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是研究我国“区域发展与运行”的一门学科,对象是全国及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条件、特点、规律与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地理学科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是健康的。问世了诸多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培养了大批的经济地理人才。同时,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一直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主旨,根据国家各个时期的战略要求又开展了大规模的规划工作,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展史
中国经济地理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
内容和结构简单,地理性较强
1937年翻译的《中国经济地理》问世,可算作中国经济地理的“开河”作品。这本书以“中国经济及资源分布”的基本认识为目的,根据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基础以及浓厚封建残余背景”,研究了中国经济及地理的发展状况与特点。虽然该书充满了政治和制度的色彩,但该书在内容上还是依据地理要素,分自然资源、人民与交通、农村、工业四章进行了中国经济地理的描述。
领域发展阶段
内容全面扩展,使用迅速扩大
自1978年12月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
长沙召开学术会议,和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及一九七九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国内开始了对中国经济地理的重新审视和
系统研究,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际需求。
新世纪阶段
体系突破,观念创新
以
吴传钧于1998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为代表,总结了半个世纪的成果,开创了一个
中国经济地理跨世纪的新时代。
胡兆量(1999) 评价该书以“体系的突破,观念的创新”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研究的进程,具有强烈的规律观念、系统观念、时代观念和弹性观念。邬翊光(1999)也同样评价该书“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地理著作模式,突破了传统的
区域地理单纯描述
地理现象的内容”,将理论融汇到地理知识中,用理论指导内容,使知识依据于理论,加入大量新观点,成为我国里程碑性的巨著。
呼唤新的中国
经济地理教材诞生
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与国际接轨的新要求。①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宏观背景上,既包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带来的时代挑战,也包括教师的知识积累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转变。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适应时代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中国经济地理要解决的问题。②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一方面,中国经济地理长期以来具有重视区域实践研究而忽视理论建设及其应用的缺陷;另一方面,充分的实践积累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奠定了基础。③与国际接轨的新需求:在引进方面,教材建设应充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籍的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成果的整体构思、内容体系、论述方式等。
组成系统
中国经济地理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
区域系统、战略系统。
条件与资源篇
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
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条件与资源要素囊括庞大内容,但其作用的方式不外乎3种:①直接作用,即直接转换为区域经济要素,参与区域经济活动并发挥其作用;②通过影响区域经济要素投入和经济地域功能进而影响地域经济的运行;③为区域经济的存在与运动提供整体性支持或限制。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又基于“地理条件”的地学特性,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属性。
产业系统篇
产业发展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函数。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以致于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尝试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为此,后文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
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不应该相同。例如,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可分不同
生产地域类型谈论农业自然条件与空间分布问题;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所以从产业的空间演进及工业产业集聚2个方面描述;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所以侧重于网络的形成与网络系统问题;服务业地理比较庞杂,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区域系统篇
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和快速转型的国家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遇到了非常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
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将从
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
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
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4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行政区划)只要有区域差异存在就将
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力度应大幅度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
城市经济地理特点往往是经济地域的缩影,城市对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不可或缺。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它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
战略系统篇
战略被看作是利用优势对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做出反应的过程、策略﹑思路﹑措施,是实现经济地理完成使命和目标的手段之一。战略研究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目标,组合资源,形成内力,规避风险。战略篇里包含的问题多是其他各篇中有关战略问题的综合。全书从整体上都能体现对战略的宏观把握,但在战略篇中体现最明显。其一,中国经济地理基本特征部分,通过描述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了空间结构的调整;通过描述
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析了二元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而提出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经济结构的一系列措施。其二,中国经济地理总体战略部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战略、知识创新战略等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
相关学科
经济地理学
1.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经济地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人地关系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宏观区位理论,以及
产业组织理论、全球与地方关系理论、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等[20]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在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中国经济地理的实践丰富完善了经济地理学
理论上,中国经济地理在实践中把人地关系理论、宏观区位理论等基础理论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内容上,中国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在中国范围内的具体化和实践化。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在中国的地域上表现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无疑是中国这个区域系统内经济活动的形成过程、现状特征和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说中国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中国“区域发展与运行”的学科。
中国自然地理
1.中国自然地理知识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
中国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国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
分异规律乃至与人类相互影响的学科,中国自然地理涉及的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与中国经济地理关系不大,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自然环境与中国经济地理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
2.拥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相互充实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之一是地域分工理论,而区划理论则是近代
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二者理论基础的基本原则都是分区系统。中国经济地理根据地域分工理论划分产业区域,并依据各自区域优势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