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棘鱼类起源于
泥盆纪,中生代时特化。过去认为这类鱼在白垩纪以后即绝灭了。1938年在东非海岸捕到活的
空棘鱼——Latimeria(
拉蒂迈鱼),长1.5m,方知此类并未绝灭,拉蒂迈鱼是很好的活化石。现在已找到它们的群居地——
科摩罗群岛的深水区,生活环境可能比以前有了变化。
我国
广西凤山早三叠世的海相层中发现空棘鱼类的尾部化石,名为Sinocoelacanthus(中华空棘鱼)。
体表呈淡蓝色,被以圆鳞。有些体重达80千克。为肉食性鱼类,肠内具螺旋瓣。除前、后外鼻孔外,尚具一位于吻部中央的囊状吻器,受
三叉神经浅眼支支配,以3对开口通向吻部表面,其功能尚不明了。
空棘鱼:这种鱼生活在三亿多年前,至7000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但是有人在
非洲东南海域两次捕捉到它们。它约有1.5米长,身体表面布满了坚硬的鳞片,发出蓝白色的光泽,好像全身穿着一层铠甲,头部特别坚硬。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的胸部和腹部的两侧各长着一只鱼鳍,这些鳍和其他鱼类的鳍比较起来,显得特别肥大,就像是野兽的脚一样。
空棘鱼类存活至今的原因尚不清楚,根据捕获数目推测,现存居群可能较小,但亦可能在更深水域中存在尚未发现的更大居群。
拉蒂迈鱼的发现,推动了对空棘鱼类的深入研究,对拉蒂迈鱼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的研究,不仅加大了它和现生四足动物的距离,而且使
总鳍鱼类作为一个自然类群的地位发生动摇。
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4亿年前的空棘鱼类——云南孔骨鱼,其解剖学特征与今天的空棘鱼几乎完全相同。这一古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填补了中国南方早泥盆世空棘鱼化石记录的空白,再次印证了中国南方古地理区域是
肉鳍鱼类起源中心的假说,将“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型空棘鱼”记录前推了约17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