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丛录》是
吴汝纶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编印的书籍。《东游丛录》一书出版,对当时
中国办学校兴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展开积极思考。书中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仍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教育精神、提供什么教育内容、采取哪些
教育方法展开深入思考。
中日教育交流有很长的历史,与传统的
日本输入中国古代典籍不同的是,
清末的中日教育交流多体现中国通过日本输入
近代教育体制。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
教育的国家,有一千多年历史的
科举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
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但是到了
封建社会后期却无法应对以
实用和
科学为核心的西方教育的挑战,正是在这种困境中中国人开始关注经
明治维新引入
西学后崛起的日本。清末是中国社会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
中国教育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过渡的重要时期。 随着对日本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
甲午战争带给国人的惊醒,促成了清末官绅赴日考察和
留学生留学的热潮,而日本也对中国教育改革十分关注,通过派遣教习、开办留学生机构等扶植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开始为期4个多月的
吴汝纶的东游日本也是这股潮流中重要的一部分。吴汝纶是
桐城派古文大师,对西学和新式教育都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受到管学大臣
张百熙担任
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委托。吴氏因多重原因坚决推辞,提出先赴日本考察学制再定夺的请求。在日期间,吴汝纶将考察日记、收集的学校图表和与教育家谈话笔记整理成《东游丛录》一书,呈送给张百熙,以期作为他制定学制的参考。
十几万字的《东游丛录》书为我们展示了日本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现代教育形成的源头和基础。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
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角度、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介绍
晚清教育的困境和中日教育交流的状况,从传统教育入手,简单梳理清末三次教育变革,指出关注和学习日本近代教育的原因。其次是通过
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以及在设立
留学生机构和在中国设立
日文学堂等方式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反映促成清末中日教育交流的原因和形式。
第三章:重点探讨了《东游丛录》中所反映的吴汝纶在日时与日本教育家的教育问题的讨论,主要从语言统一的问题、寻找兼修
汉学西学方法、应先确立教育精神、建立
教育制度、开创女子教育五个方面着手分析,吴汝纶对与教育家的直接交谈询问非常重视,因此做了详细的记录,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对教育问题的主要关注点,以及这些方面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是吴汝纶的日本考察的影响,首先是《东游丛录》中的教育信息和他与
张百熙的书信来往对
学制建立的积极作用以及对
教育发展的促进,主要体现在学制颁布后,
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吴汝纶聘请日本教习直接
任教,关注留学生问题,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发挥所学和他在故乡
安徽创办桐城学堂对教育起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结语,首先介绍吴汝纶个人赴日考察的感受,其次比较《东游丛录》在整个“
东游日记”中的地位和价值,论述学制建立后对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变革的影响以及当时所讨论的教育问题对解决当今教育上的问题的现实意义。
《东游丛录》编印之时,吴汝纶刚被清庭任命为
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大致相当现在的教务长),任命下来时,大学的影子还没有,中国从来没办过这样的新式
大学,他该从何着手?这位桐城派的古文大师便到已经办了大学的日本去取经。从《东游丛录》就可看出,里面记有日本一位议员对他的谈话:“理学一事为贵国人人头脑中所未有,向所未有之物,而注之使入,自非易事。…尝读贵国书籍中,巫医并称,巫者虚妄不经,医者积种种学理以成之者,两者天壤暌隔,乌得相提并论,此亦无理学思想之一证。苟稍解理学,鲜有不能辨别者。故常人之宜知普通学,迫如水火菽粟之不容须臾也。”这里的理学就是自然科学,普通学应指基础科学知识。日本人还告诉吴汝纶,他们的小孩子在江户时代也是读四书,尊崇
孔子、
孟子、
朱熹这些人,现在已不是这样了。吴汝纶这次去,见到了日本朝野许多名流和办教育的人,彼此谈了许多话,有专人给他们记录,吴汝纶认为重要的经验才选出来编到他的这本书中去,是准备在京师大学堂推行的。但是他在考察结束后,半路上就告病回老家去了。原因是这京师大学堂是
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新政,而就这一点点改革上面也并不是真的要推行,派吴汝纶出去也不放心,他的随员中就有朝廷派来监视的人,一路上对他不利的小报告打了不少;但朝廷中也有人暗地保护他,给他通风报信,叫他千万不要再到京城来,于是他赶快把考察结果编了这样一本书就回家了,留下这本《东游丛录》,算是没有白跑一趟,但那些日本人的经验也无从吸取,直到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才把这京师大学堂办得像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