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CAS)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重要的植物科学与生态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历史沿革
1928年秋,
陈焕镛在
国立中山大学设立植物研究室。
1929年,扩充为国立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后因“设立植物研究所属于研究部之事业,为了更符合农科应用之目的,故其后在植物研究所名称之前冠以‘农林’二字。”
1954年6月,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1955年,研究所下设生态地植物研究室,开设植物生理学。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
陈焕镛院士等创建华南植物园,同年还创建了
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创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先河。
1959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建成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959年10月1日,华南植物园建成开放。
1962,研究所增设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室。
1973,研究所增设植物遗传学研究室。
197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新建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984年,研究所在鹤山建立了
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
198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与广东省环保局共建“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繁殖中心”。
2002年上半年顺利进入中科院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作出“两所三园”战略调整,撤销华南植物研究所建制,改为华南植物园建制。
2003年10月16日,经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00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国家
环境保护部签订“共建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议。
2023年6月29日至30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共同签订《肇庆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地合作框架协议》。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5年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共有在职职工40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7人(正高61人,副高79人),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新世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
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3人):
吴国江、
蒋跃明、
邱声祥、
周国逸、
谭建文、
李建雄、吴克强、叶清、杨子银、
侯兴亮、黄建国、王瑛、
张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蒋跃明、
周国逸、
申卫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黄宏文、
蒋跃明组织体系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有7个管理部门,建设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资源库,1个鉴定中心,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4个园级研究中心,拥有3个野外生态观测研究站点。同时,华南植物园还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处所在单位,有3个学会挂靠在该园。
职能部门(7个):综合办公室、科技外事处、人事教育处、财务资产处、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园艺中心、
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树木园)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资源库(1个):广东省种质资源库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3个):中科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野外生态观测站(3个):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小良热带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定位研究站
园级研究中心(4个):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研究中心
鉴定中心(1个):华南植物鉴定中心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
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处所在单位,以及广东省植物学会、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
广东省生态学会挂靠单位。
设备资源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拥有1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300平方米的仪器维修、设计制作车间及相关的机械加工设备,26台(套)价值2046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下设微结构仪器组、光谱色谱仪器组、元素分析仪器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仪器组、野外仪器组,能满足科研人员进行微观与宏观分析研究的需要。是广东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植物学大型分析仪器开放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透射电镜等九台(套)仪器为广州地区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
图书资源
截至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收藏标本100多万号;图书馆收藏专业书刊21万册;参加科学院集团购买使用权的数据库:Nature,Science,Elsevier,Wiley,ACS,OUP,BioOne,STOR,Annual Reviews等9个,有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全院开通的SpringerLink,ISI web of knowledge,CNKI,维普等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为全国科研院所开通的各种国内外数据库资源。
