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堂是古代学宫之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的地方。
民国以后,明伦堂也仍然存在,为地方绅士和民国政权所维护。
至少从宋代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对庙学合一的中国古代来说,各地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当地的学子大多数都会在其中学习。而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明伦堂委员长的
李扬敬于民国二十六年订立,并在此建亭,希望“一邑之财产,仍可互相维持”。这个亭子颇具民国建筑风格,也是东莞研究民间公共财产的不可多得的资料之一。
1947年,黄达枢因致力于教育事业,而得到东莞明伦堂的资助,创办了东莞县立
塘厦中学 。
抗战后期,东莞县立中学校长卢彭铿,申请于东莞明伦堂,为贫困教师请求抚恤,得到资助。邑内文翠鼎盛,经久不衰。“除状元外,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辈出,风华之士大有人在”。
2005年,东莞的这所明伦堂被拆除了,其被拆下来的两扇大门经由藏家们几经转手之后,被东莞一位收藏
红木家具的藏家孔先生看中高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