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隶属于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左岸,
武汉市西北部。东连张公堤与
硚口区、
江汉区、
江岸区接壤。西南濒汉江与
蔡甸区、
汉川市、
黄陂区相望,总面积495平方千米。2022年,东西湖区常住人口92.55万人。截至2023年6月,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
历史沿革
1958年前,境域除大部分地区(占76.4%)属汉阳县管辖外,其余少部分土地(占23.6%)属原
汉川县(今汉川市,在境域西)、
孝感县(今孝感市,在境域西北)、黄陂县(今黄陂区,在境域东北)。
夏初,属荆州。
商末周初,属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属楚。
汉,属
安陆县。汉末至南北朝先后属
沙羡县、
石阳县、曲阳县、
沌阳县、滠阳县。梁天监元年(502年),区境并入安陆县。
隋开皇十七年(579年),置
汉津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为
汉阳县,区境大部分属之。
南北朝,先后置甑山(后为汉川)、孝感县,区境西北一隅分属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析汉阳县汉水以北之境置夏口厅。
1912年,改厅为县,区境大部分属之,时称夏口西乡。1929年6月,撤夏口县建汉口市,夏口西乡仍归汉阳县。
1949年5月,境内解放,大部分地区隶属沔阳专署
汉阳县。
1951年7月,境内巨龙岗、柏泉、三店、李家墩、汉水北岸胡家台以下地带,划入武汉市三店区公所管辖。
1952年7月,武汉市三店区撤销,原地区除李家墩交
黄陂外,其余交归汉阳县。
1957年12月,成立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
1958年10月,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实行区、局合一体制。
1961年2月,撤区、局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农场。6月,改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农场管理局。
1973年4月,恢复区,重归区、局合一体制。
2012年,武汉市吴家山经济开发区与东西湖行政建制并存,实行区、区合一的体制。
2013年,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更名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西湖区合署办公。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孝感县东西湖地区辛安渡20多个村塆划入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管辖,同时划入的还有孝感县龙店区毛陈乡、东山乡在东西湖大堤内的土地和人口。
汉川县府河东北的小汪家台、郭家湾、戚家湾、姚家台等18个村庄划归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管辖。黄陂县辖接金乡的部分地区划入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
1958年3月,组建成牛奶一至六场(随即改为畜牧场)、水产养殖场、棉粮一至五场、蔬菜一、三场与试验场。
1960年4月,
长丰乡划归
硚口区后,将蔬一、三场合并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吴家山农场;棉粮一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走马岭农场;棉粮二场、蔬菜二场合并,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新沟农场;原棉粮三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辛安渡农场;原棉粮五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东山农场;原畜牧一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禁口畜牧场;原畜牧二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径河畜牧场;原畜牧三场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柏泉畜牧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农牧试验场及武汉市国营东西湖水产养殖场按原有名称不变。
1961年4月23日,将新沟农场铁路以北的生产队和辛安渡农场的“无人管地区”以及东山农场沙家台生产队划出,新组建荷包湖农场。
1962年11月3日,原禁口与径河两畜牧场合并,改为径河农场。
1965年3月4日,湖北省农垦厅所属综合试验场划归东西湖农管局,改名为武汉市国营东西湖三店农场。
1966年9月,在汉阳县邓南区的银莲湖筑堤,围湖垦殖,组建东西湖汉南农场(1978年3月29日汉南农场划出,交新成立的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1月,成立吴家山新村街道。
1984年,吴家山新村街道更名为吴家山街道。
1985年3月,以东风垸为基础成立东风垸渔牧场。9月,在11个农场设立慈惠墩、走马岭、新沟、辛安渡、荷包湖、东山、柏泉、径河、三店、李家墩、长青等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1989年3月,将新沟农场的新河大队、新沟大队划出,组建新河农场,与新沟镇合署。将东山农场的五四大队、五七大队、前进大队和柏泉农场的连通湖一大队划出新组建湖心农场。
1991年11月,撤销湖心农场,原湖心农场所属各单位以总干沟为界分别划归东山与柏泉农场。
1997年3月,撤销东风垸农场,划归东山与柏泉农场。
2005年,在吴家山农场建长青街;在慈惠农场建慈惠街;在新沟、走马岭农场建走马岭街;在新河、荷包湖农场建新沟镇街;重新整合三店、径河农场和水产养殖场,建径河、金银湖、将军路街;辛安渡、东山、柏泉3个办事处仍代行街镇职能。
2016年4月,撤销东山办事处,设立东山街道。撤销辛安渡办事处,设立辛安渡街道。撤销柏泉办事处,设立柏泉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
