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规模航运的需要,中国自春秋起历代相继开凿人工
运渠。它们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按运渠发展的规模、技术水平以及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可分为五个阶段。
先秦时期自夏代至秦统一全国(约公元前21世纪~前
221年),以春秋战国开渠较多,各国多在境内开较短运渠。如吴除开
邗沟外,于太湖流域开渠,沟通江湖;齐沟通济水和淄水;楚沟通汉水、云梦、洞庭以及
江淮;魏开
鸿沟,沟通黄淮;秦于成都平原开二江。这些
运渠通常兼有灌溉之利(图1)。
汴渠南端在泗州(在今
盱眙县北,淮水北岸)入淮水,北宋为避淮水风险,还在南岸先后开
沙河、
洪泽运河、龟山运河等自
淮安至泗州。
渠道建筑物汴渠通黄河口,
邗沟通长江口唐代已建有水门(邗沟水门最早建于东晋时)。类似现代
船闸的
复闸,于984年已在淮阴附近出现,以后在邗沟和
江南运河上大量推广,发展成二级、三级以及带有积水池的
澳闸。早在东汉已利用渠道旁的湖塘及人工池蓄水接济运道,在北宋时叫
水柜。北宋汴渠曾建成桩梢木岸数百里,邗沟段有
堰闸、涵洞、石(溢流堰)等七八十处。
南宋至民国时期自南宋建炎元年至民国末(1127~1949),在诸运河中,以京杭运河最为著名。南宋都杭州只利用
邗沟及江南运河
漕运。金都中都(今北京)利用白河、
卫河行漕。
汴渠已淤成平地。元代统一全国,都大都(今北京),为了控制南方并吸收江南财富,先后开会通河、
通惠河打通京杭运河。这是隋代南北大运河的裁弯取直,缩短了北京至杭州的距离。由于
会通河水源不足,漕运至北京多走海道,并曾试开
山东半岛的
胶莱河,缩短海程,但未成功。
明永乐时迁都北京,重开会通河,解决水源问题,订立全运河管理制度。以后五百余年由运河南粮北漕,平均每年四百万石(约与今石相等)。由于受
黄河决溢的干扰,山东南部至江苏北部段,几次局部改线,至清初黄运分离,仅在清口交叉。
咸丰五年(1855)
黄河改道山东,以后海上轮船、陆地铁路运输代替了运河航运,河道逐渐湮废,民国时曾用新法测量全线,提出整修规划,但未实施,只局部通航。