标本资源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馆藏热带亚热带植物标本超过100万份,其中种子植物85万份、苔藓植物4万份、蕨类植物4万份、模式标本超7000份、复份标本10万份,液浸标本6400份。该馆收藏的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的植物标本占本馆标本的8%,其中有一批菲律宾标本,其本国标本已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该馆在抗日期间由于将标本转移到香港得以完好保存。该馆收藏最早的标本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该馆还与国内外标本馆进行标本交换,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本馆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
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于1999年率先在国内实施了标本数字化,并于2009年底完成了植物标本数据库,与全国各大标本馆合作,建立了一套数字标本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合作交流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建所初期就开始植物标本、种子与学术资料的国际间交换。陈焕镛院士是中国植物学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先行者之一,他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在20世纪50年代,该园与
前苏联有关单位建立起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多次互派专家交流并开展合作研究。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欧美、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先后接待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访,并就科学植物园建设、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2002年以来成功组织和主办了“生态系统演替理论与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国际香根草大会与展览”、“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循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讨会”、“菊科蒿属植物资源与利用国际研讨会”、“能值和复杂系统:自然资本、生物圈服务与经济过程研讨会”、“BGCI中国项目高级研讨会”、“第二届国际木兰科植物学术讨论会”、“New Phytologist第23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热带生态系统碳循环”等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7年间共计有700多人次国外与海外专家与同行到华南植物园考察访问或科研合作,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
2002年主办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之陆地样带会议”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和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两次国际会议。
2002年12月,中科院、广东省、广州市三方领导签订了共建华南植物园(所)协议书,三年内投资3亿元进行大型温室、地带性植被园暨广州第一村、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专类园、科普信息中心、城市生态景观园、标本馆建设和旧展示区改造工作。
从2007年开始,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决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植物园的植物保护及教育服务,更好地开展中国项目。鉴于华南植物园在中国植物园的影响与地位,BGCI决定将中国办事处办公室设在华南植物园。2008年2月26日,该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已组织出版了中英文版两册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08),并组织实施了多项植物保护项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华南植物园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9年5月,“第二届国际木兰科植物学术讨论会”在在华南植物园召开,来自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植物学家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华南植物园与BGCI和国际木兰协会(MSI)签署协议,将“世界木兰中心”设在该园。华南植物园将以其现有的木兰园为依托,通过与各国的植物园、农场、苗圃进行种苗交换,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和迁地保育研究,收集保存世界各地的木兰科种质资源。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195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编撰出版了《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被》(主要编写单位)、《广州植物志》、《
广东植物志》、《广东植被》、《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研究》、《
中国景观植物》等专著375部(卷、册);发表SCI收录论文2441余篇,包括在《
Nature》和《
Science》等国际著名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共取得390项研究成果,其中207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85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申请专利285件,授权153件,研究成果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荣获“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1988年以来获品种权/审定/国际登录的新品种88个。
期刊成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于199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是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优先报道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刊登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该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刊登部分英文稿件。先后被BIOSIS、CAS、CAB、《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