吴家山街道、
柏泉街道、
将军路街道、
慈惠街道、
走马岭街道、
径河街道、
长青街道、
辛安渡街道、
东山街道、
常青花园新区街道、
新沟镇街道、
金银湖街道。另辖7个管理处:产业管理处、保税物流管理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管理处、食品工业管理处、临空经济管理处、农科所管理处、现代服务业管理处。东西湖区人民政府驻吴家山街道五环大道43号。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东西湖区,地处长江左岸,
武汉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13°53′—114°30′,北纬30°34′—30°47′之间,东连张公堤与武汉市
硚口区、
江汉区、
江岸区接壤。由南转西而北,濒汉江、涢水、沦河,分别与
蔡甸区、
汉川市、
孝感市、
黄陂区相望。东西长38千米,南北宽22.5千米,总面积495平方千米。
地质
东西湖区全境在大地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江汉盆地,在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中,东西湖地方明显褶皱成陆(志留、泥盆、碳二叠纪倾斜岩层上水平覆盖着第四纪沉积物)。4条东偏南一西偏北走向的平行凹陷褶皱布于区境,第三纪时,境内陆壳已相对稳定。境内地层以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与上更新统为主。
地形地貌
东西湖区,地貌属岗边湖积平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间以坡岭、岗地和残丘,分成东、西两湖。西南沿汉江干堤与府河堤一线,地面高程在26米(吴淞,下同)左右,约以二千分之一的坡度倾向湖区,其高程大多在23米以下,西湖底高程19.5~20.5米。东湖底高程17~19米,湖底最深处高程为15.5米。坡地岭岗大多在25~35米,东北部为陇岗平原,中间低,形若“盆碟”。地形与地势的变化及成土母质的差别,可划分为四种地貌类型:西南部沿江冲积平原区、中部湖积平原区、东北部垄冈平原区、北部低丘陵区。
气候
东西湖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光照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2022年,东西湖区平均气温18.0℃,年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55天;年降水总量为1250.7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799.6小时;年平均风速为1.6m/s,年极大风速18.4m/s(8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水文
东西湖区,汉江、汉北河、沦河、府河4条河流分别从南、西、北三面环绕区境而过。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至西向东南流经东西湖区西南侧,过境长度34.65千米,年平均过境水量512亿立方米,常年有水。
汉北河流经东西湖区境界6千米,经新沟帝闸入以江,其支流沦河通过东山头闸入府河。沦河经本区辛安渡、东山,通过东山头大闸下泄府河,全长13.50千米。府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东西湖区东北侧,经武汉市洪家矶注入长江,全长349千米,过境长度38.50千米。东西湖大堤内汇水面积442平方千米。全区水系由98条干支沟、26个湖泊构成。
土壤
东西湖区,境内土壤类型据1976年与1981年两次土壤普查测定,有潮土、黄棕壤和水稻土等3个土类、8个亚类、16个土种。
植被
东西湖区,在围垦前,以湿生和水生植被为主。沿江平原,由于地势稍高,夏水冬陆,植被以芦苇、获为主,土壤进行着沼泽草甸化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有机质。垦植后,旱耕熟化,种植棉花、麦作、油料等,加之绿肥作物未发展起来,有机肥施量日趋减少,以致造成用养失调,地力减退。低湖地区,过去植被以蒿草、莎草及水生植物为主,土壤向沼泽潜有化方向发展,为土壤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垦植后,发展水稻,有些地区由于肥一稻,肥一稻一稻耕作制的重茬连作及水利设施的不配套,造成部分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过程,致使潜在肥力难以发扬效益。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东西湖区水资源丰富,雨水充沛,湖泊众多,河流、地下水均十分充足。1957年围垦前,湖泊面积为97平方千米,占汇水面积的20.64%,调蓄库容约1.1亿立方米;围垦后湖泊面积缩小,水面只有14.8平方千米,仅占汇水面积的3.15%,调蓄库容有3258万立方米,为垦前调蓄库容的29.6%。
东西湖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95.8毫米,降水总量5.5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432毫米,径流量2.01亿立方米,年产水量可达1.89亿立方米,以大泵站装机设计最低水位19.5—20米之间。有效调蓄库容只有672万立方米,暴雨期间电力外排溃水1.27亿立方米,实际利用量仅为0.62亿立方米,降水利用率为32.9%。
地下水大部分为松散堆积层承压水,静储量为18.6亿立方米,其中西湖片14.2亿立方米,东湖片4.4亿立方米,水质硬度超标,不宜直接饮用。
汉水、府河、汉北河过境容水总径流量达633.2亿立方米,且外河水位常年高于境内,客水资源丰富,年灌溉用水引入量多达0.92—2.49亿立方米。据测算,作物年需水量包括水损为2.1亿立方米,供水方式是堤内提水1.58亿立方米,堤外提水5685万立方米,自流灌溉932万立方米,可满足作物需水量。
植物资源
东西湖区常见树种有30余种。其中农田防护林树种有:水杉、湿地松、榆树、苦楝、皂荚、槐树、刺槐、柳树、意杨、枫杨、梧桐、泡桐、桑树、椿树等。
园林绿化树种有:樟树、桂花、梅花、法桐、雪松、马尾松、罗汉松、广玉兰、
白玉兰、紫玉兰、龙柏、千头柏、塔柏、洒金柏、石楠、龙爪柳、棕榈、南天竹、海桐、悬铃木、十大功劳、银杏、女贞、合欢、石榴、紫薇、夹竹桃、黄杨、含笑等。
