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位于北京的国家一级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直属事业单位,于2014年10月落成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12802.58平方米,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三条东口。该馆致力于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文化,宗旨是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
历史沿革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由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提出倡议,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自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要建设的消息传出后,6年来,海内外侨界反应热烈。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海内外侨界主动捐款捐物者已达到近5000人,无偿捐赠文物已超过万件。所捐文物多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亦有属国内首见的华侨文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2011年9月6日奠基,2014年10月21日建成开放,免费接待国内外观众参观交流,为社会各界提供相关服务。
2019年12月10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2023年10月30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分馆揭牌仪式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标志着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家分馆正式设立。
2024年4月15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潮州分馆揭牌仪式在潮州市博物馆举行,成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第二家分馆。
2024年5月18日,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4年10月31日,由43名个人和团体捐赠的419件实物史料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次展示。本次捐赠的文物史料涵盖华侨护照、侨社成立纪念品、服饰、侨胞老照片、音像资料、书籍字画以及侨胞开设的餐馆、瓷厂、武馆、中医院用具等。
现任领导
馆长:臧杰斌
副馆长:宁一、贾德成
建筑规模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舍选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主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3层,建筑总高度18米,总建筑面积12765平方米。展览厅、报告厅、会议厅等接待服务设施面积约7000平方米,藏品库房和停车位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业务办公和附属用房面积约2000平方米。
博物馆主体建筑结构已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封顶,2014年竣工。馆内设有四个基本展厅,三个临时展厅,一个报告厅。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5个部分,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
展览以历史传统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庄重大方与生动活泼相结合的理念,使用图文结合、场景复原、艺术品创作、多媒体展示等手法辅助文物展示,帮助观众了解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
文物介绍
一级文物
1.孙中山为南非杜省华侨联卫会所题词“博爱”;
2.《美洲华侨日报》(合订本);
3.1949年10月9日在美国纽约衣联会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4.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谦益公司注册资料;
5.1956年何香凝为归侨教育家张国基所作《墨梅图》;
6.2002年时任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为早期排华向华人道歉的有亲笔签名的英文演讲原文;
7.饶宗颐先生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题写馆名书法;
8.古巴洪门入会“三十六誓词”;
二级文物
1.1953年印尼华侨体育观摩团签名的“印尼华侨球队公约”;
2.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为《美洲华侨日报》题词的照像制版原稿;
3.齐白石为印尼《生活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所作竹梅图;
4.1939年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被日本特务暗杀时染血的旗袍;
三级文物
1.夏之秋作曲“卖花词”乐谱手稿;
2.书法家潘受赠作曲家夏之秋先生的诗《狂寇江山半壁颓》;
3.1980年黄永玉为《美洲华侨日报》所作“红梅图”;
4.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许敬诚(许立)战斗负伤时穿着的血衣;
5.1985年华罗庚在日本作报告时穿过的西装;
6.旅美华侨编印的《1913年版万国寄信便览》;
7.一战华工张全(传)杭劳工证件及纪念章;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场所。
2022年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设立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23年12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08:5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