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是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公凯撰。
内容简介
透视1840—1999年中国美术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为中国近现代美术乃至文化“正名”的理论创新
十年磨一剑的高端研究宏篇大作
为了回应中国艺术自我阐释话语在世界当代艺坛上的缺失状态,使中国经验真正贡献于全人类,潘公凯教授坚守着为中国文化“正名”的宏大抱负,自1999年组建起了“中国 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组,经过数十次各种研讨会的反复论证,在全面反思现代性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类巨变”的“未来视野”为潜在维度,关注“现代事件”本身的“连锁突变”独创性地将“自觉”作为区分传统与现代的标识,以“四大主义”——“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和“大众主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理论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
作品目录
代序
绪论(1840—1999)
第一篇(1840—1919)
第一章 中国近代美术的生存环境
第二章 “西画东渐”与近代都市通俗美术的兴起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第二篇(1919—1949)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
第二章 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自觉选择
第三章 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植入与生成
第四章 “西画东渐”中的自觉性移植
第五章 “大众主义”美术——文化精英的双重拯救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三篇(1949—1976)
第一章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二章 传统主线的断裂和中国画改造
第三章 “油画民族化”与俄苏美术的引进
第四章 美术大众化的全面展开
第五章 “文革美术”——“大众主义”美术的极端化表现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四篇(1976—199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第二章 “85新潮”与活跃的多元局面
第三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世纪末沉潜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品影响
2013年10月,该书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文艺少儿类图书。
作者简介
潘公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7年生于杭州。家学渊源,父亲为中国画大家潘天寿。“文革”期间在贫困的浙南山区工作生活。1979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担任素描与中国画论教职;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辞去系主任职务赴美国伯克利大 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考察美国当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1996年由文化部任命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由教育部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15年的校长生涯中,使这两所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
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两端深入”的学
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水墨作品深沉雄阔,曾在纽约、旧金山、东京、巴黎、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授予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论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近几年主持“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8 04:0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