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202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印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与
中国历史研究院一起,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并进一步加强各研究生教学系建设。
据稍早前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印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中国社科大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院)一起,共建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
科教融合学院,并进一步加强各研究生教学系建设。这12个科教融合学院已获批成立,它们是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3个
研究生学院和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每个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研究所(院)作为牵头合作单位。其中,历史学院的牵头单位为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2年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社会与民族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命名重组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社科大历史学院进一步重组调整,历史学院由考古系、古代史系(原名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历史理论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7个系和历史学本科、文物与博物馆硕士2个专业组成。
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置,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成立,现由考古系、古代史系(原名历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历史理论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7个系和历史学本科、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及方志学专业组成,现任院长为李国强教授。
历史学科是我校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早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成立时,考古系、古代史系、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便开始招生。在4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
顾颉刚、
侯外庐、
杨向奎、
夏鼐、
尹达、
唐长孺、
安志敏、
胡厚宣、
谢国桢、孙毓棠、
白寿彝、
张政烺、
李学勤、黎澍、李新、
廖学盛、
石兴邦、宿白、王毓铨、刘起釪、余绳武、
陈之骅、张长寿、
林甘泉、
王曾瑜、
陈瀚笙、张振鵾、陈铁健、
蔡美彪、
刘大年、
仇士华、
王庆成、
徐苹芳、
张海鹏、
杨天石、
陈高华、
耿云志、
张泽咸、
陈祖武、刘庆柱、
于沛、
朱佳木等先生先后在此植桂培兰,奠定了我校历史学科的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共拥有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博士点,75名博士生导师,188名硕士生导师,300余名专任教师,居全国各高校之首。我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0余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80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0余名,博士学位研究生210余名。
在本科教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充分发挥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学术型人才为核心导向,以学术研究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推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本硕博教育一体化、订单式人才、深度国际化等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新苗计划”等学术训练和培养机制在学生自主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国内外学术前沿知识在学生专业视野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智力资源,取得了明显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的学科建设能力和科研实力在全国处于重要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共拥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边疆史地、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世界史、中国当代史、方志学共1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历史地理学、中国当代史等1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先秦史、秦汉史、中国近代外交史、中国边疆史等专业领域有着独特优势。从201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共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3项(含重大、一般、冷门绝学、后期资助、青年项目),居全国之首。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清史》正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审读,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有多名学者参与;此外,中央把重修《中国通史》的重任交给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也有多名学者参与编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40余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所培养1000余名毕业生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其中既有
陈祖武、宋振豪、
王震中、
王巍、
陈星灿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有
武寅、
章百家等学者型高级领导干部,又有
安家瑶、
吴恩远、
李零、
沈志华、
袁靖、
于沛等闻名全国的资深学者,还有
王建朗、
汪朝光、
夏春涛、
卜宪群、
朱佳木等学术中坚,以及
臧运祜、邢文、
严志斌、吕鹏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具有丰厚学术积淀和锐意创新精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将秉承“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诸同仁之力,为我国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现任领导
党总支书记:闫雷(兼常务负责人)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岗位教师
考古系
叶晓红、陈相龙、
何努、
赵春青、赵春燕、王树芝、
丛德新、
龚国强等;
古代史系
近代史系
世界史系
刘健、
汪朝光、
俞金尧、
高国荣、
徐再荣、
景德祥、张跃斌、
吕厚量、
王超华、
张炜、魏涛、
孙泓、李文明、邓超、姚慧娜、
胡玉娟、
毕健康、
王晓菊、
孟庆龙、金海、张红菊、陈伟、王文仙、姜南等;
边疆学系
历史理论系
校内教师(历史学院教研室)
历史学院教研室为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基层教学组织,主要负责历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历史学院的中长期教学规划,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队伍建设。教研室应及时了解历史学教学的前沿动态,关注与历史学教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以最新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最优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历史学院教育教学事业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同时落实教学指导委员会决议。
现有刘强、
袁宝龙、
王华、
魏万磊、金德宁、张梦晗等教师。
外聘教师
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3日,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建设成为全国中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历史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史学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历史研究院作为我国历史研究的首要阵地,将有数名学部委员、多名二级研究员受聘为社科大特聘教授,上百名研究人员将成为社科大岗位教师。与此同时,中国历史研究院丰富的图书资源、科研资源、文博资源将向历史学院广大师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