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年鉴1934》是2008年1月1日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陈立夫、
厉麟似、
潘公展、
王平陵等,《电影年鉴》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教育百科”。这本官修的电影年鉴在内容上并不局限于1934年这一年对于中国电影史实的记载,而是当时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百科辞典。
《中国电影年鉴1934(影印本)》页数达到一千多页,在体例和构架上,正式确立了电影史论、创作理论、电影管理和电影教育的四个学术研究构架,奠定了中国现代电影研究的学科分类和方向分类,使得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在学术上基本成型和梳理清晰;在内容上,它编入了关于我国及各国电影的历史、理论、电影教育的历史以及运用电影实施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的实录,还有当时全国所有制片公司、各大影院、电影从业人员的名录,及1932年至1933年国产片和进口影片的详尽片目与分类记载;在类别上,它从电影史论、电影政策、电影机构、电影教育等共十个板块对电影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和论述。这本官修的电影年鉴在内容上并不局限于1934年这一年中对于中国电影史实的记载,实际上是当时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百科辞典。从史学角度看,
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量科研成果已经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和影响,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活动中还要继续向前推进。
只有详尽的占有第一手的中国电影史料,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才能丰富和完善,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状貌才有可能更加明晰的呈现出来。这本《中国电影年鉴》的付梓出版,对中国电影史学界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1934年由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辑出版的《电影年鉴》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教育百科”。
2008年,在《中国电影年鉴(1934)影印版》出版新闻发布暨中国电影史学座谈会上,主持人
张会军给予它如下评价:该书“在体例和架构上,正式确立了电影史论、创作理论、电影管理和电影教育的四个学术研究构架,奠定了中国现代电影研究的学科分类和方向分类,使得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在学术上基本成型和梳理清晰;在内容上,它便如了关于我国及各国电影的历史、理论、电影教育的历史以及运用电影实施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的实录,还有当时全国所有制片公司、各大影院、电影从业人员的名录,及1932年至1933年国产片和进口影片的详尽篇目与分类记载:在类别上,它从电影史论、电影政策、电影机构、电影教育等共十个板块对电影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和论述。这本官修的电影年鉴在内容上并不局限于1934年这一年对于中国电影史实的记载。实际上是当时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百科辞典。”
出于对自身统治地位的维护,国民党政府十分注重电影的社会教育作用,并将其视为“宣扬文化之工具”。因此,中国电影教育协会的委员及候补委员都是文化界颇有声望的人士,由其出版的《电影年鉴》的编者亦是如此。《电影年鉴》筹划于1933年,并于1934年由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正式编辑出版,协会聘请
陈立夫、
厉麟似、
潘公展、
王平陵、戴策、李景泌、户莳白等业界权威专家组成编委会,负责编纂。与此同时,这部书稿的预计出版经费大致在7000元左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7000元相当于35名普通工人全年的工资之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杜恂诚在《1933年上海城市阶层收入分配的一个估算》一文中曾引用过这样一组数据:“从世纪年代末到年代前半期,国民政府
上海市社会局对上海工人的生活状况作过持续数年的跟踪抽样调查”,以305户工人家庭为抽样,“平均每户就业人口为2.06人,每户平均收入为416.15元。也就是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202.19元”。从编辑成员和经费两个方面来看,足以见出国民政府对于编辑《电影年鉴》的重视程度。
陈立夫(1900-2001):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1922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采矿系。1925年获
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9月回国,任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
厉麟似(1896-1970):名家祥,浙江杭州人。晚清书画篆刻名家
厉良玉之子。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语言学家,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191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后赴日本、德国留学,获
德国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与
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代表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赴欧洲考察教育。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专员,中央
电影检查委员会常委,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大夏大学教授,
上海暨南大学教授等职。1949年后任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1998年被《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作为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收录。
潘公展(1894-1975),原名有猷,字干卿,号公展,浙江吴兴人。毕业于
上海圣约翰大学。民国15年(1926年)任《申报》要闻编辑。在此前后,兼任上海大学、国民大学、南方大学教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上海市农工商局长、社会局长、教育局长。民国21年(1932年)4月在沪创办《晨报》,任社长。民国24年(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闻检查处长、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并在中央训练团、
政治大学新闻系兼任教授。民国31年(1942年)后,任国民党中央常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申报》董事长,《商报》副董事长,上海参议会议长等。1949年离沪去香港创办国际编译社,旋赴加拿大。1950年5月抵美定居。
王平陵(1898-1964):本名仰嵩,字平陵,江苏溧阳人。毕业于杭州师范。1928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主编《中央日报》副刊《大道》与《清白》,后投身国民党新闻界,出任《中央日报》副刊主编、《文艺月刊》主编、中华全国文艺协会抗敌理事等。1938年3月,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令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到重庆任《扫荡报》编辑。1943年为商务印书馆主编《大时代文艺丛书》二十册。1949年赴台,曾主编《中国文艺月刊》。后任曼谷《世界日报》总编辑。1959年,赴菲律宾讲学,并为马尼拉《大中华日报》主撰文艺专栏。回台后,任政工干校教授。生平著述甚多,有短篇小说集《残酷的爱》,长篇小说《茫茫夜》,散文集《副产品》、《雕虫集》,诗集《狮子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