绿肥植物有:红花草籽(紫云英)、蓝花草籽(苕子)、黄花苜蓿;水生绿肥主要有水葫芦、水浮莲、绿萍(红萍)、槐叶萍、水花生、丝草等。
可食植物有:莲藕、茭白、茭笋、芡实、菱角、野慈姑、野荸荠、藜蒿、地菜、马齿苋、苜蓿、野苋、野韭、枸杞、香椿、榆等。
药用植物有:枇杷、女贞、桑、金樱子、金银花、泽泻、艾叶、野菊、野薄荷、枸杞、车前草、紫苏、蒲公英、苍耳、芡实、芦根、马鞭草、野茯苓、鱼腥草等。土特产有:茶叶、藜蒿、黄花菜、木耳、香菇等。
动物资源
1958年围垦前,东西湖区境内湖泊湿地及山冈中,野生动物较多。兽类主要有:鹿、麂、狐、鼬、獾、野猫、野兔、鼠类、蝙蝠、刺猬等。此外还有壁虎、蜥蜴、乌楣蛇、水蛇、土蛇、三更蛇、赤链蛇等爬行动物。还有野蜂、天牛、蝉等80余种昆虫。
两栖动物有:龟、鳖(脚鱼、团鱼)、蚌、螺、虾、蟹、青蛙、金线蛙、蟾蜍、田蛙等。
鱼类有8科45种。主要有:鲤、青、草、鲩、鲢、鳙、鲫、鳊、鲂、鳜、鲶、鲍、黄颡、黄鳝、泥鳅等鱼类。
鸟类主要有:大雁、野鸭、天鹅、
白鹤、鸬鹚、沙鸥、鸳鸯、喜鹊、乌鸦、斑鸠、鸽子、杜鹃、画眉、八哥、燕子、麻雀等。
人口
2022年,东西湖区常住人口92.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1.8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7.62%。户籍人口39.43万人。户籍出生人口4260人,出生率10.97‰;死亡人口1770人,死亡率4.56‰。
2022年,东西湖区共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4456人,少数民族类别33个,其中以土家族(2151人)、回族(640人)、满族(398人)、苗族(299人)、壮族(291人)居多,少数民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金银湖街道、吴家山街道、常青花园社区等。全区有少数民族经营门店170余家、总人数近480人;有新籍少数民族集中务工人员约250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东西湖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652.1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3.455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41.4256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787.23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4︰50.9︰47.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9334元,比上年增长5347元。
2022年,东西湖区市场主体184878户,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企业102280户,增长19.9%;个体工商户82598户,增长16.0%。新登记市场主体37156户,增长16.7%。其中,新登记企业20787户,增长26.6%;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6369户,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东西湖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9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9.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4.9%,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57.4%,其他费用下降8.5%。民间投资增长37.8%(不含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8%。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下降16.8%。房屋施工面积1020.85万平方米,下降13.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21.76万平方米,下降15.3%。房屋新开工面积137.32万平方米,下降38.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2.48万平方米,下降42%。
财税收支
2022年,东西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81409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770万元,下降2.6%。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84970万元,下降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4799万元,增长2.8%。
人民生活
2022年,东西湖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15元,比上年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32180元,增长7.5%。居民恩格尔系数29.2%。
第一产业
2022年,东西湖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696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农业222670万元,增长52.8%;林业1262万元,增长448.7%;牧业14471万元,增长58.0%;渔业143619万元,增长11.8%;农林牧渔服务业13674万元,增长12.5%。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中,粮食产量15938吨,下降4.7%;蔬菜产量523507吨,增长7.9%;水果产量22550吨,增长12.5%。水产品产量53695吨,增长6.0%。
2022年,东西湖区生猪存栏1.81万头、家禽存栏7.48万羽、奶牛存栏0.30万头,牛奶产量1.80万吨,猪肉产量311.4吨,禽蛋产量379.5吨。
