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是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的科学考察任务。
科考历程
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启航。
2023年7月24日,考察队穿越
北极圈,进入北极海域航行。
2023年7月26日至2023年8月11日17时50分,完成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任务,共耗时17天。
2023年8月12日,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2023年8月20日,考察队抵达加克洋中脊附近海域,开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作业
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并开展系列综合调查。
2023年9月14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向南驶出北极圈,离开北极地区。
2023年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任务内容
考察队围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门相关学科,执行了大气、海冰、海洋和底质环境调查、生物群落和资源调查以及污染物监测等10余项作业项目。
冰基浮标布放、海冰采样、冰上试验等
海底地震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地质取样等
任务目标
整体来看,本阶段大洋科考作业达成如下目标:
基本完成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和海冰综合调查。考察队获取了大量大气、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海冰等方面的现场监测数据和样品标本,通过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培养分离130株北极菌株,提取68份海洋生物基因标本,采集环境DNA样品9份,进一步丰富了极地基因库和海洋生物标本。
部分科技计划项目的现场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海冰多波段SAR雷达等国产技术装备得以在北冰洋科考中应用和验证。
根据计划,考察队下阶段将驶往位于北纬85度附近的加克洋中脊区域,抵达后将开展洋中脊地质和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调查工作。航行期间将根据海冰情况择机开展海冰综合调查。海冰综合调查作业主要任务包括冰基浮标布放、海冰采样、冰上试验等内容,预计将于8月下旬结束。
科考队伍
科考队员:
孙虎林(首席科学家助理)、沈中延、林龙(海冰环境组组长)、陈晓东、朱勇涛等
船员:伍安超(见习船长)等
记者访谈
此次北冰洋考察,考察队运用多波束、海底地震、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为什么本次考察要聚焦于加克洋中脊?加克洋中脊在海洋地质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陟介绍,洋中脊是指位于大洋中部的一条地质构造线,是大洋板块的分界线之一。“从地质和地球物理角度来说,洋中脊属于岩浆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而加克洋中脊实际上是在慢速扩张的,在北冰洋区域确实是比较特殊的。”陈陟说。
本次北冰洋科考使用了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主要观测从近表层到高空1万米范围内气溶胶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相关的物理参数。陈陟介绍,我国从第一次北冰洋科考就开始收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但是一次科考的数据并不能直接拿来作为结论,往往要和其他数据结合进行分析。
“我们这次科考更重要的任务其实还是收集数据,收集样本样品,更多的工作需要回来以后在实验室陆续展开。”陈陟说。
本次考察利用“雪龙2”号上的实验室和观测平台,围绕大气、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等立体调查要素中的微塑料,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泰国)合作,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来自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的谭赛章参与了微塑料调查。他告诉记者,本次考察采集了极点区域亚表层水体微塑料,进一步扩大了微塑料样品的采集范围,最大程度地收集了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相关样品将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研究。
此次北冰洋考察中,考察队完成布放和回收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5台海底地震仪的任务,其中海底地震仪回收率100%,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
然而回收过程并不简单。中国第13次北冰洋考察队大洋队副队长沈中延介绍,回收的时候会先对海底仪器释放一个声学信号,让仪器脱钩。“仪器本来是用重物沉到海底的,脱钩以后浮球就带着仪器设备浮上来了。”沈中延说。
但是考察队布放仪器的时候是找了一片水域,等仪器浮上来时已经是在一片冰区了。“这时船就开过去破冰,等浮球浮出水面。这个球比篮球大不了多少,要在一片碎冰里把它找出来,需要耐心和细心。”沈中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