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站”是继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寓意坚实、
稳固、
庄严、
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含义。
基本概况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
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
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名称命名
国家海洋局之所以将新建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南极夏季站命名为中国南极泰山站,是因为五岳之首的
泰山,在国内和国际上有极高的知名度,“泰山站”也是上次我国南极内陆站在全国征名中得票数仅次于“
昆仑站”的名字。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在海拔高度上与昆仑站遥相呼应,同时能覆盖
格罗夫山等南极关键科考
区域。
地理位置
泰山站位于中国南极
中山站与
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坐标:东经76°58′,南纬73°51′,海拔高度2621米。距中山站约522公里,距昆仑站715公里,距
格罗夫山85公里,距
埃默里冰架接地线220公里,距离
查尔斯王子山资源区370公里。
伊丽莎白公主地位置表面地势和冰下地形平坦,坡度约为0.35度,冰体厚度超过1900米,冰盖底部无融化现象,冰盖水平流动量小,冰川运动速率在20米/年的范围内。
建立原因
一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二是在国际通则下充分行使国家权利。
世界上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其中,最多的国家阿根廷在南极共有14个考察站。自1984年以来,我国相继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科考站。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逐步深入,仅仅利用既有的三站进行科考,已经远远不够。即便像中山站那样的大科考站,能“接待”的科考人员每年也只有百人左右。
“我国南极科考起步晚,规模小。”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绍,在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上,原先三个站只实现了区域性分布,科考支撑平台的范围有限,所以我国决定建立泰山站。
建立进展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泰山站。
2014年1月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完成了钢结构主体的封顶作业。2月8日国家海洋局
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2018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
2021年11月30日20时,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这意味着位于南极的中国泰山站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自12月1日起正式业务运行,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重要意义
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夏季露出的基岩地带不足5%。人类科学考察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5%的地区,但南极更多的科学之谜埋藏在南极内陆深处。泰山站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泰山站建成后可实现部分设备在冬季无人值守情况下连续运行。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两支内陆队——昆仑队和泰山队的37名队员3日在暴风雪中离开泰山站,开始返回520公里之外的中山站。在完成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各项科考任务。
2019年1月24日,昆仑队16名队员撤离昆仑站营地,踏上返回中山站之旅。
2019年1月31日,抵达泰山站,与21名泰山队队员会合。
2019年2月1日,泰山队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任务,即泰山站主体建筑内部装修和雪下配套系统安装工程。在一道返回中山站前,全体内陆队队员进行了撤离前的现场环境清理,平整了施工场地,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整理。
本次内陆队11辆雪地车撤离泰山站时,遇到了强大的暴风雪,能见度不足百米,相互间只能用对讲机联系。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泰山站,海拔2621米,夏天常有暴风雪。形似中国红灯笼的泰山站主体建筑于2014年2月建成开站时,便遇到了持续多天的暴风雪。
规划建筑及设施
建筑
2014年 1月3日下午2点半左右,泰山站钢结构主体顺利封顶。
泰山站选择快速、易建造的装配化钢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应能抵抗强风、暴雪、酷寒、冻融、冻胀、强紫外线照射、盐蚀等各种不利作用,主材采用耐低温的09MnNiDR特种钢。建筑物位于风场下行区,每年都会有积雪,建筑造型有利于大风通过,建筑整体架空,下方风力加大,可吹走积雪。外层保温为10mm氟碳彩钢聚氨酯夹芯保温板,结构层(空隙填玻璃纤维保温棉),内层50mm彩钢岩棉夹芯板(A级防火),10mm防火板,集成装饰板,使保温效果十分明显。
2014年1月3日下午2点半左右,中国南极泰山站完成最后一根顶梁吊装作业,泰山站钢结构主体顺利封顶。
2014年2月8日,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设施
泰山站将应用太阳能、风电系统发电系统来提供能量就意味着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发电设备产生的废热,为工作站所有的居住区域提供采暖,为生活用水系统融化积雪,可以用来给考察站的深钻井融雪。利用排气系统的热回收,来预热通风系统外面的空气。
功能
泰山站定位之一是中转枢纽站,具备科学观测、人员住宿、发电、物资储备、机械维修、通讯及应急避难等功能,配有车库、机场、储油设施。我国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中山站为常年站。昆仑站只是夏季站,但未来也将建设为常年站。届时,泰山站将成为唯一的度夏站。
曲探宙说,中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内陆之外,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距离遥远,物资运输不方便。泰山站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距中山站522公里,距昆仑站600多公里,是一座中继站,对进一步保障南极内陆冰盖地区的科考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南极大陆的气候变化、冰川变化,以及对南极大陆的遥感测绘有重要作用。
特点
首在夏季站设洗澡装置
据了解,科考站有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常年站全年有人开展科考工作,生活资料、科考资源储备丰富,可保障科考人员像在家一样工作生活。而夏季站只在夏季有科考人员工作,像野外宿营一样,食用的都是快餐或航空食品,不具备烹炒条件,没有洗澡设施,住在临时的居住舱内。
生活设施需要很高成本,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容易造成损害,我们昆仑站的科考队员去南极内陆,60天不会洗澡,洗澡是奢侈的事情。”曲探宙说,此次在泰山站设置了简易的洗澡装置,另外,也有专门的厨房,具备开火条件,但也不像常年站一样随意烹饪食物,主要还是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功能。
作为夏季站的泰山站,主要考虑其作为枢纽站,如昆仑站的队员回来补给,可很好地缓解疲劳。
客厅灯可模拟昼夜变化
泰山站主体建筑共有三层,一层为设备层、二层为生活层、三层为科研层。在二层生活区,正中间为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学术讨论用。
客厅的顶部是两排LED灯,可模拟一年四季甚至是一天中的光线变化。由于科考队员在作为度夏站的泰山站工作时,处于极昼的状态,灯光变化,可为队员的科研和生活起到调节的作用。
客厅的外围分布着科考队员的宿舍以及洗漱间。宿舍内有4张上下铺分布的铁床,中间为写字台。在门口的位置为宿舍的供热系统,为了让队员更贴身取暖,供暖口在齐腰位置,不同于普通房间在房屋的顶部。
架空设置避免飞雪掩埋
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对于这样的设计,曲探宙解释,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阻。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