2022年,东西湖区池塘养殖面积4446公顷,其中:精养鱼池面积2573公顷,普通池塘面积1873公顷,水产品产量5.17万吨。稻田综合养殖面积213公顷,产量池575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东西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下降2.9%,增加值增长0.3%。其中,内资企业产值下降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11.2%,重工业产值下降9.9%,轻工业产值增长0.2%。轻重工业结构由上年的68.8:31.2变化为71.0:29.0。
建筑业
2022年,东西湖区建筑业总产值11485651.9万元,增长14.1%。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0971142.5万元,增长14.7%;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514509.4万元,增长2.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东西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92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按销售类值分,限额以上单位大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5.8%;烟酒类增长1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2%;汽车类增长9.1%。
对外经济
2022年,东西湖区进出口265.78亿元,增长22.4%。其中,进口118.77亿元,增长19.1%;出口147.00亿元,增长25.3%。
金融业
2022年,东西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3.80亿元,比上年增长8.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08.64亿元,增长16.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2392.44亿元,增长12.3%。
交通运输
2022年,东西湖区通车里程1259千米,路网密度2.518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国省干线公路7条125.812千米(国道4条71.564千米,省道3条54.248千米)、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49.543千米。共有公交线路90条,运营车辆1267台,公交站点1638处,其中智能公交站棚725处、简易站棚83处、站杆830处。
道路运输行业业户总数3404户,开业552户,增加范围146户,补证22户,换证426户,注销175户,变更133户,转出3户,转人3户,年审2144户,年审率62.98%;车辆总数50369台,车辆新增4513台,补证314台,换证1202台,转人1202台,转出1198台,注销1316台,年审46007台,年审率91.34%。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实行一人一档,建档率100%。
汉宜高速铁路、汉丹线、
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武汉三环线、
武汉四环线高速公路、外环线、机场高速公路、机场二通道以及硚孝高速、G107、G318、G347、G348、S106、S108和S112、武汉地铁1号线、武汉地铁2号线、武汉地铁3号线、武汉地铁7号线、武汉地铁6号线、武汉地铁8号线穿过东西湖区。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东西湖区共有幼儿园184所,在园幼儿28871人,教师2309人;小学40所,在校学生43635人,教师2455人;初中23所,在校学生15890人,教师1364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7502人,教师652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5206人,教师349人。
科技事业
2022年,东西湖区专利授权量7133件,比上年增长15.8%;发明专利授权量941件,增长2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8件,下降2.6%。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武汉市东西湖区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武汉市东西湖区文化馆。
2022年,东西湖区共完成慰问演出、“文艺四进”、义务送春联等群众文化活动934场,演出活动统计文艺节目25场,演员600余人次,观众达71万余人次。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6万册,接待读者12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22年,东西湖区共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4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5人。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4场。组队参加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足球、篮球、武术、摔跤、射击、跆拳道、体操、田径、健美操等13个项目的比赛,参赛运动员270余名,荣获金牌24枚。
医疗卫生
2022年,东西湖区共有卫生事业机构295个,床位6629张。卫生技术人员6725人,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医生2367人,护师、护士3725人。共有三级医院4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所1个。
社会保障
2022年,东西湖区城镇新增就业16551人,比上年增长0.5%。城镇登记失业率1.85%,比上年末下降0.82个百分点。