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华南植物园在建所之初,
陈焕镛教授就开始培养、指导研究生;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华南植物所继续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但“文革”期间被迫中断;1979年后,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开始恢复。2003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准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始招收博士后。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4个):
植物学、
生态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共有导师8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名(含外聘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6名(含外聘导师10人)。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共招收培养研究生1059人,其中博士生383人,硕士生675人。2011年2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有在读研究生318人,其中博士生119人(含外籍博士生8人)、硕士生199人。2005年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始招收外国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印度、泰国、越南、伊朗等国家,其中的3位留学生已学成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0-2010年间研究生获国家及中科院各种奖学金与奖励达百余人次,有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6月,在中科院广州分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上,该园研究生李波获得二等奖,方中明、张梅获得三等奖,王美娜获得优秀奖,张梅获得PPT最佳演示奖。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科学时报》联合举办的“给力科技创新谱写青春乐章——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征文活动中,该园研究生方中明的征文“为了大地的丰收——一个最美的梦”获得二等奖。
2016年8月,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结果的通知》(博管办〔2016〕80号),华南植物园李涛涛博士获得2016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资助金额60万元。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徽为华南植物园的形象标识。园徽以热带亚热带棕榈科植物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Burret)、“1929”四个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英文字体作为构图的主体。采用琼棕叶片为纪念本园创始人陈焕镛院士(琼棕又称陈氏棕,是德国植物学家为表彰陈焕镛院士在植物分类学上的造诣和贡献而用其姓氏来命名该新属植物),并寓意华南植物园从事热带亚热带植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定位。“1929”表示研究所的创建年份。外面的套圈内为圆形,外为平滑的菱形,是植物花图式的变体,既体现植物科学研究的内涵,又给人以一种热烈、和谐、大气的美感。侧面观的叶片为一展翅高飞的凤凰,意喻攀登科学高峰。此外,园徽采用了绿色和蓝色两种颜色,意喻植物与环境和谐共处。
精神文化
绿叶情操:
细根精神:细根总是纵深生长,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总是在开拓,并总在支撑整个植株。细根精神之寓意就是默默无闻,忘我工作,不好高骛远,不哗众取宠;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齐心协力,团结拼搏;植根于土壤(群众)之中,坚持不懈,开拓进取。
木棉风采:
科学传播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已建成科普信息中心等知识传播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开展公众教育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举办各类科普培训与大型科普活动,先后获“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2005—2007连续3次)、“十佳广东省科普基地”(2008、2010) 、“广州市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10)等荣誉称号,而且被中国科协继续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2014)。
2009年10月19—26日,“2009年科普活动策划能力培训班”在广州市科协举办,华南植物园代表蒋厚泉受邀作了“科普旅游大型活动策划与案例分析”专题报告。
2010年9月18日,华南植物园开展了以“我是东道主—绿色低碳迎亚运”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2011年6月18日,应执信中学的邀请,华南植物园胡启明研究员在科普报告厅为执信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做以 “植物世界”为题的科普报告。
2011年11月8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校园行”活动在从化市鳌头中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做了“显微镜下的植物世界”科普报告,并向该校同学展出“植物、环境、人类”科普展版及派发各类科普资料700余份。
科普信息中心:建筑面积4063平方米,包括时空隧道、植物与人、植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等4个主题展示内容,开展植物学相关科普展示。有雾幕电影、幻影成像、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广告一体机等媒体科普展示设备,及标本、模型等设备。
科学互动实验室:面积584平方米,按中小学自然教育大纲要求,建设有植物克隆实验室;植物标本制作室昆虫标本室;植物艺术创作室;生物能源实验室;电镜室;基础生物实验室等。
园史展览馆:面积380平方米,展示华南植物园从1929年建园以来的相关历史资料及实物资料,是了解华南植物园历史及进行园史教育的场所。
中小学生物实践园:面积50多亩,建设有肉质植物种植棚;食用菌培养室;植物无土栽培室;藤本植物种植区;农具及农耕文化展示廊;粮食作物园农田水稻实践区;经济作物实践圃;蔬菜作物实践圃;岭南水果作物实践圃;园艺实践区;动手实践区及DIY植物繁殖圃;植物形态与文化区;太空作物区等。
