生,至六世刘必显于明天启年间举人,顺治年间进士,刘氏家族开始兴,八世起刘统勋、刘墉、刘镮之祖孙三代,三公二宰相传为佳话,刘氏家族在清代出过11个进士、42个举人。七品以上官员73人,二品以上官员8人,一品官员3人。
刘必显(1600~1692),字微之,号四水,清初官员,
诸城人。年19补庠生,岁试第一。1624年(明天启四年)举人,1652年(清顺治九年)中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奉使粤东等地,后升户部河南司主事。1664年(康熙三年),出理芜关税政。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
刘棨(1657~1718),字弢子,清前期官员,高密县逄戈庄(原属
诸城)人。他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
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州地贫苦,他见山上多桷树,宜养山茧,便派人到诸城老家,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其绸为“刘公绸”。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
宁羌州有了乡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知府。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皇帝下诏,从全国各地选拔操守清廉,才学优长之员。天下知府得举者惟有他和陈鹏两人。次年,升任天津道副使,迎驾五台山。他早写就“爱清”二字准备让皇上御书。皇上见其忠,便将“爱清”反其意,以“清爱”二字御书赐之。曲此,刘家即称“清爱堂”。后又升任江西按察使。时值大赦,他详勘死囚,得活者百余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他晋升为四川布政使,到蜀后仍勤励,颇得民众爱戴。他为宦一生,勤奋不懈,后以劳累而卒。
刘统勋(1698-1773)号延清,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 刘墉之父。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
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
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
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总裁。乾隆三十八年卒,谥
文正。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
清代书画家、政治家。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
高密市)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
刘统勋子。官至
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
刘环之(?~1821),清中期大臣,清朝大学士
刘统勋之孙、
刘墉之侄。高密县逢戈庄(原属
诸城)人。1779年(
乾隆四十四年)
进士,改翰林庶吉士。后授翰林检讨。大考二等,迁翰林侍读。升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迁詹事府詹事。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迁兵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擢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复提督顺天学政。1811年(嘉庆十六年),拜兵部尚书,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以京畿发生林清天理教起义,降职留任,仍负责缉捕起义军余众。后加
太子太保,调
户部尚书。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迁左都御史。再调兵部尚书,充经筵讲官。
道光元年卒,
谥“文恭”。
刘喜海: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官
汀州太守。善鉴赏
金石,著海东金石苑补遗,
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成书。《艺林年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