2022年,东西湖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75279人、272183人、217476人、220774人和213995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9%、7.7%、8.4%、8.8%和5.6%。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人数为5200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人数为233771人。
2022年,东西湖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94人次,累计支出为414.2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090人次,累计支出902.88万元。年末养老机构15家,床位1826张。新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站)7家,新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5家。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汉剧,湖北省武汉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2006年5月20日,汉剧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30。
楚剧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荆州、咸宁、宜昌、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表演讲究贴切自然,运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乡土气息浓郁。
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58。
湖北评书
湖北评书,湖北省传统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北评书,是湖北地区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善于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动感表演和桌子、扇子、醒木、手帕等道具模拟书中的各色人物,渲染气氛。
方言
区境语音与普通话比较,除河南人集中居住区趋同普通话外,五区有翘舌音略同普通话卷舌音,其余四区均无卷舌音、鼻音,有些词语无后鼻韵。因此,仓与昌、三与山、资与知不分;连与年、兰与南不分;民与明、今与京不分。
五区方言中,ian烟与in因相同。如钱与情同音,面与命同音。所以东西湖流传有“发钱了”误以为是“发情了”;“你要不要面(条)”误以为是“你要不要命”的笑话。同时,因大批河南移民的影响与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交通便利与汉口城区来往频繁,区境语音变化较大,一些方言丢失,一些方言转化。区境语言逐渐向汉腔和普通话靠拢。
风景名胜
金银湖公园
金银湖公园,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台商开发区金银湖之滨。占地面积77公顷,由17公顷半岛型陆地和60公顷金银湖湖面组成,其中半岛型陆地内有湿地环境10.07公顷。公园湿地面积占整个公园面积的91%。园内栽植植物品种有188种,其中水生湿地植物品种35种,发现鸟类10余个品种。
地方特产
东西湖葡萄
东西湖葡萄,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东西湖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柏泉绿茶
柏泉绿茶,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21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柏泉绿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著名人物
陈恕祥
陈恕祥,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1963年毕业于
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曾在中学任教、农村
插队。1978年考取
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系主任、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昌干
张昌干,东西湖区柏泉农场老屋塆人,博士生导师,脑外科专家。1955年高中毕业后在湖北省建工局任业余学校教员。1956年考入
广西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在广西柳州医专任医师,同年11月调回武汉在武医工院外科任医师。1989年8月调到
武汉同济医院,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荣誉称号
2017年,东西湖区入选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2020年6月,东西湖区入选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12月,东西湖区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3年1月,东西湖区入选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2023年9月,东西湖区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3年10月,东西湖区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4年8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第72。
2024年12月,入选天和2024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