广州第一村暨地带性植被园:占地近200亩,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发现:早在2200-4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因此被认为是孕育广州人老祖宗的“发祥地”。 第一村景观再现了南粤先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体现了当时人类利用乡土植物的文化传统。第一村两侧山坡通过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结构配置乡土植物,展示了广州地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类型。
科学家雕塑径:为纪念和缅怀植物学家们为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而设立的雕塑径。雕塑径上的分别为:陈焕镛院士、张肇骞院士、俞德浚院士、蔡希陶教授、陈封怀教授、何椿年教授。此外,园内还设立了李时珍雕像于药园、达尔文雕像于蒲岗、林奈雕像于植物分类区、刘玉壶雕像于木兰园。
名人植树区:名人植树区位于华南植物园中心大草坪旁,其中有朱德委员长种植的青梅,董必武副主席种植的青梅,叶剑英元帅种植的木棉树,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种植的海南红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种植的乐昌含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种植的无忧树,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种植的无忧树,泰国诗琳通公主种植的诗琳通木兰,阿富汗前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种植的红花天料木等。
蒲岗自然教育径:占地面积约22.5亩,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为主题建成的蒲岗自然教育径,是中国第一个集游览观光、科普教育、人文景观为一体,向公众普及植物学、生态学知识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区内有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朱澄古墓。
旅游建设
自然资源
根据2017年1月植物园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有木兰园、姜园、竹园、兰园、棕榈园、苏铁园等30个植物保育专类园,保存植物13000多种,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6100多种,经济植物5300多种,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430多种,被誉为 “中国南方绿宝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引种热带
亚热带植物6000种,拥有
木兰科、
姜科植物专类园。华南植物园属下鼎湖山树木园(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保存着1800多种植物,500多种真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有30多种脊椎动物,和100多种鸟类,是蜚声国内外的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基地。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有鸟种更新至129种,隶属12目35科91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4种,占总数10.8%:绿头鸭、斑头鸺鹠(xiuliu)、领角鸮(xiao)、黑冠鹃隼(sun)、黑翅鸢、黑耳鸢、蛇雕、凤头鹰、松雀鹰、普通鵟(kuang)、乌雕、红隼、褐翅鸦鹃、小鸦鹃;中国特有动物3种:画眉、栗背短脚鹎、领雀嘴鹎;广东省保护动物1种:黑水鸡。三有动物85种,占65.9%。按目划分,共11目,包括鸡形目1种,雁形目1种,形目4种,佛法僧目7种,鹃形目6种,雨燕目2种,鸮形目2种,鸽形目2种,鹳形目22种,雀形目82种。雀形目是植物园鸟种分布最多的,占63.5%。按类型划分,猛禽类12种,占9.3%。从单科,其中鹟科(12种)和莺科(17种)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数的9.3%和13.2%。
截至2011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有蝶类101种,分别隶属9个科71属。这些蝶类大多数属东洋区系种类,约占总数的70%,此外还有古北区、澳洲区、非洲区、新北区、热带区等的共有种。
主要景点
凤梨园
凤梨园由入口区、门厅、花廊、甲乙两个玻璃房及接待室组成,参观路线明确,有高潮、有平伏,可静观、可赏动,属设计精美的岭南庭园式植物专类园区。
入口区为2004年底至2005年初改造新建,并以建园早期大型香樟树和南美图腾为引导,以入口景墙标识“凤梨园”突出专类园区名。重新组织入口道路布局,突显“曲径通幽”园林特色。调整后的园区根据凤梨科植物特性分为旱生区、附生区、半附生区和观赏区配置植物,改善空间布局,为凤梨科和其他热带植物的生长和展示提供适合的环境,体现以凤梨为主的热带园林景观。
门厅以露光浅水池与门形成对景,池边卵石筑成,手法雅致。初植苏铁数株。改造时保留水池卵石景观,将景墙改造为文化石,镶嵌火山石种植凤梨,以飘逸的软叶刺葵替换原有苏铁,配以火山石滴水景观。
玻璃房为门式钢架结构,跨度分别为10m与8m,高分别为7.4m与7m。甲号玻璃房保留了原有知名的神秘果、墨西哥油梨、夷兰香、金莲木、咖啡等热带植物,片植凤梨科植物,
营造热带植物成林,小道藏于林间、迂回曲折,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茂盛,行于其中数尺之外可闻其声不见其人,如同进入南美热带森林。乙号玻璃房调整了景观格局,遍地砂砾,行人穿梭沙丘曲行而过,以地生、气生、附生凤梨植物配以园林小品替换原有肉质植物,使人宛若置身于沙漠之中。
门厅以曲廊与甲号玻璃房连接,使庭园一分为二,内侧是阳生凤梨植物区,外侧是附生凤梨区。科普接待室与甲号玻璃房自然融合,既可向游人展示南美热带凤梨和其他植物,又与甲号玻璃房互为借景,领略甲号玻璃房内热带景致。休息室临湖面构筑露台,可借景览湖外景色。景区还以曲廊连接两个玻璃温室,并营造自然外庭旱生凤梨区。
龙洞琪林
龙洞琪林是华南植物园最具有代表性景点之一,1986年入选为“
羊城八景”,它由棕榈园和孑遗园两个半岛及人工湖组成,整个景观自然和谐,最佳观赏点是水榭。棕榈园内棕榈植物四季碧绿,椰风葵
林一片热带风情,孑遗园内落羽杉四季分明,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一片温带景象,宛如一幅会变的风景图。
广州第一村
在广州人的发祥地——飞鹅岭的遗址上复原建成。50年前,考古学家在广州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飞鹅岭。经过专家的考证,这就是广州人的发祥地之一。该遗址现位于华南植物园内一条宽约80米至100米、纵深约250至300米,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间谷地中,总面积约3公顷。该景点由标志性广场、遗址观光暨遗址保护群、大型塑像与主题雕塑群、模拟原始生态村落、模拟考古现场、历史文化展馆等构成,全面展示4000多年前先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游客还可在陶艺制作区像几千年前的祖先那样烧制陶器,在射箭场和农耕示范区亲身体验一下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由塑料树和真树相结合建成的“树屋”,则可以让游人上树“休息”,做一回“原始人”。
大型展览温室群
占地1000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室,集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展示
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
高山植物和奇花异草。温室设计方案采纳了法国著名的温室设计公司设计的木棉造型,该设计的灵感源自于广州市市花
