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简称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地大材化学院)由原应用化学系和材料系于1998年两系合并而成,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院系之一。现有
应用化学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及
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部级重点学科一个(
材料学),
博士点学科两个(岩石矿物材料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学科5个(
岩石矿物材料学、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
工程硕士学科点两个(
材料工程、
化学工程)。
学院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FacultyofMaterialsScienceandChemistry)创建于1998年,由原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1984年建立、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化分系)和材料系(1995年建立)合并而成。原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材料与化学学院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院系之一。现有
应用化学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及
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部级重点学科一个(材料学),博士点学科两个(岩石矿物材料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学科5个(岩石矿物材料学、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工程硕士学科点两个(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学设有“楚天学者”岗位。 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面向是基于地学的岩矿化学分析、基于地学的岩矿新材料;拓展面向有——精细化工、电化学、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教学条件
材料与化学学院现设有
化学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实验中心,建有
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持续能源实验室,拥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东佛山研究院、贵州贵阳循环经济研究院、江西新余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和浙江研究院。
材料与化学学院拥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材料学二级学科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岩石矿物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资源与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地质分析)
卓越工程师班、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班两个特色班,
化学工程、
材料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
博士后的办学格局。
师资队伍
材料与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1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14人,湖北省“
楚天学者”6人、学校“腾飞计划”入选者1人、学校“摇篮计划”入选者7人。
学院现有在校生1439人,其中本科生1136人,硕士研究生270人,博士研究生33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大学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晶体化学等课程为湖北省
精品课程,编写出版教材10余部。
2024年4月30日,材料与化学学院在未来城校区教学服务中心208会议室举办五四青年节师生座谈会暨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仪式。
专业介绍
学院现设有“
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化学”及“
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材料学科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其中岩矿新材料专业具有博士授予权。学院现有材料学、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三个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岩矿新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化学、电化学工程及精细化工。
材料与化学学院的专业属于材料化学大类,学院招生按大类专业专业招生,前期通适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全部打通,实行通才培养,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相应的专业方向进一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化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良好的综合理论素质和创新精神,能进行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在较扎实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扎实地掌握应用化学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2.具有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电子与电工基础及计算机应用技能;
3.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且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文献检索和其它获得科技信息的方法;
4.掌握相关工程技术、产品开发、分析测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了解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及化学工程基础等及相应实验。
主要专业课:现代仪器分析、电化学原理、精细化学品化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化学、材料化学。
专业特色:在现代测试技术、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等方面具有优势。
就业领域:适宜到化工、轻工、药物、食品、石油、冶金等行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化学化工、产品检验、环境保护等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进行材料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掌握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比较系统地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生产工艺及设备,具有一定的材料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加工、性能检测等能力。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为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及岩矿新材料。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相关知识;
2.具有材料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加工、性能检测、产品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
5.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6.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机械基础、工程制图、电路与电子技术、材料晶体化学、材料学导论、材料物理化学、材料显微结构分析、现代测试技术、材料表面与界面。
主要专业课:材料工艺原理与设备、材料性能与检测、功能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
矿物材料、纳米材料与
纳米结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验、金工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复合与改性、材料结构显微分析、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材料性能测试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办学特色: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
就业领域:适宜在电子、信息、汽车、信息、机械、化工、军工、生物医学、资源、环境、能源、建材、冶金、外贸等部门、高等院校或产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试验、检测、开发和生产工作;也可到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厅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科研概况
材料与化学学院的科研实力稳步增强。科研项目和经费、
发明专利、
SCI论文等持续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5年SCI论文数列全校第2,
EI论文列第3,发明专利列第1。2009年获得
自然科学基金5项,列全校第六,2011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9项,列全校第四。2008年实到科研经费497万元,2009年732万元,2010年1332万元,2011年截止到11月底实到科研经费1650万元。
材化学院2007—2011年科学研究基本统计:
学科方向得到凝聚,学院将重点发展地质分析、资源化学、环境化学、矿物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与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等领域。
研究方向
材料与化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矿物材料:加工、改性、复合;2.可持续能源:氢能源、太阳能、Fe-Li电池、LED、生物能源;3.
环境材料:保水材料、污水处理材料、湖泊治理;4.地质分析:有机、无机分析、相态-价态分析、现场分析技术、;5.环境化学:大气、土壤、水体中铅、镉、汞、坤、硒、铀等的环境分析与评价、地下水重金属与有机污染、城市环境化学、矿山环境研究与恢复,油田环境化学;6.资源化学:锰矿清洁生产技术、超稠油的催化降粘技术、无氯提钒、高磷铁矿除磷提铁、铝钴矿选矿技术。
材料与化学学院的材料学科和化学学科形成了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材料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材料、可持续能源材料、功能与复合材料。矿物材料方向包括矿物材料的加工、改性、复合,开展了
纳米氧化锆技术,球形石英粉生产技术,水泥灌浆材料,高岭土、蒙托石、碳酸钙、石墨、红柱石、磷矿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与综合利用,尾矿砂制备陶粒与
微晶玻璃技术等研究;可持续
能源材料方向包括储氢材料与氢能技术、太阳能材料、Fe-Li电池材料、LED技术,生物能源、材料计算设计等;功能与复合材料方向开展了
功能陶瓷材料、复合保水材料、污水处理材料等的研究。
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分析、资源化学、环境化学等。地质分析方向包括有机、无机分析,相态-价态分析,现场分析技术;环境化学方向包括大气、土壤、水体中铅、镉、汞、砷、硒、铀等的环境分析与评价,地下水重金属与有机污染,城市环境化学,矿山环境研究与恢复,油田环境化学等;资源化学方向包括锰矿清洁生产技术,超稠油的催化降粘技术,无氯提钒技术,富硒石煤的综合利用,高磷铁矿除磷提铁技术,铝钴矿选矿技术,油气管线的腐蚀机理与
防腐材料等。
仪器设施
材料与化学学院建有设施比较齐全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相关仪器设备。材料结构、性能分析与制备的仪器设备有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XRD、全自动比表面积仪、
同步热分析仪、多参数电池检测设备、分子束外延(MBE)、磁控溅射仪、等离子喷涂设备、纳米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以及各类材料光、电、磁、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和各类高温热压炉、气流磨等;化学测试仪器有
核磁共振仪、ICP-OES、ICP-MS、
X射线荧光光谱仪、LC-UV-AF、GC-MS、HP-LC、GC、
元素分析仪、
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多功能
电化学分析仪等,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开放办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宗旨,与美国
阿尔弗雷德大学、
日本东北大学、加拿大
西安大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资联合共建“功能碳纳米材料实验室”,在湖北当阳市相关企业、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云南天鸿高岭矿业有限公司、
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和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