木棉花。温室由四个造型各异的五边形温室相互连接,组成了木棉树的花枝。温室的设计和水系相互映照,水系的设计形成整个木棉花枝和叶子,沿着水系,四座大小不一的花瓣形温室串联起来,游客可以从绵延的叶形桥步行到温室参观,也可以乘坐水上电瓶车来到温室,进行水上参观。这座专门为植物建造的新“房子”包括一个主体展览温室和三个辅助性温室。
科普信息中心
分“时光隧道”、“植物与人”、“植物生态”、“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四个主题内容,用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展示与植物学有关知识。展厅在结构造型、展览设计上讲究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富于变化,互动性强,比较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时光隧道”主要利用通过影、音、图像等媒体技术构造成时光隧道的形式来表现植物的演化历史,让人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穿越几十亿年的生物演化进程,来了解植物进化及相关知识。
在科普信息中心内还建有雾屏
立体成像系统及幻影成像系统,雾屏影院展顶由三个屏雾连接而成,构成弧形屏幕,通过弧形屏幕成像,实现影、音立体效果,雾屏影院的图像清晰,富有动感,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视听新体验,让人们在一种轻松而又愉快的环境中了解科普知识。幻影成像以滨海植被为主题,利用模型和影视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异形屏
投影系统表现海岸、
红树林、热带雨林等幻影场景,宣传生态系统保护。
历史展览馆
建于2005年,设计上以表现植物园特性为重点,融入岭南特有的黑桃木结构和雕花造型彰显出植物园的“
华南”特点;在颜色的配用上,运用了黑、灰、土黄等基色,体现植物园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积淀。历史展览馆分为序厅、陈焕镛专栏、历史沿革、全面发展与共建工程五个展区。
名人手植树区
华南植物园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科学内涵不但吸数以万计的旅游爱好者,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宾前来参观和访问,并欣然在此植树留念。名人手植树区位于中心大草坪旁,其中有
朱德委员长种植的
青梅,
叶剑英元帅种植的
木棉树,
董必武副主席种植的青梅,新加坡前总理
李光耀种植的
海南红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种植的
无忧树,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种植的
乐昌含笑,
柬埔寨国王
西哈努克及夫人种植的无忧树,泰国
诗琳通公主种植的
诗琳通木兰,
阿富汗前国王
穆罕默德·查希尔种植的红花天料木等。
蒲岗自然教育径
占地面积约1.5公顷,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为主题建成
蒲岗自然教育径,是中国第一个集游览观光、科普教育、人文景观为一体,向公众普及植物学、生态学知识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区内有重要人文景观、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文天祥的老师
朱澄的古墓。
专类园
华南植物园建园过程中,遵循了“师法自然”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根据植物
分类系统和生态习性,建立了木兰园、姜园、竹园、棕榈区、孑遗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兰园、苏铁园、
蕨类与
阴生植物区、兰园、凤梨园、杜鹃园、山茶园、
城市景观生态园、
能源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园等近30个专类园。
中小学生物实践园
面积50多亩,建设有肉质植物种植棚;食用菌培养室;植物无土栽培室;藤本植物种植区;农具及农耕文化展示廊;粮食作物园农田水稻实践区;经济作物实践圃;蔬菜作物实践圃;岭南水果作物实践圃;园艺实践区;动手实践区及DIY植物繁殖圃;植物形态与文化区;太空作物区等。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植物栽培、育种、园艺体验等户外实践体验。
华南植物园木兰园
华南植物园木兰园占地120亩,收集木兰科植物约11属150种,保存有华盖木、观光木、盖裂木、焕刚好好 镛木、鹅飞掌楸、合果木、大果木莲等珍稀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收集木兰科植物种古古怪怪该类最多的种质保存基地之一,被命名为“世界木兰中心”。
旅游指南
交通信息
地址:广州市天源路1190号
公共交通:B12、28、30、39、83、84、345、346、494、535、534、564、775路公交车直达(华南植物园站下车);地铁3号线天河客运站下车或6号线长湴站下车,转以上公交。54、218、46路公交车,中科院化学所总站下车,前走800米到华南植物园展览区西门。
自驾车游:华南快速干线(北行),元岗出口,前行3公里;华南快速干线(南行),龙洞出口,前行1公里掉头;环城高速(北行),广汕出口,掉头前行5公里;内环路、广园快速干线,走广汕公路方向。
停车信息:正门停车场、西门停车场。
票务信息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22年1月,拟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5月,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科普活动”获科普活动类奖。
园区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陈焕镛 院士(1929.12-1946.5; 1947.9-1971.1)
屠梦照 研究员(1986.10-1995.12)
赵南先 研究员(常务副所长)(2000.6-2001.9)
陈勇 研究员(2003.7-2006.11)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奚斌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1955-1958)
黄敏元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1959-1960)
张肇骞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1960-1961)
王洪 华南植物研究所分党组书记(1961-1964)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3-1979)
王哲贯 广东省农科站经作队党支部书记(1969-1973)
黄云耀 华南植物研究所分党组书记(1964-1969)
李康寿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1979.12-1983.8)
洪光华 华南植物研究所代理党委书记(1983.8-1984.2)
党委书记(1984.2-1997.5)
梁承邺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1997.6-2001.8)
彭少麟 华南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2001.9-2003.7)
任海 华南植物园党委副书记(2003.7-2009.6)
党委书记 (2009.6-2016.12)
张福生 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2016.12-2019.12)
参考资料
园况简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